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平:谨防事业单位“改革”成为老百姓负担的又一沉重砝码

繁体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某省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将事业单位全部改制为企业性质,推向市场,引来网上的一片叫好之声,认为这是减轻财政负担、精简机构的有力举措。

看到这样的消息和溢美之词,笔者却感到深深的忧虑。不知道那些决策者和叫好者有没有想过,这些单位的这么多人员变为企业人员后,将靠谁来维持单位和员工的生存与发展?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靠市场啊!

但不知决策者和叫好者们是否想过,事业单位本身并不生产商品啊!不生产商品自然就不会有利润产生,那么,事业单位靠市场,只能是凭借政策法规赋予的某些管理职能和部分服务职能,予以创收,以维持基本的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

张黎平:谨防事业单位“改革”成为老百姓负担的又一沉重砝码

但笔者却仿佛看到,类似的改革,又给如牛负重的老百姓加上了一块沉重的砝码!

大家知道,事业单位是具有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益性服务的机构,历史上一直是依靠或者主要依靠财政来负担。但稍有点常识的人都清楚,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税收,而税收的主要对象,则是创造社会财富且有产品价值溢余的企业;就个人而言,则多为社会的中上层阶层,如收入超过一定限额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车辆购置税,房产税及其土地、房出卖转让时的契税等。这就是说,事业单位过去所花的财政资金,主要是来源于企业和中上层阶层对社会的贡献。

但是,一旦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这种开支来源就会发生方向性逆转。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大众,而社会大众中,则绝大多数是包括最弱势群体在内的普通民众。上述所谓“改革”一旦施行,必然迫使事业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把手伸向这些相对弱势的社会群体。

张黎平:谨防事业单位“改革”成为老百姓负担的又一沉重砝码

尽管对于一个单位而言,可能办一件事的收费额并不是很高,有时甚至是微不足道,但当如此多的事业人员和单位,都需要依靠向老百姓索求来生存发展时,对社会而言,将绝对是一笔惊天的数额!令笔者更为担心的是,此法一旦实施,有的单位和人员,为了生存得更好,发展得更快,难免会不择手段,如此,必将又把老百姓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式的改革,看起来是减轻了财政负担,使政府首脑手中可支配的资金更为充裕,也可能使公务员的收入待遇更提高一点,但实质上则是给普通民众带来新的社会负担!因此可以不客气地说,这是又一次的“劫贫济富”!

其实,这样的改革套路,在几十年来我们并不罕见。过去上至都市下至公社(乡镇),医院都由各级财政负担,医疗体制改革后,财政负担少没少不得而知,但由于方向设定上是更多地让社会来负担,其结果是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深有体会!过去的大中专在校生,不仅学费全免,而且国家还要给每个学生一定金额的生活补贴。教育体制改革后,财政负担倒是可能减少了,但带来的却是不少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上学辈辈穷,想上学马上穷”。职工住房过去都是依靠政府和单位投资兴建,但自从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却成为资本薅百姓羊毛的最锋利剪刀。退休工资过去都是由国家和企业发放,至工资制度和退休金制度改革后,却成为新的社会不公的展示平台。

而更惨不忍睹的,当初打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幌子的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效益没见提高,厂长经理倒是大部分发了大财,企业效益一天不如一天,最后不得已大都走向破产或被重组,而绝大多数工人,却以下岗失业的代价,为“国企改革”而最后买单!

当然,如此讲,并不是说上述“改革”毫无一点成效,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某些单位还是有所进步的,但做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总不应该为了某些行业的发展,而让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吧!

立场乎?水平乎?笔者确实不得而知!但生活在基层,笔者看到的却是每提及此,到处都是愤怒甚至眼泪!

党的初心啊!老百姓在真诚地呼唤着!

正是这些前车之鉴,让老百姓现在已经到了“闻改色变”的地步!

因此,还是奉劝那些别出心裁的官员们,再不要把这种为了自己手头宽裕,却掏空老百姓布兜的事,冠以“改革”的名义了!以让真正的改革不至于为此蒙羞,也减少真正改革的某些社会阻力!

