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放烟花"炸喜马拉雅山"惹众怒,始祖鸟变"落汤鸡"被骂上热搜冤不冤?
繁体当艺术的宏大构想与自然的纯粹神圣发生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当一个以“保护自然”为核心理念的品牌,与一个以“爆破山川”为艺术语言的艺术家联手,又会引发怎样的争议?
2025年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Arc'teryx)携手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策划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艺术盛宴,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场绚烂的表演会引发一场全网的愤怒海啸。
一时间,#蔡国强升龙烟花炸山#、#始祖鸟公关灾难#等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品牌引以为傲的“专业、环保”形象一夜之间崩塌,无数网友质问:一个以敬畏自然为信仰的品牌,怎会做出如此亵渎自然的行为?
要理解这场舆论风暴的根源,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始末以及事件的主角艺术家蔡国强和品牌始祖鸟。
蔡国强:作为享誉国际的当代艺术家,他以火药爆破艺术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往往以自然为画布,以火药为笔墨,通过瞬间的爆炸来展现生命的激情与力量。
他的作品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地亮相,每一次都充满争议,每一次也都能引发思考。
始祖鸟:作为户外运动领域的顶级品牌,其核心理念是“生于高山,忠于自然”。它的产品以卓越的性能和对环境的敬畏而著称。
在消费者心中,始祖鸟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对自然、对极限挑战精神的信仰。
当这样两位风格迥异但同样追求极致的“玩家”联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地球的“第三极”——喜马拉雅山脉,他们希望通过一场名为“升龙”的艺术表演,借由烟花的火焰和爆破,在壮阔的雪山之巅创造出一条象征着力量与生命力的“火龙”,以此来向大自然致敬。
9月19日下午,在西藏日喀则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腹地,这场精心策划的艺术表演如期上演,视频画面显示,随着引信点燃,巨大的火药烟花在雪山之巅腾空而起,形成一条金色的“火龙”在山中蜿蜒盘旋,景象的确宏大壮观。
始祖鸟和蔡国强团队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了表演的视频和照片,并配上了充满浪漫和敬畏的文案,试图将这场表演塑造成一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创举,然而他们显然低估了公众的反应。
与预想的赞叹不同,这场“升龙”表演在网络上引发了排山倒海般的负面评论使得主办方很快删除了现场视频,公众的愤怒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破坏: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指责,因为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上最脆弱、最纯净的生态系统之一,网友们质疑烟花燃放后产生的化学残留物、烟雾和废弃物将对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水源和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污染,这种“以环保之名行污染之实”的行为触犯了公众的底线。
2.文化亵渎:喜马拉雅山脉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是藏传佛教等多种宗教文化中的圣山,对许多人来说这里是神圣的信仰之地,而在圣地燃放烟花爆竹被视为一种对当地文化的无知和不尊重,是对神圣自然的公然亵渎。
3.品牌虚伪:这是始祖鸟成为“落汤鸡”的根本原因,作为户外品牌始祖鸟一直将“保护自然”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它却赞助了这样一场极具争议的“行为艺术”,这种行为与品牌一直以来的宣传口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被公众视为彻头彻尾的伪善,他们愤怒地认为始祖鸟正在用它所宣称的“信仰”来为自己的商业目的服务。
一夜之间,始祖鸟从神坛跌落。网友们自发地创作了各种嘲讽的表情包和段子,“穿始祖鸟的精英,却在污染雪山”、“始祖鸟成了落汤鸡,这下真不防水了”等评论充斥网络。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始祖鸟于9月21日发布道歉声明,承认项目在执行中未充分评估环境影响,并表示将依据专业评估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同时,蔡国强工作室也发文道歉称烟花秀本意是艺术表达,但未预料到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将暂停类似项目。
日喀则市官方也介入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赴现场核查生态影响,截至目前调查组已初步确认烟花燃放对当地生态造成一定扰动,但具体损害程度有待评估。
始祖鸟母公司安踏的股价短暂暴跌后逐渐趋稳,但品牌声誉已严重受损,许多消费者在评论区表示将抵制其产品。
个人认为这场风波绝非一个简单的“舆论爆炸”事件,它深刻地揭示了在品牌营销、艺术创作和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的复杂矛盾。
始祖鸟:一场品牌公关的“自爆”
有人问始祖鸟冤不冤?从某种角度看它或许是冤枉的,一个品牌试图通过艺术来提升自己的品牌文化,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始祖鸟的这次尝试彻底暴露了其品牌理念与实际行动的脱节。
对于一个以自然为根基的品牌而言,它的任何行为都必须经得起“环保”这面镜子的检验,当它在山野里向顾客推销环保理念却转身在高山之巅制造污染时,这种认知上的不协调比任何负面新闻都更具杀伤力。
这场合作与其说是品牌营销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爆”,始祖鸟的失败在于它没有理解品牌所代表的真正精神内核,它以为借用蔡国强的名气和艺术形式就能为自己镀金,却忘了品牌的灵魂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它一以贯之的行动和对核心价值的坚守。
蔡国强:当艺术的自由遇上环境的伦理
另一位当事人蔡国强也面临着严峻的拷问,他的艺术理念是“与自然对话”,但这种“对话”在公众看来更像是一场对自然的“冒犯”。
艺术创作是否拥有绝对的自由?当艺术家的表达需要以牺牲环境和亵渎文化为代价时,这种自由的边界在哪里?在城市的烟火表演,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短暂的绚烂;但在喜马拉雅山脉这个被视为地球圣地的地方,烟火的污染和喧嚣则被视为一种无法原谅的“罪行”。
要知道,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视觉上的震撼力,更在于其是否能够与所处的环境、文化和时代精神产生良性互动,当艺术脱离了伦理和责任的考量,它便不再是纯粹的美,而是一种带有破坏性的自私。
结语:品牌营销的“失焦”与艺术边界的再定义
蔡国强和始祖鸟的这次合作 “升龙”烟花秀原本是想让人看到一条腾空而起的火龙,没想到却最终让品牌和创作者双双跌入舆论风暴的火坑。
这场舆论风暴提醒人们:在自然圣地搞艺术行为,哪怕是出于善意,也必须充分考量公众情感和舆论后果,始祖鸟这次是否冤枉或许仁者见仁,但毫无疑问它给所有品牌和艺术家上了一课——在社交媒体时代,公众的感受才是最终的裁判。
未来,如果品牌还想继续与艺术合作,应该更多地引入公众参与、提前沟通,甚至做成共创项目,让艺术不只是“给人看”而是让人共同体验,这样才能避免“艺术成了炸药,营销成了公关灾难”。
当自然不再仅仅是艺术的背景板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时,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艺术”的边界,又该如何衡量品牌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其他:
9月22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相关调查人员正在现场进行调查评估,相关工作还在进行中,评估结束后会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结果。
日喀则市江孜县政府办工作人员则表示,调查组正在进行调查,一部分在进行环境评估,一部分在调查该事件程序上的问题,还有人在现场进行勘查,具体调查情况目前还不清楚。该工作人员还提到,从自治区到市里都十分重视此事,专门派了相关领导进行调查。对于现场清理和植被恢复工作,他表示清理工作基本完成,但植被恢复等其他工作自己尚不清楚。
来源:最嘉视角
本文初摘录于:2025-09-23,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