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警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1月28日,4名菲方人员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礁盘活动,又一次搅动南海局势。中国海警依法予以警告驱离,现场处置专业规范。
几乎同一时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抵达河内,开启了就任菲总统后对越南的首次访问。
这样的时间巧合绝非偶然。谭主就此分析过最近一段时间,南海局势的来龙去脉,特别是揭露了菲律宾配合美国挑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
对于这样的挑拨,越南等东盟国家并没上当。不久前,东盟国家刚刚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了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美国鼓动、帮助一些国家闹事不是一个新现象,为什么去年以来菲律宾显得格外配合,甚至出格?
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看清小马科斯政府忙着在外搞事情的同时,菲律宾国内在发生哪些变化。
01
菲律宾怎么变的
小马科斯上任之初,说的还是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要知道,那个时候,中菲在海上的相处并非一帆风顺。中菲船只一度在南海地区有过一些摩擦。
即使存在这些情况,到去年年初,小马科斯政府依旧与中方达成了“以和平方式处理争议”、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的共识。这足以证明,小马科斯政府并非没有与中方一起妥善管理南海争端的可能。
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形势,发生了变化。
谭主关注了一些海外热衷散布反华言论的社交媒体账号,发现2023年里他们在涉华议题上的发帖,一个时间节点显得很突出:
去年8月,一些账号的帖文数量突然激增,数目达到了此前的数倍,并在接下来几个月维持在这个高位。
与之对应的是,在这段时间前后,菲律宾五周内三次擅闯仁爱礁,频率明显增高。其中一次,菲律宾两艘船只试图向非法“坐滩”了24年的军舰提供维护和加固的物资,在警告无效之后,中国海警船动用水炮驱离。
对此,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称,菲军方将做好准备继续采取行动。
言辞,前所未有地狂妄。
为什么是8月?与这份狂妄并行的另一件大事是,菲律宾马科斯政府8月发布了《国家安全政策报告2023-2028》,这是代表菲律宾国防安全政策的官方文件。
相比上次,这份文件最突出的一个变化是,菲律宾政府引入了“威慑”战略话语,强调集中精力应对包括南海在内的争端,并试图威慑相关国家。
对此,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代帆分析认为:
作为菲律宾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安全政策文件的准备和出台需要一个过程,反映了各部门对国家安全事务的理解。因此,这一阶段升级的中菲仁爱礁争端,与其说是文件发布的背景,不如说是落实安全政策的结果。
2010年以来,菲律宾政府相继发布过4份主要的国家安全政策文件。实际上,南海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菲律宾安全政策文件里了。但为什么这一次,菲律宾的行动如此出格?
对这4份文件进行文本分析,会发现,在小马科斯执政前,菲律宾政府界定的主要威胁和国家安全挑战是在“内部”。
这一点,在上一届杜特尔特政府任内出台的《2018年国家安全战略》中,体现得格外明显。
这份战略文件将“近年来呈现出更加复杂和更具威胁的棉兰老岛冲突”放在正文的首段,并将内部安全问题视为“最高安全关切”和“和平与发展的绊脚石”。
文件中提到的棉兰老岛冲突,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仅2023年1-7月,棉兰老岛便发生了至少200起枪击事件。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马科斯去年7月宣布结束棉兰老岛地区的紧急状态。7月,小马科斯在发表任期内第二份《国情咨文》时称,我们为棉兰老岛取得的进展感到自豪。
无独有偶,在此之后,菲律宾军方表态称,可以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外防务。
这个时间线,与菲律宾开始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与中国海上争端的节点,完全符合。
02
为什么变化不可接受
问题是,变化的代价,是巨大的。
这点从棉兰老岛最近的局势中,可以得到印证。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曾提出过一个警告,菲律宾可能出现“军队和警察无法保护公众的情况”。
这是因为菲律宾的军事实力一直偏弱,甚至,在东盟国家中,都只能排在中游的水平。这导致菲律宾是很难做到在安全问题上内外兼顾的。
