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表示,已做好与俄罗斯对话的准备;俄罗斯方面也表示,愿意就结束冲突进行谈判。
与此同时,库列巴到访中国,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他会见后,又分别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这是否意味着延宕两年多的俄乌战事将迎来转机?结束冲突的新窗口期如何才能来临?中方又将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张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隆,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张昕和主持人袁鸣在《环球交叉点》节目中展开讨论。
眼下的俄乌战局
张耀:现在俄乌战场表面上还呈现相对均衡的态势,但事实上,乌军在某个特殊的时机,可能面临崩溃,这一局面到底会否出现,取决于乌克兰国内的战争意志和西方国家的援助水平。
俄乌战场和我们以前看到的历次战争不一样,它不再是军级规模的活动,而是连排级的小规模战斗,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展开争夺。因此,它在舆论上不大容易掀起风浪,但事实上,最近一两个月,俄军的进攻还是非常厉害的。
张昕: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俄罗斯在顿涅茨克地区有比较明显的进攻成果,总体上抓住了主动权,但还没有形成全线突破,这种情况很有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乌克兰方面现在有一些动议,希望把突破重点转移到克里米亚,尤其是怎样有效地切断俄罗斯本土对克里米亚后勤的支援。
赵隆:乌克兰国内,特别是社会层面对于泽连斯基在战场上的做法确实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原因是去年夏季开始的大反攻没有取得实际的预期。此前泽连斯基撤换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也被视作是寻找替罪羊。
在这种背景下,民众现在的焦虑感越来越强,他们不知道这样下去,乌克兰到底耗不耗得起。从具体的指标来看,经济层面,乌克兰国民经济基本处于崩溃状态;工业层面,重要的工厂也都被摧毁了,俄军还在攻击它的能源基础设施,这对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俄乌有意愿回到谈判桌吗?
张耀:现在俄乌双方都传达出一种愿意通过和平方式结束战争的口风,但是双方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俄罗斯方面可能认为现在的情况比2022年要好,在俄罗斯的语境里面,“克里米亚就不要谈了,如果乌军全部撤出乌东四州,那么俄乌马上就可以进行和谈。”
乌克兰方面现在提出和谈,主要出于一种紧张心态,眼下美国选举变数较多,欧洲也出现各种调整,乌克兰认为局势不利,目前的时机进行和谈或许能得到较多保障。
赵隆:我不认为他们能立马谈判,因为立场相差太远。俄罗斯现在是“准战时状态”,虽然社会层面老百姓还是照常生活,但实际上军工等领域已经完全服务于前线,这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
俄罗斯今年炮弹的生产量可以达到450万枚。美国加上其他北约成员国,最多也就150万,不过俄罗斯的三分之一,但成本是俄罗斯的四倍。所以现在俄罗斯在战场上越来越自信,他们不会为了和谈主动让步。
对于乌克兰来讲,现在虽然民众都比较担忧,但完全按照俄罗斯的条件,以乌东四州加上克里米亚为代价去签和平协议,我不认为在乌克兰的社会能有共识。乌克兰人民不能接受,泽连斯基恐怕也不会签这个协议。
张昕:如果你现在去乌克兰,不用专门去找,随便问哪个人,都可以问到他直系亲属,或者很小的圈子里有人直接在战场上付出生命。在俄罗斯还没有到这样的程度,因为俄罗斯征兵的规模相对它的总人口没有乌克兰这么大,再加上俄罗斯对征兵规模有地域控制,而乌克兰是全境,因此乌克兰人民对战争的疲惫程度非常高。
援助疲软 欧洲还会继续支持吗?
