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四川古蔺县,善良勇敢的古蔺人民腾出屋舍让红军驻扎休息,他们义不容辞地取下自家门板和献出船只为红军搭浮桥渡赤水河,并用祖传药方和珍藏白酒为红军伤病员疗伤治病。红军遵守部队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在古蔺开展惩恶除霸,开仓分盐分粮等斗争,演绎出军民渔水一家亲的感人场景。然而,也有个别无赖之徒,作出一些伤天害理之事。害人者天理难容,恶者自有恶报,他们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两个真实的故事:双恶之狱锁与生门

1

狱锁:孽畜恶报

1935年春节前夕,天上的雪花如洁白的鹅绒漫天飞舞,古蔺桂花乡的山岗一片白雪皑皑,像披上洁白的哈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桂花乡丹桂村时,由于长时间的跋山涉水,加之食不果腹和缺医少药,致使一些受伤和生病的红军战士掉了队。

这天,红军小战士彭俊泽因身患疾病,浑身无力,再一经不起长途跋涉而掉了队。临近傍晚时分,彭俊泽寻着陡峭山路,穿过郁郁葱葱渺无人烟的山野,顺着前边战友留下的脚印,一路摇晃着去追赶部队。

然而,天将黑暗时,彭俊泽仍不见部队的一丝踪影。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桂花大河坝山涧林密深处。借着微光,彭俊泽隐约看见前边有一间小庙。一天的追赶劳累奔波,加之患病于身,彭俊泽实在走不动了。此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拄着棍子深一脚浅一脚,耗尽全身力气来到了小庙前。

彭俊泽双手杵着棍子站在庙前,见此庙破烂不堪,庙周杂草丛生,蜘蛛已在小庙的木柱和窗户上布满了“天罗地网”。见此,彭俊泽才知这是一间无人庙宇。实在是走不动了,于是彭俊泽丢掉了棍子扑在地上,他艰难地爬上小庙石阶,然后顺势而下,身子就着庙前木柱歇了下来。此刻,彭俊泽饿得来实在遭不住了,冻得他浑身直打哆嗦。没多久,他就在浑浑噩噩中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时,彭俊泽突然被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惊醒。

只见庙前的小道上,丹桂村的无赖陈明清正口衔着一根小草,打着火把,胡乱地哼着只有他才能听懂的小调朝着小庙方向走来。

彭俊泽似乎遇见了救星!他用尽全身力量大声地呼喊着:“老乡、老乡,我是红军,请你救救我吧!”彭俊泽的呼叫声虽然微弱嘶哑,但在这漆黑寂静的山野里还是清晰可听。

人迹茫茫的夜晚,忽然听见呼叫声,着实吓了陈明清一大跳。他先后退了两步,然后回过神来就竖起耳朵细听。从声音方向来判定,陈明清知道是小庙前有人在向他进行呼救。

陈明清借着去舅舅家喝了二两烧酒的酒兴,麻起胆子,蹑手蹑脚地走近了小庙。陈明清高举火把,睁大血红双眼,只见一个气息奄奄,头戴五个角星帽,身穿泛白棉褂子的红军正有气无力地躺在小庙的木柱旁。他心生好奇地慢慢走上去,想看个究竟看个明白。

陈明清快走近时,彭俊泽反而没了之前求救的声音。陈明清快步上前,用手指在彭俊泽鼻孔前一试,他发现这个红军尚有一丝气息。于是,陈明清用手摇了摇彭俊泽的肩膀,彭俊泽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借着火把光亮,彭俊泽看见一年轻农民正眯着双眼望着他笑。彭俊泽艰难地用细微的声音对陈明清道:“老乡,我是工农红军,患病掉了队,请你救救我吧!”

陈明清眼珠贼溜地一转,此刻他心里想的不是救这个红军,而是在盘算着他身上穿的那件棉褂子。立刻,陈明清凶相毕露,如疯狗般地一把抓住彭俊泽的衣领,他咬牙切齿道:“救你,凭什么?你想都不要想。老子们烂账一个,我我,我拿啥子来救你?再说,反正你都是快要死的人了,这寒冬腊月的鬼天气,我也需要你身上这件棉褂来御寒......”陈明清边说边动手去脱彭俊泽身上的棉褂子。

彭俊泽用微弱的声音不断地哀求着,但陈明清始终就是不肯住手,他强行脱掉了彭俊泽身上的棉褂,然后将棉褂披在自己身上便扬长而去。

第二天早上,一村妇上山去割猪草,途经小庙时,发现庙前冻死了一个小红军。于是,消息不胫而走。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毫无羞耻和悔意的陈明清竟笑着在众人面前吹嘘:“我身上这件棉褂子,就是从那死人身上脱下来的。”

此事被回乡过年的当地人士罗锡根知道了,他十分气愤地拍着桌子骂道:“畜生,简直就是个猪狗不如的畜生!”然后,他立即派人去找来了陈明清。

这罗锡根为桂花乡丹桂村人氏,戴着副宽边眼镜,白白的圆脸显出其干练和睿智。罗锡根早年于省城求学,现为叙蔺宋三县粮食局局长,在桂花乡有着很高的威望。

“罗家大院”的堂屋前,陈明清嬉皮笑脸,一副不以为然的“老油条”样子。罗锡根见了很为生气,他将拐杖使劲地往地下一戳,然后严厉地对陈明清道:“陈明清,你个狗日的小杂种好大的胆子,竟敢害死红军!你他妈的就不怕脑袋搬家吗?”听了罗锡根的喝斥,陈明清似乎知道了事情的严重,他当即就吓得来尿湿了裤裆。

陈明清“扑通”一声连忙跪下,他双手不停地作揖道:“罗爷,请饶命!罗爷,请饶命!”罗锡根在堂屋中不停地踱着步子,此刻,他心里在不停地想着法子:陈明清这家伙固然可恨,但念其为世代乡邻,且家中尚有七十岁瞎眼老母需要他照顾,若就此将他拿下,实在是不忍心看着他母亲孤单一人......

