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衰减只是幌子?从灯泡到智能汽车:资本如何用技术设计 “请君入瓮” 的消费循环
繁体资本在诞生之初,就为消费者设好了 “请君入瓮” 的局
当你为智能 SUV 的 “终身 OTA” 买单时,可能已踏入资本的 “迭代陷阱”。资本从未放弃 “请君入瓮”:早年灯泡厂商协议限寿,如今车企用电池管理系统(BMS)设定 “健康红线”,通过 OTA 升级限制功率,用专用诊断软件垄断维修 —— 捷豹 2800 辆 I-Pace 因电池问题报废,零跑车主控诉升级后动力衰减,都是套路的注脚。本文从古至今梳理 “计划性报废” 的进化史,结合 2025 汽车三包新规与维修权运动,揭露智能技术背后的资本逻辑,教你跳出 “买 - 坏 - 换” 的消费循环。
捷豹 I-Pace 电池问题新闻
日前,有海外媒体报道,海外网友 Ev_Newt 在英国的一个废品场拍摄到至少有几十辆捷豹 I-Pace 并排堆放,原因或与其电池安全问题密切相关。据悉,该车型多次因为电池问题可能导致车辆起火,自 2023 年 5 月以来,捷豹 I-Pace 已被召回过五次,原因是这些车由韩国 LG 提供的动力电池可能会过热并引起火灾。虽然捷豹已发现该缺陷,并尝试通过更换动力电池模块以消除安全隐患,但多次召回预示着捷豹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国内,捷豹 I-Pace 也曾多次召回,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于 2024 年 5 月 11 日、2024 年 8 月 9 日再次进行召回部分进口 2019 款捷豹 I-PACE 纯电汽车,分别为 113 辆、3 辆。或是由于无法彻底解决缺陷问题,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除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动力电池包,也可以选择车辆回购,以消除安全隐患。
具体时间节点:
2023 年 5 月起,捷豹 I-Pace 因韩国 LG 提供的动力电池可能过热并引起火灾,在全球范围内多次被召回。
2023 年 7 月 7 日,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 2018 年 4 月 11 日至 2020 年 7 月 17 日生产的部分进口 2019-2020 款捷豹 I-PACE 纯电汽车,共计 995 辆。
2024 年 5 月 11 日,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 2018 年 6 月 21 日至 2018 年 10 月 2 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 2019 款捷豹 I-PACE 纯电汽车,共计 113 辆。
2024 年 8 月 9 日,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再次召回部分进口 2019 款捷豹 I-PACE 纯电汽车,数量为 3 辆。
2025 年 2 月 6 日消息,海外网友在英国的一处废品场拍摄到了几十辆捷豹 I-PACE 电动车,这些车辆因电池安全问题被回购并报废。
2025 年 3 月,捷豹 I-PACE 车主万先生的车辆自 2023 年 8 月首次出现 “混合动力蓄电池故障” 后,连续五次爆发同类问题。
零跑车主控诉新闻
近期,零跑汽车因一场规模浩大的车主维权事件,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据了解,数百名零跑车主反馈,零跑汽车 OTA 升级后,车辆暴露出数十项问题,包括性能降低、异响频发,自动泊车和泊出功能存在设计缺陷,以及对新旧车型在 OTA 服务、智驾系统方面区别对待等。众多车主反馈,升级后车辆出现电机输出功率衰减、快充功率受限、续航里程下降等严重影响使用的状况。其中一位在 2023 年 10 月购入零跑 C11 增程版汽车的车主投诉称,购车初期,车辆各项性能均符合官方宣传和预期,但经过厂家多次 OTA 系统升级后,车辆性能明显下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官方宣传 200kw,实际只能踩到 150kw 左右,车辆加速和爬坡时输出动力明显减弱;电池动能回收效率降低,导致续航里程缩短;快充功率受限,厂家宣传 30 分钟可从 30% 充到 80%,但在电池温度未达特定条件时,无法实现该快充效果,且较以往同环境或更低温环境时,功率下降更为明显。
