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奖“得主丁燕的《工厂女孩》被曝大段抄袭张爱玲等名家,连比喻都直接复制
繁体"文津奖得主丁燕的《工厂女孩》被曝大段抄袭张爱玲等名家,连比喻都直接复制。其'工厂三部曲'获奖无数,却深陷抄袭丑闻——当奖杯沦为抄袭者的防弹衣,中国文学还剩几分真实?"
这本书涉嫌抄袭白先勇《孽子》、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本)、德莱塞《嘉莉妹妹》(裘柱常译本)、赫塔·米勒《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李贻琼译本)、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连环套》《小团圆》《异乡记》……
------
文津奖?徐迟奖?鲁奖提名?
那本著名的《工厂女孩》,竟然大段大段抄袭!这次又被曝了。
图片
现在这世道,连抄袭都能如此镀金了。丁燕女士的“工厂三部曲”简直是个抄袭连锁店,不仅《工厂女孩》抄,另两本——《工厂男孩》和《工厂爱情》,也是直接照搬的“名家大杂烩”。
这奖杯下,有一个蟑螂窝呢。
1
丁燕是谁?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
百度百科对其介绍如下:
丁燕(上世纪七十年代生),出生于新疆哈密,2010年移居广东东莞后完成从“葡萄诗人”到纪实文学作家的创作转型 [3] [8]。其作品以工厂题材为核心,通过《工厂女孩》《工厂男孩》《工厂爱情》等非虚构与小说结合的“工厂三部曲”,深度记录珠三角打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填补当代工业文学空白 [5] [7]。创作曾获鲁迅文学奖提名、徐迟报告文学奖、文津图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奖等荣誉,并多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好书 [3] [8]。现任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致力于以文学赋能城市文化发展 [2]
图片
先说她的《工厂女孩》,此书中的一部分文字,曾以《低天空:珠江三角洲女工的痛与爱》为题发表在《北京文学》杂志,以最高票数获得《北京文学》2013-2014年优秀报告文学,入选《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
完整出书后,该书获文津图书奖、新浪网2013年度中国十大好书,并获得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提名。
据“抒情的森林”不完全统计,这本书抄袭白先勇《孽子》、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本)、德莱塞《嘉莉妹妹》(裘柱常译本)、赫塔·米勒《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李贻琼译本)、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连环套》《小团圆》《异乡记》……
丁燕抄得理直气壮,奖拿得脸不红心不跳。
看《工厂女孩》是怎么抄的:
丁燕:那一天,于玛丽告诉我,她的口罩一直是冰凉的,像小孩溺湿了裤裆,老是不干,老有那么一块冰凉贴在身上。
抄袭自张爱玲: 一条毛巾无处可放,一路握在手里,冰凉的,就等于小孩子溺湿了袴裆,老是不干老有那么一块冰凉的贴在身上,有那样的一种犯罪的感觉。
图片
丁燕:女工沉默着,目光下视,像捧着一满杯的水,小心不泼出来。看着那张鲜荔枝般的清水脸,男人的精神活跃起来。
抄袭自张爱玲:默了下来的时候,用手去捻沙发椅扶手上的一根毛呢线头,带着一丝微笑,目光下视,像捧着一满杯的水,小心不泼出来。是个没酒喝的鸡尾酒会。九莉戴着淡黄边眼镜,鲜荔枝一样半透明的清水脸,只搽着桃红唇膏,半鬈的头发蛛丝一样细。
图片
张爱玲写“小孩溺湿袴裆”,丁燕就改成“小孩溺湿裤裆”;张爱玲的“目光下视像捧一满杯水”,她直接挪给女工用。连比喻都懒得换,这是抄袭吗?这直接就是复制粘贴!
图片
图片
一本标榜“非虚构”的报告文学,居然要靠虚构小说里的句子撑门面!丁燕笔下女工的眼泪,怕不是从张爱玲的墨水瓶里借来的?
除了张爱玲,还抄袭了这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工厂女孩》是文津奖得奖作品。
文津奖是国家图书馆颁的,如今获奖作品被实锤抄袭,出了丑闻,国图要不要发个声明?是收回奖杯,还是默认“抄得好也能获奖”?
图片
再说《北京文学》《作家》杂志、中国工人出版社,你们审稿时是闭着眼签的合同?作协更搞笑,平时喊“反抄袭”嗓门最大,真遇上有奖牌护体的,倒开始集体失声。难道奖项成了抄袭者的防弹衣?
丁燕写的是“报告文学”,却疯狂抄袭小说。请问,报告文学里的细节全是从《包法利夫人》《嘉莉妹妹》里扒来的,它还能叫“非虚构”吗?
这是把工厂女孩当提线木偶,演一出“张爱玲式疼痛文学”吧?
这种非虚构作品,里面有几句话是真的?如果编了很多故事却欺骗读者是真实事件,这比抄袭还严重。
另外,丁燕《工厂男孩》涉嫌抄袭和洗稿作家占有兵的作品《我是农民工》。
丁燕长篇小说《工厂爱情》涉嫌抄袭苏童、张爱玲、黎紫书、严歌苓、朱天文、陈雪。
具体的抄袭图片我这里就不贴了。
关于丁燕的工厂三部曲:
2019年第5期《作家》发表长篇小说《工厂爱情》13万字。
2023年10月,《工厂爱情》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并与丁燕此前的作品《工厂男孩》、《工厂女孩》合称“工厂三部曲”。
2023年11月26日《工厂三部曲》获“第五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特稿奖,由广东省文化协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联合主办。
《工厂爱情》2024年1月获中国工人出版社2023年度好书。
如果连抄袭作品和瞎编的“非虚构”都能捧成标杆,中国文学还真成了个笑话。
来源:百度,你的舌头长满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