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指示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关于孙犁的情况
我从一九三八年春在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冀中军区政治部开始认识孙犁,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这三十年间,在政治生活上,在文学业务上,在日常生活上,我跟孙犁是接触很多的。详细写起来太罗嗦,只可挑选能上纲的先交代。
一、一九三八年春以前,我虽然还不认识孙犁,可是从他的同学吴立人(现在哈市工业学院)、熟友李之琏(现在新疆)、陈乔(现在北京天安门前历史博物馆)、阎素(现保定河北画报社)等口中,没有听说他在抗日战争以前有被国民党抓捕、传讯的事。
二、抗日战争期间,在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我没有听说他有任何被日寇、汉奸、伪军或国民党顽固派抓捕或被俘过的事。
三、在解放战争期间,在冀中解放区,我也没有听说过孙犁有被捕、被俘的事。天津解放后在天津市内,更没有听说他有类似上述的历史问题。
四、孙犁也不喜欢广交,以前感情好的,一直保持友情。以前谈不到一起的,永远格格不入。不以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不是用毛泽东思想挂帅,而是用超阶级的友谊挂帅,这就造成了孙犁在党的两条路线斗争问题上的阶级立场模糊,甚至于敌我不分。因此,他的老友、好友李之琏,由“红得发紫”的旧中宣部秘书长一下而成为右派分子,开除党籍。孙犁怎么看待这个严重的政治问题,自己又怎样跟自己的老友、好友在政治上划清界限,在思想和感情上划清界限(不仅仅是从此不再来往就算万事大吉了),值得孙犁在文化大革命中做触及灵魂的检查。
对于王亢之,也是这样。王亢之利用窃取的职权,对孙犁在政治上的包庇和生活上的纵容,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用不上纲的脑袋,也在背后有议论。今天孙犁对王亢之怎样“盖棺论定”,自己又怎样从政治上,从思想上跟这个万张反党集团的第二套班子、暗藏的叛徒特务王亢之划清界限,怎样认识王亢之过去对自己的包庇、纵容,那种包庇和纵容是救自己,还是害自己,是引诱自己往反革命修正主义泥坑中陷,还是促使自己走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指引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呢?用经验主义的眼光看孙犁,我认为这些问题在孙犁的头脑和感情深处,还应当用极大的毅力和魄力弄清楚。否则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他还没有触及灵魂。
五、从一九三八年春我第一次接触孙犁起,我觉得孙犁对工作,不论是通过组织,或者为工作需要而临时拉夫,孙犁都是勤勤恳恳,尽力而为之的。可是总是“同路人”的心情,也就是四旧中的“为朋友谋而不忠乎”的帮忙态度。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向来不高,对两条路线斗争的政治敏感性不灵、不尖锐。因此就不能很明确地站在伟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方面,而常被“人事纠纷”的现象所蒙住自己的政治眼睛。他父亲生前常说:“我就怕沾官事。”我总觉得孙犁在政治问题上也有父亲的遗毒:不敢和不愿接触最尖锐和最激烈的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方面的问题。伟大的导师毛主席,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伟大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都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而孙犁对“官事”(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官事”)厌恶,岂不就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厌恶或敬而远之吗?这种超阶级的、阶级调和主义的、修正主义倾向,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活和文学创作实践中。是他一生的致命伤。文化大革命中如不再经过革命群众的帮助而起死回生,在文学事业上,在政治生活上,很难由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
六、孙犁对于方纪,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很久,在方纪正官运亨通、神气十足的时代,就曾经不只一次地向我议论过:“方纪,哼,别看他自己神乎其神地端着个架,其实并不是个有原则的人!”从牙缝里流露出对方纪的蔑视。但是方纪一向吹捧孙犁,吹捧孙犁是“有风格的作家”,吹捧孙犁的《铁木前传》是“大作家成熟的表现”。孙犁对此是飘飘然的。今天方纪的原形毕露,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混进党内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孙犁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自己与方纪如何从思想上划清界限问题?也是个触及灵魂的问题。
七、孙犁跟远千里的友谊很深。远千里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也利用窃取的职权经常吹捧孙犁,包庇孙犁。孙犁怎样看待远千里,怎样看待远千里对自己的吹捧,如何从思想上感情上划清界限,对孙犁也是触及灵魂的考验。
八、孙犁对周扬、林默涵等文艺黑线头子们的关系如何呢?据我所见到的,他们来到天津倒是主动地想找孙犁见见面、谈谈。可是孙犁对这种事能推就推。即便去了,也感到是一种苦痛,还不如到水上公园钓钓鱼愉快。孙犁对他们的看法是“官场人物”,走马灯似的“官场人物”。他这种看法,跟他父亲常说的“别沾官事”,我认为是一脉相通的。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是资产阶级超阶级观点,是中国封建时代士大夫阶级的“人事凉炎”的非政治,非阶级斗争的观点。病后,他经常购读中国士大夫的“笔记小说”、“随笔文学”,更加重了他那种超阶级、非阶级斗争的士大夫封建思想。