2023年12月3日,棉兰老岛国立大学发生了一起爆炸案,造成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棉兰老岛是菲律宾的第二大岛。这里的动荡局势,和它的经济发展问题有很大关系。
棉兰老岛的资源禀赋不差,农产品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但棉兰老岛的经济却始终发展不起来。贫穷滋生动荡,而动荡又延续了贫穷,棉兰老岛就这样不断内耗。
解决动荡的关键,在于解决发展问题。但目前看棉兰老岛的困境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是因为小马科斯政府正给其按下了发展的暂停键。
为了推动棉兰老岛的发展,上届菲律宾政府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引进了不少合作项目。
其中较为重量级的就包括菲律宾棉兰老岛的发电项目、铁路项目、达沃河桥梁项目、棉兰老岛大坝项目等,它们集中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然而,这些完全称得上是“急棉兰老岛人民之所急”的合作项目,很多却在小马科斯上台后被搁置。
内部安全问题愈演愈烈,马科斯政府非但没有解决,反而火上浇油,把矛盾转移到外部。
这样的火上浇油方式,还不止这一种。最近一年,菲律宾还在积极开放军事基地给美国,而对于这样的行为,菲律宾内部已经有人公开站出来表示反对。
早在去年2月6日,菲律宾政府宣布将对美方开放4个新军事基地之时,菲律宾卡加延省省长曼巴就曾经做过表态,他不支持美国入驻这个省的军事基地。
此后,在与菲律宾国防和外交官员举行的听证会上,曼巴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
“解决地区紧张局势的办法不是军事手段,这种解决方案对我们这些不参与大国竞争的人来说只会有不好的结果。”
作为靠近中国的菲律宾省份,卡加延省之所以屡次强调不希望被卷入到大国冲突中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省长曼巴本人曾经访问过中国,见识过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并实实在在地在中国看到了菲律宾未来发展真正需要的机遇。
在他眼里,中国是一个“向世界开放”、“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去年5月,曼巴率领卡加延省代表团访问了中国,先后参观了北京、浙江等地,并出席了2023“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大会”。
正是因为这样务实友善的态度,当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菲律宾落地“一带一路”项目时,卡加延省成为受益最大的菲律宾省份之一。
作为中菲友好合作的典型案例,卡加延省自然不愿意看到众多的合作硕果被破坏,有棉兰老岛的前车之鉴,他们深知发展是稳定的基础。
03
菲律宾只能变吗
马科斯通过牺牲经济发展来追求所谓的“外部安全”,对他本人来说,难道就没有代价么?
最近的民调很能说明问题,2023年第三季度民调结果显示,马科斯政府执政满意率从第二季度的62%跌至55%,创其上台执政以来的新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马科斯政府的经济政策“低效且不充分”。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科斯显然不是想通过投资、项目来改善目前的经济状况,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外交学院的查雯长期关注东南亚政治,过去十余年,菲律宾的每一次政治转向,她都在进行深入的追踪。对于这次小马科斯政府的变化,她的评价是,这背后有明显的机会主义的考虑。
最近几年,从南海到台海,美国一直在中国周边煽动海上安全问题。查雯分析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菲律宾人的想法是,既然大国冲突不能避免,菲律宾作为域内国家,无法独善其身,那不如彻底倒向一边。
既然无法解决发展的问题,索性彻底用安全思维,来绑架菲律宾在地区局势中的命运,从而绑架菲律宾的民意。
由此,我们不仅看到了小马科斯政府对于美国的倾斜,还可以看到菲律宾配合美国炒作海上安全问题,展现出来的异常的积极性。
问题是,当菲律宾一厢情愿地想象大国竞争的命运,并理想化美国的承诺,这种思维正在加剧菲律宾周边的危险趋势。
这背后的根源在于,不少国家仍然沉浸于美国所构建的“安全叙事”之中,认为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个“国强必霸”的国家,因此他们也固执地认为,自己只能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一边站。
为了打破他们这种“二极管”式的外交思维,就必须让其他国家意识到,中国始终坚定走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从来不用安全叙事绑架他国的发展问题。
面对菲律宾在南海地区的咄咄逼人,去年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东盟国家出来为菲律宾站台。