具体时间节点:
2025 年 3 月 12 日,零跑汽车被网友集体送上 “黑猫投诉” 平台,截至 3 月 18 日,已有 100 多名网友参与投诉,投诉车型包括零跑 C01 2023 款 606 智享版、零跑 C11、零跑 C16 等。
2025 年 3 月 15 日,湖北武汉 “问题车展” 现场,多位零跑车主控诉车辆 “零件几乎换遍”。
2025 年 5 月,陕西市民党先生向媒体公开投诉其购买的零跑 C10 车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刹车时频繁出现 “前窜” 现象。
开篇:从 “耐用” 到 “耐换”
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生产让产品耐用性大幅提升。但商家很快发现:让产品 “永远不坏”,不是一门好生意。 于是,“计划性报废”(Planned Obsolescence)应运而生。
它的核心很简单:控制产品的生命周期,确保需求不断循环。 这不是你的错觉,而是写进商业教科书的策略。
一、历史上的 “计划性报废”
灯泡的寿命卡特尔:1924 年,全球最大的几家灯泡厂商成立 “太阳神卡特尔”,协议将灯泡寿命从 2500 小时统一降至约 1000 小时。
灯泡寿命卡特尔数据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25 年太阳神垄断联盟规定普通白炽灯的平均寿命必须控制在 1000 小时左右,而当时的技术明明能做到 2500 小时以上,联盟算过一笔账:灯泡寿命每增加 10 小时,全球总销量就减少 1%。
时尚的季节性淘汰:服装行业通过不断推出新款式,制造 “心理过时”,让衣服在还能穿时就被丢弃。
打印机的墨盒锁死:厂商通过固件更新,让打印机拒绝使用第三方墨盒,即便墨盒本身还有余量。
二、电池衰减性能作弊问题,确实存在
手机 / 电脑 “电池健康” 提示,背后有一套完整的商业逻辑:
标准化寿命预期:以充电循环次数(约 500 次)为标准,到点就提示更换,忽略个体差异。
性能管理的两面性:苹果的 “性能管理” 初衷是防止意外关机,但也客观上加速了用户换机。
维修壁垒:通过不可更换电池、专用螺丝和胶水,抬高维修难度,迫使用户选择换新。
事实佐证:
2017 年,苹果因 “降频门” 被调查,最终道歉并降低了换电池价格。
欧盟已立法要求手机厂商采用易更换电池设计。
三、其他行业的 “入瓮” 套路
软件与硬件的 “默契”:Windows 11 提高硬件门槛,旧电脑运行变慢,推动新购。
Windows 11 与 PC 出货量数据
阿思达克财经网的报道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达 7580 万部,按年增长 9.4%,IDC 认为这是在 Windows 11 升级与老旧设备换新潮的推动下实现的。下面的我让豆包帮我做的折线图,展示出近几年 PC 出货量的变化和 Windows 11 发布的时间节点关系,体现其对 PC 销量的影响。
汽车与耗材:电动车电池衰减的保修条款通常只保到容量的 80%;豪华车零件需 “授权” 才能更换。
汽车电池衰减数据
一般来说,磷酸铁锂电池的年自然衰减率约为 1.5%-2%,而三元锂电池的年自然衰减率约为 2.5%-3%。
我让豆包设计折线图来展示对比两种电池类型的衰减率,在不同使用年限下,电池容量的变化趋势。如下:
家电与固件:洗衣机、路由器等通过固件更新限制功能,或使用专用零件。
数字内容的订阅陷阱:从 “买断” 到 “订阅”,将一次性收入变成稳定现金流。
四、资本如何 “请君入瓮”
制造心理过时:通过营销和新功能,让你觉得旧款 “不够好”。
设置维修障碍:让维修比换新更贵、更难。
标准化寿命:以统一标准(如充电循环)管理用户预期。
绑定生态系统:让更换品牌的成本变得很高。
五、我们能做什么?
作为消费者:
优先选择:支持长更新、可维修的品牌(如 Fairphone)。
延长寿命:给电池校准、更换电池、降级不必要的更新。
寻求替代:找第三方维修,使用兼容耗材。
发出声音:支持 “维修权” 立法,用钱包投票。
作为监管:
推动 “维修权” 法规,要求产品设计可维修、零件易获取。
禁止 “杀手更新” 和 “耗材锁定” 等不公平做法。
结语
资本在诞生之初,就为消费者设计了 “请君入瓮” 的路径。但好消息是,消费者的觉醒和监管的介入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我们不是无能为力的 “瓮中之鳖”,而是可以用选择和行动,倒逼市场走向更耐用、更透明、更公平的方向。
来源:海阔天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