九、一九五六年他病后,到底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政治思想病?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在考虑自己一生的罪行时,偶尔也曾想到孙犁。我认为是政治思想病,是世界观上的病。人生在世谁无死?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里早彻底解决了解个问题,司马迁在几千年以前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孙犁就那般神经恍惚地怕死?我看还是个世界观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连党的生活也不过,党的文件也没有兴趣看,这不等于自动退党吗?文化大革命如果还不能解决孙犁这种病,就证明孙犁死顽固到底,与革命群众对抗到底,与战无不胜的毛主席思想对抗到底了。
十、一九六五年间,孙犁根据所谓“名医”的诊断,认为他的老伴要死了,竟叫《天津日报》的总务科同志给他老伴订购一千元的棺材,并计划用汽车送回老家安葬。我们当时听见说了,大为吃惊,曾劝他不可如此。但是没有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上看待此事,更没有以此事为题帮助孙犁彻底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只是劝他不可如此铺张,他虽然在具体问题上答应了,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在文化大革命中,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十一、孙犁是刘少奇、周扬以及天津万、张、王、白、方所眷养、包庇的修正主义精神贵族、反党黑作家、黑标本。从他的毒草和他的修正主义生活方式,对全国、对天津市专业作者和业余作者影响极大,流毒极深。过去方纪曾主张叫孙犁挂帅,造成一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流派”。孙犁本人反对,才没有“造”。但他的流毒,还是很深很远的。
十二、孙犁写的文章很多,毒草丛生。争论最大,流毒最广的是《铁木前传》。方纪捧这篇小说是“大作家成熟的表现”,恰恰证明了方纪是个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铁木前传》在孙犁的作品中,还是敢于接触尖锐主题的唯一作品,但是把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主义因素,描写得那么“生动”、嚣张,而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因素,写得那么苍白无力,这就表现了作者的政治倾向性。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有工人业余作者批判这棵毒草,却被王、白、方和远千里利用窃据的职权镇压下去了。
十三、《风云初记》刚发表了一部分,反党黑作家丁玲(当时红得发紫)就写了六七千字的黑信,狂热地赞美。孙犁当时对此有何看法?今天有何看法?
十四、孙犁跟梁斌也是“莫逆”。梁斌的大毒草《红旗谱》的初稿是首先被孙犁肯定的。梁斌当时还不是暴发户,还是无名小卒,自己对自己也毫无信心,突然得到孙犁的肯定,而使自己有了坚持写完的勇气,后来又因此成了文艺黑线中的暴发户,梁斌起初对孙犁是感激不尽的。但是后来,由于“文人相轻”的传统毛病,梁斌吹自己的文体“民族形式”,孙犁自认自己的文体是“民族化”,结果二人争吵起来(我没有在场,后来听说的),由“莫逆”而成为“绝交”。
十五、孙犁与邓拓约在一九四三年前后在《晋察冀日报》社共同工作过,孙犁可能是编副刊。可是我与孙犁几十年的接触期间,没有听见孙犁评论过邓拓,只听见孙犁说过邓拓曾经有一首旧诗追念黄敬,我想找到这首诗,始终没有找到。
王 林
一九六九年三月十八日
来源:王端阳wdy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因为耶路撒冷的事情又被很多人拉进了视线内。生灵涂炭的战争造成了巨大数字的平民百姓伤亡,然而以色列在中国却被人刻意的洗白。在网络上关于以色列对中...
-
古中山国中山国是鲜于人建立的一个国家,是一个镶嵌在赵国内部的“国中之国”。这个地盘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的迷你小国,在战国纷乱的环境里,居然存在了一百多年。它曾经被魏...
-
美国3400亿巨头WeWork申请破产,犹太裔创始人是如何起高楼、楼塌了?
市值曾达470亿美元的办公室共享公司WeWork,于11月6日向美国新泽西联邦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这间昔日万众瞩目的“独角兽”公司上市仅一年多,到6日停牌前,市值竟已蒸发逾9... -
2015年大连举报李铁+河北,提供了哪些证据?当时足协管事的是谁?
7年前大连举报李铁+河北收买对手,提供了哪些证据?当时中国足协管事的是谁?前国足主帅李铁被带走调查后,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大家都在关心会有多少中国足球的大佬卷入李铁... -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11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有迹象表明以色列计划永久占领加沙地带,作为安理会成员,中方对此持何立场?对此,中方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
-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善良的民族,强盛的时候见不得别人受苦受难,疲弱的时候还要收留被西方各国排斥的流亡群体。而有些人却总是喜欢把别国说成是“文明的样子”,明里暗里嫌弃自...
-
原标题:南京发现楚汉争霸战场遗址,虞姬去向之谜解开,项羽可能没有自刎 历史上有...
-
来源:凤凰网军情前哨站|原标题:“狼”来了?俄神秘武装现身乌克兰前线核心提要:1. “沙皇之狼”武装力量创立之初,不是一支用于作战的雇佣兵部队,其主要承担战场射频管...
- 襁褓——指不满周岁孩提——指2~3岁髫(tiáo)年——指女孩7岁。垂髫(tiáo):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
-
1、犹太人又被打了,这回是在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与特拉维夫马卡比的欧联杯比赛结束后,被荷兰球迷追着暴打了一夜。这场球迷互殴事件在国内已经上了某度百科,目前已造成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