有的新闻毫无常识可言,很是讽刺
繁体海报尽是黄金路,案头仍缺稻米香。
有时候看新闻,已然像是在看一场拙劣的旧戏,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更不会像曾经一样惊为天人,只是静静地看看,看他们还能挖掘出哪些挣钱简单、挣钱多的神奇职业。顺便看看他们的底线,能离谱到什么程度。
送外卖3年赚102万,90后扛楼小伙一天赚千元,现在这个更是不遑多让:1米62的姑娘开大货车跑山,一趟2万块。好好好,这么玩是吧。我们这些普通人挣不到钱,都是自己的问题,哪能怨天尤人呢。
故事里的人设很强悍,可强悍到这种程度,简直比影视剧还不讲逻辑。
说实话,仅仅这画面就已经让人难以置信了,开这样的大挂车,跑云贵、甚至西藏那样人迹罕至的山路,你丫穿裙子?想象力不错,但记得下次报道一条穿高跟鞋跑马拉松的新闻,否则我怕挂车不服!危不危险咱就不提了,主要也不方便吧,毕竟开这种大挂车的都知道,十天里面9天吃住都在路边上,路上一些必须要干的重活也是省不掉的,你好歹干练一点,简单一点,怎样方便怎样来吧。
我举个例子,你见过哪个工地上干重活的工人,留着一头长发穿一身西装?或许有,但一定是非常少数的。这大夏天的,三十七八度,本来就已经热的头上冒烟了,你还要弄一头长发在太阳底下闷着。旁观者可能觉得没什么,真正干活的人,知道答案怎么选。所以看到新闻里她这一身裙子的时候,我就已经不太信了。再加上看到4米的车厢却只有这1.62米的姑娘一个人跑,还在车里养了一群狗……我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
本来这种大挂车走山路就危险,需要集中注意力,你还带一堆狗;本来大挂车装货在路上就随时有突发情况,是个力气活,你还1.62米的姑娘单干。知道的,开大挂车是辛苦钱,是血汗钱,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度假去的。关键一趟2万,一路看山看水,还有大把收入。檐下听书千回旧,台前换人戏不新。
看到这里,再想想那些动不动就在网上吐槽说挣不到钱的挂车司机,那清一色遒劲古铜色的胳膊,却喊苦喊累的人。我只能说,纵使你天花乱坠,却又还有几人相信。
看看底下的评论。“作假也要做的像一点啊!”“快去买大货车挣钱。”“她做了很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这些调侃,看似轻佻,其实是在嘲讽“剧情编排”的拙劣。
你把老百姓当傻子,就别怪老百姓看你像疯子。
所以有的时候我真的是越来越看不懂我们有些媒体。按理说,媒体的职责是报道那些老百姓遇到的问题,去采访发出他们的声音,让黑暗和荒诞,暴露在视线里、阳光下,去承担“社会眼睛”的责任。
可事实上他们在干些什么事?动不动某个明星离婚了,某部新剧开拍了;隔三差五我们发达了,摆摊都能月入几十万了;以及现在这种女司机开挂车,外卖员送外卖……这些有报道的必要吗?何况内容还添油加醋,令人无法直视。
杯中添水称江海,纸上削峰造平川。荒唐从不孤单,它总会带来同伴,一次比一次更魔幻。好几天前我看到过另一条奇怪的消息,标题《别被“睡够8小时”绑架了!最佳睡眠时长其实是……》
这就是媒体在干的事!是不是有些看不懂?不必惊讶,就是标题所说的意思,内容是劝广大牛马,不必想着每天要睡够8小时,也不要相信外国人那些8小时是健康睡眠的说法,研究发现:原来在亚洲人群中,每晚睡7小时才是“最佳睡眠”。不仅如此,当睡眠时间达到或超过8小时,反而会增加部分死亡风险。得,干脆直接说“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24小时加班最健康”算了!加班被变相包装成了“养生”,这不是科普,而是扯淡式安慰。
一句话总结:别抱怨,别要求,少睡点,多干活。看到没,一天天的都在研究这些歪门邪道。可关键是你要大家愿意相信啊!长夜车鸣人未醒,天明又见梦难偿。
归根结底,“一夜暴富”的神话和“最佳睡眠”的奇谈,都是一种制造幻觉,而始终不肯面对问题丑角行为。
所以我才要说一句,请把常识还给常识,把敬意留给真实的劳动与人们的健康。
来源:走读新生,原标题:这两个新闻一起看,讽刺得让人无话可说!
本文初摘录于:2025-09-03,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