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马小军和谭主分享了他的想法。在他看来,这既是因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做了大量外交工作,和东盟的安全合作不断深入,也是因为在RCEP框架下,东盟国家和中国共同分享了大量的发展红利。
与中国携手并肩,就能为自己的未来增光添彩,已经成为了东盟的多数共识,而在这样的大势下,南海地区的局面就不会因为菲律宾的挑动而大乱。
逆势而为,只会事倍功半。菲律宾,要及时悬崖勒马。
来源:玉渊谭天
本文初摘录于:2024-01-31,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2-01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连续6天直播,从台北到上海再到杭州,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用镜头向海峡两岸和全球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大陆,也透过此行,感受到了两岸民众心怀善意、渴望交流、期盼和平的心... 2025-06-30
-
在台海两岸关系的宏大叙事中,已逾古稀之年的马英九先生不顾舟车劳顿,多次飞跃涛涛海峡、辗转祖国大江南北,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统一大业奔波奉献,其身影令人动容,肺腑之言犹... 2025-06-28
- 赖清德日前在其所谓“团结十讲”首场演讲中,妄称“台湾自古以来就有独立生态系”,还以台湾岛曾出土猛犸象、金丝猴等动物化石举例。对此,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批评,赖清... 2025-06-27
-
0票反对!美国众议院通过“挺台”法案,专家直言:危险且阴险!
据界面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3日,美国众议院以口头无异议的方式,通过了所谓的“不歧视台湾法案” 。这一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动用话语权和表决权,支持台湾加入国际货币基金... 2025-06-27 -
印度新闻网站《The Print》于6月5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到,“复兴中的巴基斯坦可能与中国加强密切合作,计划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与印度爆发冲突”。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文章... 2025-06-27
-
德黑兰“认输”,曾力挺伊朗的巴基斯坦,意识到中俄为啥不出手了
持续 12 天的伊以冲突暂告段落,以色列、美国、伊朗纷纷宣布 “达成目标”。而曾表态 “力挺” 伊朗的巴基斯坦,却在此刻做出关键转向 —— 巴国防部长公开表示:谴责... 2025-06-25 -
中国能否取代美国领导全球?阎学通:当领导不靠自封,别人非要你当再当
编者按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国际社会正面临多极化加速、地缘政治博弈加剧、非传统安全挑战升级等多重考验。5月29日,“道义现实主义与全球治理新范式”学术论坛在清华大... 2025-06-24 - 何新先生以下的这篇采访谈话发表于十六年前,原文刊载于2002年3月20日《香港商报》。这个顺序已经基本应验,只是未来俄罗斯与中国问题的次序也许需要颠倒。[按语:何新认为,... 2025-06-22
- 台湾中时新闻网6月17日报道,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展开福建、甘肃参访第二日行程,前往宁德时代总部。马英九对新能源趋势下的陆海空各类交通工具是否已使用电池、使用多少频... 2025-06-18
- 32架军机四面围岛,台军措手不及,当场乱成一团,台媒直言:实在是前所未有的耻辱!据中国台湾网消息,日前,台海方向上演了一场让岛内高度紧张的空中博弈。解放军32架军机分... 2025-06-15
- 近日,华盛顿邮报爆料称,马斯克的星链已经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为马斯克当初带领政府效率部绕过特勤安全局系统在白宫附近的一栋建筑物上安装了星链卫星终端。当地时间6... 2025-06-10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人民日报6月29日头版推出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政府有引导... 2025-06-29
-
朱镕基之子朱云来2017年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最近经常在思考,在这场经济下行周期中,我们到底处于什么位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短短几年就突然变成人人喊困难,并且愈发困难?最近看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