稍过片刻,罗锡根突然转过身来,他一脸愤怒地用拐杖指着低头跪地的陈明清道:“作孽,作孽,将你小子千刀万剐都不为过!还不跟老子赶快起来,去找些人把那个红军安埋了。记住,一定要整归一哈,不然,别说红军他们不会饶你狗命,就连老子也不会放过你!”

见罗锡根这样一说,陈明清才轻松了下来。他“嗖”地一下赶忙站立起来,用斜眼偷瞄着罗锡根,口中连连应承着:“谢罗爷!谢罗爷!我一定好好将红军安埋,一定好好安埋。”之后,陈明清便去找了几个人来帮忙,连夜把冻死在小庙的小红军进行了安埋。掩土完毕,陈明清假惺惺地对着土堆坟墓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就忙跑去向罗锡根交差去了。

半夜回到家,陈明清瞎眼老母摸索着下床来,她对儿子一阵臭骂:说自己上辈子做了啥缺得事,怎么就生了个好逸恶劳,无恶不作的儿子?当天凌晨,陈明清的老母实在气不过,上吊于自家屋子的横梁上。

两个真实的故事:双恶之狱锁与生门

枪毙反革命坏分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新中国成立后,陈明清抢夺迷路红军身上棉褂,致其死亡一事被群众检举揭发。随即,陈明清被人民政府抓获归案。

经调查取证,陈明清罪大恶极,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押送至雷波监狱服刑。在监狱服刑两年后,陈明清这个好逸恶劳,作恶多端,毫无人性的孽畜,猝死在狱中,得到了他应有的可耻下场!

2

生门:孝道免死

骆恒川是古蔺县香楠村三斗种老屋主人,也是香楠村的保长和大地主。一直以来,骆恒川倚仗权势,长期欺压当地百姓,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对之敢怒不敢言。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桂花时,打土豪分粮食,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贫苦百姓做事,深受百姓拥戴。经当地群众指控,红军把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恶多端的大地主骆恒川抓了起来。

红军审讯骆恒川时,他如实交待了自已的罪行,并不断地表示要悔过自新,重新作人,希望“红军大人”开恩,饶他一条狗命!审讯完毕,红军首长对骆恒川说:“你罪不可赦,杀你一千次一万次也不足以平民愤!”然后就吩咐红军战士将骆恒川押至一间屋子进行关押看守,等待人民的正义审判!

当夜,骆恒川呆在漆黑的屋子,他将双手插进自己“乱鸡窝”式的头发,回忆起以前自己所做的一切,自知罪孽深重。如今被红军抓住,一定凶多吉少,难逃厄运,自己身陷牢笼,说不定明天就会“吃枪子”,与死去的老爹相逢......想起往昔和当下,骆恒川不禁暗自忧伤。

骆恒川用袖口轻擦了一下泪水,他独自思忖着:如果被红军枪毙,我死了倒不打紧,只是家中的老母怎么办?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如果身边没有个能喊叫的人,今后她的日子怕是很难过?这老母虽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她一直视我为己出,从小就对我是百般的哈护,甚至比亲生的儿子还要亲。自打我母亲去世以后,她就与父亲在一起生活,对父亲也是照料周全,尽心尽责地操持着这个家,可以说继母为了我们骆家,简直是操碎了心!

“唉!......”想起这些,骆恒川不禁又对着关押他的木条窗子唉声叹气起来。之后,骆恒川静下心来又想:我这一去是不能再尽孝了, 但我要取得老母的谅解, 她老人家今后就只能靠她自己了,我真是个天打五雷轰的不孝子啊!

想着想着,于是骆恒川就将自已衣服的白袖子撕下一块,他平整好袖布,然后忍痛咬破右手指,在白袖布上写下血书,“母亲大人在上,不孝子骆恒川罪该万死,就此与您别过!我这一去就永远不能再与您见面了,今后,我不能再尽孝照顾您老人家了,希望您保重好身体,好好生活安享晚年……”

写毕, 骆恒川看着血书不禁伤心地痛哭起来。骆恒川的哭声惊动了门外把守的两个红军战士。红军战士将房门打开,问他为何不好好睡觉,半夜啼哭什么?骆恒川边抹泪边向红军战士道出实情,并请红军战士待他死后,将此血书转交其老母。

第二天,红军战士将此情况报告了首长。部队首长经研究后,将骆恒川押了进来。红军首长对埋着头的骆恒川道:“骆恒川,你听好!以你之罪,本该受死,但我们红军是讲道理的,念你对老母的一片孝心,我们决定暂不枪毙你。但是,你要记住,从今往后,你一定要改邪归正,堂堂正正地做人,不得再欺压百姓,鱼肉乡民,更不能与国民党反动派一伙与红军为敌!否则,我们随时都可能来找你算帐,要你这条狗命!”听此,骆恒川象救星从天而降,他做梦都没想到,红军会开恩免他不死。于是,骆恒川“扑通”一下连忙跪下,他不住地向红军首长表示:“我骆恒川从今往后一定与人为善,决不再干任何伤天害理的坏事。谢谢红军大人不杀之恩,谢谢红军大人.....”

红军离开后,骆恒川就再也没有横行乡里和欺压百姓。他积极行善,不时去帮助那些贫苦百姓,对自己的老母也更加孝敬。后来,在桂花的百姓中,就流传开了“骆恒川孝道免死”的故事。

作者注:1、图文无关,图自网络。

2、故事根据桂花群众口述编写而成。

来源:蔺时刻、作者 邱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