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高端局——让底层人为难底层人
繁体“钞能力”之外:社保缝隙间的生存与希望
1、工友要退休了
最近和一位工友聊天,他说想退休了。
工友和我妈是同年的,社保已经缴了将近20年。即使不工作,退休后老年生活也有一个稳定的保障。
我不免羡慕起他来。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都是八十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他们连社保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一个月只能领一两百块的养老金。
有了社保,工友的老年生活会比我们农村没有社保的老年人们体面很多。
我妈打工将近20年,从来没买过社保。当时出来打工就是为了供我们两姐妹读书,能赚到钱就行了,根本没有条件考虑那么多因素。
再加上我妈出来打工的那个年代,买社保的工作很少。等现在意识到社保重要性的时候,大势已去了。
不要说我妈那个年代,就连现在也有这样的情况。地域经济水平相差较大,在我们小县城,能找到一份有社保的私企,难如登天。
就算是全国范围来说,社保也还不够普及,大多数人都还在干着没有社保的工作。
2、遥不可及的社保和晚年生活的希望
延迟退休的政策落地以后,网上大家也就到底要不要买社保的问题吵翻了天。
保守派认为这个社保不该买,三十年这个数字不小,压力很大。而且买满三十年,最后不知道自己最后能领多少年。
乐观派认为还是该买,买了是自己老年生活的一个保障。虽说自己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但万一自己长命百岁呢。不能用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去赌后半生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几年的的生活质量。
我觉得保守派和乐观派的观点刚好是两个经济水平的阶层对峙。
经济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我想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投一份保障。
但在自己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考虑晚年生活体不体面确实是天方夜谭。
拿我自己为例,普普通通的打工人,虽然有社保,但干的都是朝不保夕的工作,今天上班,可能明天就卷铺盖走人了。下一份工作也不敢保证一定有社保。
这样的情况下,三十年这个数字对我们打工人来说确实不太友好。
不过没能力缴社保的,我们也不必过分忧心,还有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可以选择。
但无论怎样,有“钞能力”才是硬道理。
像我这样的平凡人,还是带着对工友的羡慕,继续奔赴在搬砖一线,尽力给自己的晚年生活争取一分保障吧。
资本的高端局——让底层人为难底层人
不久前不知道从哪里看过一篇文章,讲的大概就是为难底层人的,永远是底层人。
当时我觉得深以为然,今天因为身边发生的一些事连到一起琢磨了一下,我就感觉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觉得底层人为难底层人的背后,是资本做的局。
在这个岗位上的这几年,目睹了公司的一些人事变化。最近之前在我的“钞能力”之外:社保缝隙间的生存与希望这篇文章中提到要退休的工友,处境好像变得越发艰难了。按照现在的状况,年底工友应该要被“喜提退休”了。
这两年公司陆续走了好几个“元老级别”的员工,说是“元老”级别,是因为他们普遍在在工作岗位上“深耕”了20年以上,并且已经身居要职。
但因为公司想要注入新的血液,就这样毫不留情的让他们“自愿”地走了。
明面上公司什么都没有做,对外宣称也有很好的借口,美名其曰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进度就要被淘汰。
实际上是下面有野心的人,看到公司的态度,得到了公司的授意,把职场上穿小鞋、边缘化的那一套用在了这些对公司来说没有用的人身上。久而久之,这些人只能被迫离职。
以我们公司为例,最近这位工友在大群里天天被@,没事领导不会给好脸色,有事的时候更不用说了,只有纯纯背锅挨骂的份。
“能上桌吃饭”的几个领导(我们公司经理级别的每天和老板一家共进午餐,其余人吃食堂)天天也因为工作争的面红耳赤,抛开工作来讲都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他们争得越起劲,老板越开心,说明他们认真对待工作了。
我相信这些都是每个公司惯用的手段。
所以为难底层人的永远是底层人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资本这支无形的大手。
资本随便抛出一个条件,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对底层人来说却是一块肥肉。毕竟能到底层人手上的资源真的不多,大把的人愿意为了这块肥肉入局。
厮杀过后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最后资本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资本的高端局。
但有什么办法呢,一切为了生活,要么入局,要么淘汰。当只有这两个选择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得选。
毕竟大牌如赵露思一样级别的大明星,也摆脱不了资本的裹挟,我们普通人为了混口饭吃,更加无能为力。
来源:不敢的敢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