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每次点开朋友圈被广告、营销占据了一大部分内容,真正的生活越来越少。
点开自己的朋友圈一看,最近半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发了一条。突然感慨以前的自己可是什么大事小事都会发一下朋友圈的。现在每次想发的时候,都会欲言又止。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过度地分享自己反而是社交大忌,而且也会更影响自己做事情的状态和情绪。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你发现吗?干大事的人都是悄悄地做事,然后一鸣惊人。反而是那些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到处喧嚷的人,最后做不出什么结果来。
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当你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分享出去之后,身边的人或多或少会给你提一些他们的建议,或者是他们并不看好你的想法。从而动摇了你做这件事情的初心,影响了你的决心和决策。
第二个就是知人口面不知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的分享可能也让他人有了别人心思,可能抢先在你前面把一些资源占了或者提前把你想做的事情做了。毕竟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
所以我们要谨记,事以密成,言以泄败,未成之事,勿先言之。收起你的分享欲,成大事者从来都是能守口如瓶的人。
过度的分享欲是社交大忌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注重“信息对等”。就是我们释放出去了一个信息,也要收获到一个别人的有效信息,而不是自己一直在输出。
因为谁暴露的信息越多,就越处于下风。就像谈判桌上的博弈,别人刚开坐下来,你上来就把自己的底牌都亮出来了,那掌握主动权的就不是你。
适度的分享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过度的分享,对于别人来说也可能是一种负担。因为你觉得的真诚分享可能在别人眼里是炫耀,是负能量,是无病呻吟。
在人际关系中,分享也要把握好度。你一句我一句,信息交换,互相分享是能增进感情。但过度的分享和倾诉,就是社交大忌,轻则会给对方带来负担,重则使自己受到伤害。
学会给自己的表达留白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呢?我们需要把表达的重心放在共鸣而不是倾诉上,不要让你的表达成为“情绪垃圾”。
在你想要表达之前,心里先想一想,这件事跟她说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还是说只会成为谈资,如果是后者,那大可不必说出来。
特别是一些女生,很容易就会陷入单方面输出的状态,一直在说自己的经历、感受,但高质量的关系在表达上是双向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输出。
在交流中,要让对方也有参与感、有互动,这样你们之间的感情才会得以长久。所以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我们也要学会克制,点到即止,学会给自己的表达留白,而不是一味地输出。
最后的话
人与人的交往,平静温和就很好,无需自卑也不要炫耀。事实上,每个人都只会关心自己,根本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
过度分享,本质上就是需要寻求别人的关注和回应,也是一种内耗。
来源:人生是场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