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书艺人的惊堂木声里,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能砸裂午门石狮,窦尔敦的护手双钩可斩断铁索连环......让中国传统演义里的英雄更加独特。
当我们较真 "八百斤的锤子是否能举起来"、"三丈高的巨人是否存在" 时,其实踏入了一个融合民间想象、历史记忆与表演程式的文化迷宫。
从兵器重量到人物身高,从暗器神效到饕餮食量,评书里的夸张描写恰是解码了传统英雄观。
一、兵器重量
(一)从实战兵器到神力象征
评书兵器的重量设定
三国兵器:
关羽青龙偃月刀 "重八十二斤"(《三国志平话》),此重量接近汉代环首刀的十倍(考古发现汉代刀最重约8斤);
隋唐兵器:
李元霸锤 "各重四百斤"(清康熙版《说唐》),到道光版增至 "各重八百斤",百年间重量翻倍;
宋代兵器:
岳云锤 "重三百二十斤"(《说岳全传》),低于隋唐兵器,体现 "今不如古" 的叙事逻辑。
这种重量夸张有明确的表演功能。北京曲艺家协会藏 1950 年代《评书口技谱》记载,表演 "锤击" 时,艺人需用 "丹田气" 发出 "嗡隆" 的低频声,重量越大,声效持续时间越长(800 斤锤需持续 3 秒)。
(二)想象神化
评书对兵器材质的描写
铁制时代:
早期评书如《三国》兵器多为 "玄铁"(《武经总要》记载的高碳钢);
仙锻时代:
《说唐》中李元霸锤为 "太阳真火锻造",宇文成都镋能 "引天雷";
玄幻时代:
《封神演义》评书里哪吒火尖枪 "采自天外陨铁",可 "随心意变长"。
这种演进与道教炼丹术发展同步。
明代《封神演义》评书中的兵器锻造,常引用《抱朴子》"金丹术" 术语,如 "九转玄铁"" 六丁神火 " 等。
(三)重量叙事
评书兵器重量暗含民间思维:
忠奸重量差:
《说唐》中李元霸锤800斤,宇文成都镋320斤,重量差象征 "正义神力碾压邪恶";
朝代合法性:
《明英烈》常遇春矛 "重120斤",对应朱元璋 "洪武十二年" 登基;
五行平衡:《水浒》评书关胜刀82斤(金)、林冲枪 28 斤(木),暗含 "金克木" 的五行相克观。
二、暗器
(一)袖箭与口针
评书暗器的 "神奇"
袖箭:
《三侠五义》中展昭 "袖口一扬,袖箭直射咽喉",实际表演时艺人需配合 "唰" 的甩袖声,北京曲艺团藏民国袖箭道具为 "竹筒 + 弹簧" 结构,射程仅3米;
口针:
《小五义》中 "王纪先口吐毒针",艺人需用 "舌颤音" 模拟喷射声,1980 年代录像显示,口针实为藏在舌下的磁石吸附铁片;
梅花镖:
《永庆升平》中 "镖分五叉",表演时需抛出五枚铜钱,配合 "叮当" 的碰撞声。
(二)暗器神效
评书暗器多有历史原型变异:
背弩:源自宋代 "窝弩"(《武经总要》记载的连发弩),但评书演变为 "反手即发";
飞蝗石:实为明代 "鹅卵石暗器"(《手臂录》记载),评书夸张为 "百发百中";
血滴子:原型为清代 "粘杆处" 特务工具,评书神化为 "取人首级于千里"。
(三)暗器的江湖
评书暗器使用有严格 "江湖规矩":
正人君子:
展昭用袖箭必 "先报家门",《三侠五义》评话底本注明 "暗箭伤人非英雄所为";
反派专用:
《白眉大侠》中徐良的 "紧背低头花装弩" 为特例,因徐良属 "亦正亦邪" 角色;
毒性分级:
正派暗器多为 "麻筋药",反派才用 "见血封喉",符合" 邪不压正 " 的叙事原则。
三、身高叙事
(一)度量衡的历史误读
评书身高需放在古代度量衡体系中解读:
商代尺:1尺 = 16.95cm,"三丈三"=55.9m(明显夸张);
秦尺:1尺 = 23.1cm,"九尺"=2.08m(接近项羽 "八尺二寸" 的记载);
明尺:1尺 = 31.1cm,"七尺男儿"=2.18m(仍属高大)。
但评书统一使用 "夸张尺":1尺≈50cm,"丈二金刚"=6m,这种设定源自佛教造像传统(如乐山大佛高 71 米,民间简化为 "丈二")。
(二)身高的象征
评书身高
天神类:李元霸 "身高一丈二"(象征雷神转世);
英雄类:关羽 "九尺"(对应 "九五之尊");
草莽类:李逵 "黑塔般身材"(无具体数字,强调粗壮);
反派类:兀术 "身高八尺"(低于正派,象征 "非正统")。
(三)南北身高
评书对地域身高
北方英雄:杨七郎 "身高九尺"(《杨家将》),符合 "北方人高大" 的民间认知;
南方英雄:展昭 "面如冠玉,七尺身材"(《三侠五义》),强调俊秀而非高大;
番邦人物:金兀术 "身高一丈"(《说岳》),用 "高大" 强化 "非我族类" 的威胁感。
这种处理与明代《三才图会》的 "地域身形论" 一致,该书称 "北人一丈,南人七尺,番人一丈二尺"。
四、食量
(一)酒肉量的历史真实
评书食量需结合古代食物特性理解:
肉类:
《水浒传》中 "二斤牛肉" 实为 "熟肉",古代生肉称重,煮熟后缩水 50%,实际摄入量约1斤;
酒类:
古代酒多为 "酿造酒"(度数 8-15度),《齐民要术》记载 "醉三斗" 相当于现代啤酒12瓶;
主食:
评书常省略 "吃饭",只说 "吃肉喝酒",实为表演简化,如《三国演义》中关羽 "食一斗米"被省略。
(二)食量
评书食量构成 "英雄认证体系":
入门级:武松 "三碗不过冈"(3 碗酒≈1.5L);
进阶级:鲁智深"十斤牛肉 + 一桶酒"(10 斤肉≈5kg,一桶酒≈10L);
神级:李元霸 "一餐斗米十斤肉"(斗米≈12.5kg,10 斤肉≈5kg)。
这种设定源自宋代"瓦舍"饮食文化,《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酒楼按 "食量分级",能吃 "五斤肉+一斗酒" 者可免单,评书对此进行了艺术放大。
