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慢慢加载......

骂县作协主席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繁体

经常看到一些自媒体人,把矛头指向县作协主席,好像彼此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他们从方方面面着手,罗列了县作协主席的一大堆“罪状”:把持奖励和扶持资金;掌控县级刊物的发表权;主办改稿班时,决定发谁的稿子,不发谁的稿子;拿公款吃吃喝喝,为自己牟私利;勾结一些假刊办培训班,割会员的韭菜……

语气揶揄,挖苦,嘲讽,甚至用恶毒的语言谩骂。

假如县作协主席是一棵树或一根草,他们巴不得自己的文字化为剑和锄。

县作协主席还真是躺着中枪啊,不知道他们到底惹谁了?

那些自媒体人,要么是压根不了解县级作协,在电脑前敲字的时候,一切想当然;要么是以点代面,一棍子打死。统计数字表明,全国有2843个县级行政区,2843个县级作协主席,有几个出点问题,太正常不过了;要么是为了一点流量胡编乱造,添油加醋,肆意炒作。

自媒体时代,经营自媒体,付出劳动,想通过流量变现,这无可厚非,跟做其他事情一个样。

职业没有高下之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比谁高贵。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人,只不过是在装逼。公务员也好,企业家也好,小摊主也好,地里刨食的农民也好,说到底不都是为了获得一份报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一点吗?若不给报酬,有谁愿意去干公务员,去哪个单位当个小头目呢?

骂县作协主席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但是,流量变现也要讲道义,不能毫无底线,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不是县作协主席,只是个文学爱好者,平日里喜欢读点闲书,写点乱七八糟的东西,没必要为县作协主席辩解。况且人微言轻,也就说说而已。退一步说,即使万一辩赢了,人家也不会给我发稿费。所以,千万别说我是在洗地。

我没本事,没能力,给我一个主席,我也干不了。

但是,我有很多朋友是县级作协主席,有本省的,也有外省的。可以说,我对县作协主席还是相当了解的,正因为这样,我想告诉大家一些真实情况。

县级作协是一个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章子倒是有,一般放在主席或秘书长家里,需要盖章时,拿出来盖一下,像当年邮政所盖邮戳一样。县作协主席没人愿意干,换届找人选时,得上头反复做工作。为什么没人愿意干?当然是有原因的。

大部分县级作协,是没有财政拨款的,小部分一年有2—4万的拨款。县作协,摊子大的,有二三百会员,这点钱,做辣椒不辣,做胡椒不香。作协主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四处“化缘”,动用自己的关系,使出浑身解数筹钱,保证运转,能正常开年会,开展几个活动。

这年头,别的好说,找人要钱,那是千难万难。有些地方,作协主席筹不到钱,作协也就名存实亡,彻底瘫痪了。

民间组织,不像行政单位,可以动用行政手段,办事相对容易些。县级作协就完全不同,比如上级作协要求去20个人参加会议,在会员群里发个通知,结果只有几个人报名,这时得挑一些人,挨个打电话做工作,求人家参加会议,好完成交办的任务。再比如,开展一个采风活动,人来少了不像样子,来多了开销又大,左右为难。

至于扶持,县级作协根本就没这笔资金。奖金呢,极个别地方有,也是化缘来的钱,数额不大,就是个意思,都是按前期制订的方案来定的。

有文学内刊的县级作协也不多,发稿费的就更少,一个作者,能不能在上面发个稿子,真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县作协办改稿班的少得可怜,有能力办改稿班的,都是把会员的稿子直接打包发给编辑,发谁的稿子,不发谁的稿子,根据稿子的质量,由请来授课的编辑决定,作协主席真没有权力决定。

勾结假刊办培训班的说法,简直就是瞎扯淡。你弄个野鸡刊物来,弄几个三流作者来讲几次课,然后收会员一大笔培训费,这怎么可能?你以为会员是傻子?连个真假都分不清?

吃吃喝喝牟私利的事就更别想了,且不说上头有严格的规定,就那点可怜兮兮的经费,死死捂住钱袋子还来不及,哪里还敢吃吃喝喝呢?

关键是,县作协主席做的是义工,没一分钱的工资,有的甚至要自己赔钱。我的一个朋友在当县作协主席期间,每年赔进去2万多块钱,全靠一种情怀在支撑,没有情怀,还真是干不了。他多次要求换人,但上面就是不同意。

县级作协是作协中的弱势群体,县作协主席也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劝大家别骂了,骂县作协主席,压根就不是一门好生意,不信去看看点击量就知道了。

还是去骂贪官,骂黑心商家吧,至少,这是一门比骂县作协主席更好的生意。

来源:风走长河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