赵隆:欧洲整体的氛围是焦虑。现在担心输得最多的是欧洲,因为战争发生在欧洲,而欧洲作为一个集体给乌克兰的援助最多。现在德国要在2025年预算中把对乌援助减半 ,我觉得关键在于,欧洲议会大选和欧洲主要国家政坛都有“向右转”的趋势,他们更加强调本土主义、国家利益优先。因此,政治人物也必须要看到这一点,去回应选民的关切,这是德国这些国家考虑的。
张耀:不是说德国或者欧洲决定不援助,而是这种援助对他们来讲是不可持续的。不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欧盟自己的统计,去年欧洲的经济表现是非常不令人满意的,德国还出现负增长。
俄乌战争以后,欧洲断绝了和俄罗斯的能源联系,使得制造业成本大幅度上升,在美国加息的背景下,欧洲的资本和制造业开始大量流出,国内的物价又大幅上涨,欧洲老百姓已经难以忍受。长期的增援,每年几十亿、上百亿的欧洲援助,已经不可持续。
另外,从意愿上来讲,美国的不确定性,包括俄乌战场的沉没成本越来越大,使得欧洲对增援比较踌躇。今后是直接武装自己,还是等美国总统大选以后再调整政策,这是欧洲国家做出暂缓大幅援助的主要考虑。
斡旋俄乌的中国角色
张耀:7月24日,王毅在广州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举行会谈。乌克兰紧急派库列巴访华,有几个原因。首先,美国大选导致西方对乌援助政策不确定性,乌克兰必须为此做准备;其次,乌克兰在前线受到巨大挫折,如果西方不再坚定援助,恐怕在前线坚持不了太久;另外,通过这两年战事的不断演变,乌克兰已经充分认识到,中国劝和促谈的意义。在整个世界上,既有足够的国际威望,同时能公正地推动俄乌和谈的国家,恐怕只有中国了。
张昕: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在跟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多个领域上,都能够持续扮演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角色,这是让中国在一系列国际冲突当中,扮演和平促进者的重要基础。
赵隆:中方向来强调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中国的战略伙伴,这个立场是非常明确的。有些政客别有用心地挑动所谓"中国站在俄罗斯一方”的说法,是非常不公平的。这次库列巴的访华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说中国要选边站,也一定是站在和平的一方,所以我们更重视的是如何通过中乌关系的发展,通过中乌这样高层的对话交往,来更快地推动和平。
这场冲突的爆发,中国不是参与者,也不是制造者,现在不应对中国的作用或者是角色有过高的预期;第二,也不能施加额外的责任。
这场冲突如果要解决,有四个关键因素,第一,当事双方要有意愿;第二,各方要配合,第三,要有具体方案;最后一点很关键,就是妥协要有空间。
目前,双方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是不会妥协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们看到了有一些恢复接触、恢复对话的曙光,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距离和平还很遥远。
来源:凤凰网,环球交叉点
本文初摘录于:2024-08-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8-0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2025年4月底,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开宗明义指出一个被西方反复回避的问题:美国在全球关注的生物安全议题上,至今未向... 2025-05-08
- 在国际舞台这盘大棋上,美国长期在台海、南海对中国围追堵截,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然而,中国并未被动应对,而是另辟蹊径,以中东为战略支点,凭借一系列举措,让美国陷入“西... 2025-05-07
-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演说,又称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麦克鲁尔校长,女士们先生们,以及最尊敬的美利坚合众国总... 2025-05-07
-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历史,能够吃饱饭的年代屈指可数,能吃上肉的年代更是凤毛麟角。至于不打仗、不逃荒、百姓相安的时代,几乎从未存在过。唯一... 2025-05-07
-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设立美国-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协议,该份协议就是之前说的矿产协议。经过两国长期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这份协议,美国和乌克兰各占基金的50%... 2025-05-05
- 最近,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搅得世界不宁静,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和谴责。美国为何如此行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5年前,彭晓光先生的一篇奇文,竟准确... 2025-04-28
-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泽连斯基必须死,否则战争无法结束,与战争相关的各方全都下不了台。川普的“和平计划”,其实就是乌克兰无条件投降。泽连斯基接受不了,这不是因为他不... 2025-04-28
- 之前打死老胡也不敢想象,一位美国总统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假图片”诋毁中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混乱、堕落到这个样子了吗?特朗普4月21日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 2025-04-28
-
特朗普仍相信普京想达成协议:他没夺取乌克兰整个国家,这是很大的让步
俄罗斯4月24日凌晨对基辅等地实施了空袭,造成人员死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提出严厉批评。不过他仍然相信俄方想要达成和平协议。4月24日,有记者问特朗普:“鉴于俄罗斯... 2025-04-25 -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通过谈判手段结束俄乌战争,美方已经向乌方提交了一份和平协议,其中包括美国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但是乌方拒绝接受这一条款,美国方面十分不满。据美... 2025-04-24
- 1、侠客岛:最近,中国的跨境在线购物平台“敦煌网”,突然在美国爆火,展示了中国工厂内部的运作情况。很多中国工人、企业主也到TikTok,展示一些名牌产品在中国生产的低成本... 2025-04-23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 在国际舞台这盘大棋上,美国长期在台海、南海对中国围追堵截,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然而,中国并未被动应对,而是另辟蹊径,以中东为战略支点,凭借一系列举措,让美国陷入“西...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