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香港最后一位“四大才子”蔡澜安详离世,享年83岁。朋友圈中,瞬间冒出无数蔡澜迷来,大家要么晒书,要么晒签名,仿佛在印证“四大才子”之名非虚。
朋友让我写写蔡澜,我说:“怀念的人太多了,不知道写什么!”
从我听闻蔡澜这个名字开始,他就已经是一个慈眉和目“叹世界”的老头(在广东话里,“叹”为享受之意)。对他的另一层稀薄印象,是一档至今在互联网上仍时常被人提及的《今夜不设防》,他在里面留下了嘻嘻哈哈什么都聊的形象。
悼念潮水尚未退去,一场风暴已然掀起:项立刚等大V发文炮轰,直指蔡澜早年靠三级片发家,更指控其担任监制时逼迫17岁的陈宝莲拍摄露骨镜头——这位命运坎坷的女星最终在29岁跳楼身亡。
争议漩涡中,历史真相已难完全厘清。但这场交锋映照出香港黄金时代的双面性:一边是才子名流的快意江湖,一边是资本齿轮下碾过的血泪青春。
作为一名喜欢穷根究底的博主,我觉得是时候挖掘下争议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了!
不设防的真相
要了解蔡澜,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与倪匡、黄霑共同主持的《今夜不设防》说起。
不论在节目诞生时的1990年,还是在容易引发流量狂欢的2025年,《今夜不设防》都是非常独特的存在。有人如此评价《今夜不设防》:
华语访谈史上最自由奔放的一档节目。
那么,这个节目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1989年,倪匡喜欢上了一个妈妈桑,经常拉着蔡澜和黄霑去妈妈桑的夜总会喝酒。一日,蔡澜买单后总结,酒不是最好,女人不是最美,还要一晚消费一两万。三人决定搞一个深夜清谈节目,让电视台花钱,喝最好的酒,请最好看的明星当嘉宾。
于是蔡澜与倪匡、黄霑把《今夜不设防》搬上荧幕,在节目录制之前,他们会先和嘉宾喝酒聊天,让嘉宾放松警惕。
在这档颠覆常规的节目里:张国荣被灌酒后细述初夜细节;林青霞夸赞男友秦汉时,倪匡当面讥讽“他没胆”;关之琳坦然承认:“有妻子的男人我试过”;张曼玉更撕碎港姐光环:“参赛就是贪慕虚荣!”
这样抛下明星包装,真性情地展示自己,放到明星还没开口,就被网友凭借蛛丝马迹网络公审的当下,真不知会引发怎样的血雨腥风!
曾志伟也曾在节目中爆料蔡澜,说是公司新招了一个制片,工作几天后,蔡澜觉得对方不行。曾志伟说:“不是啊,我们说话他会听,做事也依足规矩去做。”
你猜当时蔡澜怎么说的?他说:“痴线!做了三天了都不问我要不要找女人……”
当时看到这一幕时,我瞬间觉得头有些方!怎么,这些都是可以在电视上说的吗?
节目里,其他人嘻嘻哈哈似是习以为常;节目外,尽管常有观众骂三个主持“老不正经”,大家也都看看就算了。
蔡澜女朋友多,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另两个主持,“辉煌史”其实也不遑多让。
比如黄霑,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写过《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等经典作品的大师,如果你知道他的另一面,不知会不会大跌眼镜。黄霑曾出版粗俗笑话合集《不文集》,演过《不文小丈夫》、《不文女学堂》等不文系列影片……
面对批评,黄霑直接开嘴炮:“中国男人最虚伪,一边想拈花惹草,一边还正襟危坐,最不是东西,我就是要把他们的面具撕开。”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何时至今日仍会有人怀念《今夜不设防》了,那就是“真实”!
我们可以欣赏他们,也可以不认可他们,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确实无遮无掩地展示了“真实”的自己。
而当今中文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对于“真实”的包容度越来越低。
明星活得越来越小心翼翼,大众也越来越容易上纲上线,大家似乎忘了,一个真实的人,必然会有七情六欲,必然是有着多面性的复杂个体。
而今动不动就翻天动地的网络公审,恰恰是把人性放在细小的剖面放大检视!
所见哪一面?
蔡澜,1941年8月18日生在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他爸蔡文玄是个诗人,因为战乱从潮州跑到南洋,在邵氏片场做事。
蔡澜小时候住在邵氏公司的宿舍,一探出头就能看到银幕,从有记忆开始,蔡澜差不多每天都在看电影,电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数学成绩不好,蔡澜学生时代不停地在不同的学校之间流转。不过,他的中文很好,从小遍览《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为了看西片,他每天下午去英文学校读书,也练就了流利的英语。中文学校有个美术老师的粉彩画让他着迷,一有时间就跑去学画,无形中又打下了绘画的基础。
高中毕业后,蔡澜去了日本留学,进了日本大学学电影制作。留学期间,他给邵氏公司当驻日代表,负责买日本电影在东南亚的放映权。1963年,他正式加入邵氏当制片人,亲历了邵氏电影的黄金年代。
1980年代,邵氏电影逐渐没落,他又加盟嘉禾电影,监制了《快餐车》、《龙兄虎弟》、《一个好人》等电影,还曾凭《聊斋艳谭》开启三级片风潮。
1990年代中期,蔡澜开始进军饮食行业,晚年创立“蔡澜Pho”和“蔡澜点心”两大餐饮品牌,全球127家分店年赚超5亿。
大陆人民对蔡澜的认知,往往都来源于媒体的报道。
有人看到了蔡澜快意人生的一面。
他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做电影、在报刊的黄金时代写专栏、在国泰航空鼎盛时期拿着一大笔制作费带美女明星周游列国、又在电影业式微后开创商业帝国……妥妥的人生赢家。
不过其实蔡澜也有人生不如意的时期。
王晶说,他在1980年代认识蔡澜。那时去邵氏,蔡澜每天在办公室读书写书法,隔壁办公室几个人却忙得要飞起来。原来蔡澜跟当时邵氏的当家人方逸华理念不合,因此被投闲置散。蔡澜觉得无所谓,事业上遭遇困顿时,他就转向兴趣爱好上去。
有人看到了蔡澜“声色犬马”的一面。
他号称有过61个女朋友,结婚后却过着丁克生活,并且声称从不后悔。
他奉行“钱烧完才最美,留钱最蠢”的人生哲学,一生吃吃喝喝风流倜傥。
事实上,“及时行乐”是他的A面,B面是“努力奋斗”。
他每天至少写1-2篇文章,对于写作有着锱铢必较的严谨。因为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还逐渐琢磨出一套通宵熬夜的办法。
80岁后,蔡澜还开始做视频,甚至连直播带货都有所钻研。
蔡澜一生赚取了数以亿计的财富。
妻子2023年离世后,他变卖上亿家产搬进酒店顶层套房,月耗50万房租,再组8人“御用团队”全天候待命。
临终前,他将张大千画作、明清瓷器尽数赠人,司机获古董花瓶,晚辈得紫砂壶。当律师计算18亿遗产分配时,他早将百亿餐饮王国托付给深水埗街摊出身的谊子夫妇,遗嘱中厉声叮嘱:“若涨价超平民承受力,直接砸招牌!”
酒色财气是蔡澜,洒脱通透也是蔡澜。
对于大V炮轰引发的网络风暴,我想说——人是具有多面性的,为何总有人从一个小小的截面,就上纲上线进行批判呢?
正如他微博遗言所写:“我活过。”
这“活过”二字,既含生命的热烈,亦纳历史的暧昧,恰似维多利亚港的灯火,明暗交织,方成传奇。
来源:隔岸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