张黎平:谨防事业单位“改革”成为老百姓负担的又一沉重砝码

在生活中,估计大多数人都遇到过“骗子套路”——不少传销套路亦是如此——先给你画一个大大的饼,讲得天花乱坠,说得信誓旦旦,利益无限大,风险无限小,让你足以心动,甚至不惜血本倾囊投入且竭尽全力帮助目标实现。但到后期,你才发现自己是被人“设计”了。当所有的利益都被骗子卷走后,骗子早已拍屁股走人,而你得到的,只有遗憾与后悔,以及欲哭无泪!

敢问这种“套路”的祖师爷,来自何方?

因此,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一些所谓的“改革”,也不要对一些打着冠冕堂皇旗号的“改革”轻易叫好!

诚然,笔者揭示某些改革的实质和后果,并不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不应该,更绝对不会反对真正的改革。说一句自擂且自傲的话,笔者在职时,曾是以思想解放、敢于改革、善于改革在本地和省内行业中而著称的。自己在职时设计并主抓的某项工作曾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有两项工作也曾先后被党和国家两位重要领导人批示。另外,所设计的对一种干部考核评价的全新体系,不仅经试行证明,对调动和发挥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明显效果,且其经验总结论文还获得全省党建研究重点课题一等奖。回顾起来,这些改革举措设计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公开,促进公正,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力度,从而使权力“垄断”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以期使老百姓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也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笔者自认为,这样的改革方向,才应该是社会所急需的,也才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对一件事情的处理,除立场外,还有方法问题。这不仅体现着工作水平,更是工作态度和作风的展示。用“一刀切”的办法来处理事关千百万人的大事,看起来“干脆利索”,颇显风度,但常常会遗患无穷,是最不可取的。世间的事情本来就是繁纷复杂,千差万别的,毛主席在世时,一直强调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者们平心静气,扎扎实实地深入下去,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分类指导,分类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如现阶段不少事业单位,确实存在机构拥肿,人浮于事,职能弱化,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也确实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种改革绝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就像自己不想要的孩子就随意抛开那样,向市场一推了之。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充分、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挖掘事业单位的内在动力和转变职能等方面入手,使人员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现阶段社会急需但又缺失的服务有人去管等。当然,对一些确实失去社会功能的机构,也应该是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由政府来妥善消化,合理分流,而不是把政府批准设立的机构和政府招聘的人员,都推向市场,最后让老百姓来买单。这样的做法,与情与理都说不通!

但愿事业单位改革,不会成为压在老百姓头上另一座新的大山!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本文初摘录于:2024-08-1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8-14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低胸上衣、抖动胸部,未成年人“擦边”短视频成引流利器

    一名模样十一二岁的女孩,上着吊带、下穿短裙,随着音乐跳舞,做出眯眼、嘟嘴、扭屁股等表情、动作……该短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一些留言不堪入目。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 2025-05-12
  • “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今天早上,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一则快讯:“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说是山东枣庄一位外卖员在小区门口倒下,抢救无效死亡。点进去才知... 2025-05-12
  • 董小姐不会有事

    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 2025-05-12
  • 太离谱了!百度导航居然开始在路面上打广告

    太离谱了!百度导航居然开始在路面上打广告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科兴疫苗背后的资本故事,北大教授潘爱华的未名系帝国覆灭记

    科兴疫苗背后的资本故事,北大教授潘爱华的未名系帝国覆灭记

    曾几何时,疫苗接种点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挽起衣袖,在医生准备打针时,得知了疫苗的名称——“科兴”。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21年创造1280亿营收、956亿净利润的疫苗巨头,居... 2025-05-09
  • “新词”泛滥何时休?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别拿生命去发生性关系

    别拿生命去发生性关系

    01“心惊肉跳”、“道德沦丧”前两天,朋友圈看流传着这样一个截图,看完只能用“心惊肉跳”、“道德沦丧”来形容这个截图里的内容:是的,你们没看错,竟然有人在售卖HIV患者... 2025-05-09
  • 很多“集中开工”,背后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表演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评论,为什么停不下来?

    关于董小姐的评论,为什么停不下来?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当代社会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隐形门阀

    当代社会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隐形门阀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