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护眼珍视健康
越厉害的人,越安静

越厉害的人,越安静

有句话说:“心若躁,浮生皆乱;心若静,举世皆安。”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越来越意识到静的力量,静的可贵。静,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人一世的修练。01静生定,定则安人...

莫再悲秋-10首昂扬的秋日诗词, 秋云潇洒, 红叶胜花

莫再悲秋-10首昂扬的秋日诗词, 秋云潇洒, 红叶胜花

有一个成语叫“伤春悲秋”。春天,百花盛开,还是高兴的事居多,可是,到了秋天,世人似乎就自动陷入悲愁状态。一年快到头了,叶子落了,都是让人伤感的。但是,刘禹锡却说“...

德纳:G20、APEC峰会中美博弈深度分析

德纳:G20、APEC峰会中美博弈深度分析

转自李毅看世界公众号,原始来源:昆仑策网这次担任G20峰会轮值主席国的印尼总统佐科在G20开幕前夕公开宣称,他最大的目的是促使中美领导人坐到一起,合作解决世界的经济和发...

德纳:再论李毅教授

转自李毅看世界公众号李毅教授在几年前运用在美所学社会学专业知识在台湾做了一个有关统一和台独的社会学调查!这点是之前大陆研究台湾的学者所欠缺的一个深入研究台湾的视野...

伪善肤浅的“龙应台们”

伪善肤浅的“龙应台们”

转自黄智贤工作室1龙应台建议:“台北动物园可以主动联系北京,建议他们再送一位毛茸茸,眼萌萌,圆滚滚的黑白肥无常做和平大使”。后来又把“黑白胖无常”改为“黑白肥肥”。...

王世祯被朋友邀请在《秋江独钓图》上作题画诗“数字诗”,竟有9个“一”字

王世祯被朋友邀请在《秋江独钓图》上作题画诗“数字诗”,竟有9个“一”字

历史上,中国的好诗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在这其中,“数字诗”不仅通俗易懂,还对仗工整,因此便成了众多诗人诗歌创作形式中的最爱。有一次,清朝的诗作家王世祯被朋友邀请在《...

待字闺中的“字”是什么意思?古人的用法可真讲究

待字闺中的“字”是什么意思?古人的用法可真讲究

转自大河报博览有时咱们形容一个还没有出嫁的女孩子,会用到一个词:待字闺中,也就是说,她还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婚配。这个词里面的“待”字就是等待的意思;闺,就是闺...

黄庭坚行书《九陌黄尘》书法欣赏

黄庭坚行书《九陌黄尘》书法欣赏

黄庭坚行书《九陌黄尘》欣赏【1】九陌黃塵烏帽底。五湖春水白鷗前。扁舟不為鱸魚去。收取聲名四十年。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輝。故【2】應剖蚌登王室。不若行沙弄夕霏...

谁是北京城的C位?

谁是北京城的C位?

△北京独有的中轴式壮美秩序。图/视觉中国我们为北京中轴线众筹了一本奇书全书采取竖式阅读方式一条真的“中轴”贯穿全书△云游7.8公里,超全的中轴线百科!帝都绘工作室全新...

17年拍摄3000多张金鱼照片 !上海海洋大学教师何为痴迷金鱼,用镜头定格金鱼之美

17年拍摄3000多张金鱼照片 !上海海洋大学教师何为痴迷金鱼,用镜头定格金鱼之美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高级工程师何为,涉猎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金鱼品种,对各种金鱼的习性爱好、养殖技巧如数家珍。随着对金鱼的认识不断加深,何为开始有强烈的愿望,...

泉州有我国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距今1100年,塔身发现孙悟空雕像

泉州有我国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距今1100年,塔身发现孙悟空雕像

泉州人有个梗:“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东西塔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两塔历经1100多年的历史,岁月沧桑,屡毁...

浮生匆匆,且惜流光

浮生匆匆,且惜流光

人生若浮,而时光若水。在匆匆而过的光阴里,不管是随波逐流,还是奋力拼搏,到底难逃世间悲喜与苍凉。浮生,有着紫陌红尘的繁华,也有着飘飘来去的恍然,但更多的,是平淡无...

谁在《祭侄文稿》后面写起了小楷, 太美了!

谁在《祭侄文稿》后面写起了小楷, 太美了!

元代鲜于枢行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渔阳( 今北京蓟县) 人,官太常博士,与赵孟頫书法当时并称“二妙”。落...

千古不易的笔法规律,到底是什么?

千古不易的笔法规律,到底是什么?

神秘的笔法1、神秘的笔法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有一节《传授笔法人名》,这样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瑷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

斑驳残纸也挡不住赵孟頫的隽永风流!

斑驳残纸也挡不住赵孟頫的隽永风流!

《雪岩和尚拄杖歌》赵孟頫《雪岩和尚拄杖歌卷》行书,纸本。纵23.5厘米,横53.6厘米, 署款“吴兴赵孟頫为高之嗣后上人书”。钤“赵子昂氏”(朱文)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词作、赌技、酒趣”三绝的旷世才女李清照-那株开在大宋的梅花,疏影尚风流

“词作、赌技、酒趣”三绝的旷世才女李清照-那株开在大宋的梅花,疏影尚风流

梅花品性耐寒,风韵幽雅,宋代文人爱梅者不少。林逋《山园小梅》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花的气质,陆游《卜算子·咏梅》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