(三)食量的性别
评书食量
男性英雄:
必须 "量大",否则被耻笑,《说唐》中秦琼"食量大减" 暗示生病;
女性英雄:
多为 "浅尝辄止",唯《薛家将》樊梨花 "能食五斤肉",因属 "女中丈夫";
反派角色:
常 "暴饮暴食",《白眉大侠》中徐敞"食相难看" 暗示其心术不正。
五、夸张文化
(一)口头文学
评书夸张本质
数字记忆:"八百斤锤"" 三丈身高 " 等大数字易记易传;
声效记忆:"轰隆" 的锤击声、"唰" 的袖箭声便于口技模拟;
视觉记忆:"面如锅底"" 身高如塔 " 的形象便于想象。
(二)民间信仰
夸张描写
力量崇拜:兵器重量满足对超自然力的想象;
安全渴望:暗器神效暗含 "以小制大" 的生存智慧;
英雄情结:高大身材与饕餮食量构建理想人格模型。
(三)表演现场
评书夸张服务于现场效果:
醒木配合:说到 "锤落" 时猛拍醒木,增强冲击力;
观众反应:"八百斤" 的夸张常引发惊呼,形成互动;
节奏调节:大段食量描写可让艺人借机喝水换气。
写在最后:
当我们听到 "丈八蛇矛" 时,不会真信有人能挥舞 5 米长的枪,却愿意沉浸在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中,因为这些夸张不是对事实的歪曲,而是对英雄精神的提纯。
来源:灯塔小居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西方史读多了、入迷了,一定会变傻,变成二傻子。 谁若不信,我就举两个“古罗马史”的例子给大家看。 第一个例子。美国学者斯塔夫理阿诺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古以色列人的起源和王国:公元前1220年以前至公元前587年古以色列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20年以前,他们是从中东地区的各个民族中逐渐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色列人开...
-
一张“京都贵妇”照的流出,终究还是撕下了“名媛”最后的遮羞布
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当今社会,借助互联网的发达,已经让这句话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名媛”这个词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现如今,打开手机,更是随... -
究竟是什么样的军队?才能被西藏百姓叫做“救苦救难的菩萨兵”?
一、旧西藏所谓的"昌荣",本质上是化了妆的苦难究竟是什么样的军队,才能被西藏百姓称为"救苦救难的菩萨兵"?这个问题的答案,蕴含在西藏的历史长河中,藏在雪域高原的每一寸... -
1948年伊朗曾制订发展国家经济的七年计划,但是由于石油国有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英国经济制裁,该计划几乎濒于失败。1955年,伊朗石油收入开始回升,又从美国那里获得了4500万美...
- 为什么说林肯是美国最坏的国家一把手?你以为他是美国除奴隶制的伟大解放者吗?那就大错特错了。举两个例子。第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林肯和他的内阁成员们都在计算,需要用多...
- 转自昆仑策网今天,当我们谈到文化自信的时候,会有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在鸦片战争之后的那些年,我们的文化优势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甚至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一些激进的人...
-
凤凰网风暴眼|劣迹斑斑的东京电力:为排核污水“洗地” 公然扯谎46年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日本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13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尽管此前已经有多方质疑和反对,但日本仍一意孤行,不顾... - 来源:善本古籍经过数十年的酝酿和筹备,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名儒姚广孝、解缙等组织朝臣文士、宿学老儒共2169人参与《大典》修纂,三年后定稿,由皇帝朱棣作序,征集全国善...
-
内容提要: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番号8461部队),即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一支非常特殊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原则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