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服务之困与信任之殇

在中国,保险本应是社会风险管理的稳定器,是人民群众在危难时刻的“安全网”。然而,许多人在理赔时却不得不面对一种无奈的现实:保险业似乎更擅长“打太极”而非履行承诺。业务员售前热情洋溢,理赔时却陷入拖延、推诿的循环,本应高效的理赔流程异化为一场消耗战。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案例,而是折射出行业深层的规范缺失与服务异化。

理赔困境:当“太极手法”成为潜规则

保险理赔的拖延策略已成为部分企业的惯用手段。投保人常遇到这样的场景:一方面,业务员态度良好,不断安抚“正在加急处理”;另一方面,理赔员以资料不全、流程复杂、条款模糊等理由反复刁难。

传统车险事故理赔相对好些,但好多的健康险、财险、意外伤害等保险理赔就不那么利索。而且这是普遍现象。

例如,有车主在车辆受损后,因保险公司要求补充“无法预先获知”的证明而等待数月;有重疾险患者因条款中某个词的释义分歧而被降低赔付比例。这种“软拖延”背后,是保险公司通过时间成本消耗投保人维权意志的计算。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保险公司将“控赔率”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变相鼓励理赔人员少赔、慢赔。而普通民众缺乏保险专业知识,在复杂的条款面前处于弱势地位,最终往往被迫妥协。社交媒体上,“保险理赔难”的吐槽屡见不鲜,甚至有人戏称“买保险时是上帝,理赔时是乞丐”。

中国保险业:服务之困与信任之殇

笔者曾亲历两次保险理赔,而且都是中国排行前三甲的大公司。
第一次,中国某安保险公司,涉及财产险,我的车在小区地下室,被弹起的下水道盖子砸坏了前保险杠,这肯定是物业责任。物业公司同志同意赔偿,但需要走财产保险。具体条款、规矩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物业和保险公司对接好后,通知我也对接对方保险员,所有资料都提交了,结果中国平某保险公司理赔员表示最多赔900多块钱,虽然我的车修的时候花了2000多,我也同意对方的数额了,但是让等,表示要走保险公司内部手续。等了快俩月了也没给我,还让接着等,我把对方拉黑了,不要这钱了,我人可以等你,我的心情等不了啊。

还有一次,就是中国人某保险公司,我的一个亲戚打工干活受伤了,所在公司给他入了该公司的意外险,住院费需要保险公司报销一部分,本来这就是程序很明了的事情,存在了几十年的中国某民保险公司,理赔方面肯定有很成熟的一套程序,应该比较高效。可是,后来很搞笑。

资料提交上去以后,就等着呗,对方给公司答复说9月20号前后赔付,咱们庄稼主子就等着呗。9月24号还没到账,就电话问问呗,对方理赔员说资料不全,缺这缺那,我们说这些资料早交上去了,对方坚定坚决毋庸置疑的说没有,这么肯定,咱庄稼主子就慌了,这资料明明交上去了,实在不行就催公司重新交一遍。结果过了一天回话了,说是资料保险公司早就收到了,只是内勤没有给理赔员。

为了说明事情的真实性,我可以透露一下,这个理赔事件是中国某民保险的财保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处理的。

行业乱象根源:偏离“人民性”的运营逻辑

保险业的这些问题,本质上源于其发展模式与定位的偏差。一方面,过度追求利润的导向使得服务变形。在保费规模至上的考核体系下,部分企业将重心放在销售扩张而非后续服务,导致“前端过度营销,后端刻意惜赔”。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消费投诉中,理赔纠纷占比超过40%,成为矛盾焦点。

另一方面,行业监管与自律仍有完善空间。尽管近年来监管机构持续整治“理赔难”问题,但部分企业仍通过打“擦边球”规避责任。例如,用晦涩的条款设置理赔门槛,或利用信息不对称弱化投保人权益。此外,行业内部缺乏统一、透明的理赔服务标准,使得拖延行为难以被有效约束。

重构信任:从“制度优化”到“价值回归”

要打破保险业的信任危机,需从制度设计到行业文化进行系统性改革。首先,监管层面应强化理赔时效硬性约束,例如明确小额案件快速赔付时限,对拖延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同时推动条款通俗化改革,减少模糊空间。其次,行业需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理赔服务满意度纳入考核核心,而非仅关注保费收入。更重要的是,保险企业应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保险的本质是互助共济,而非单纯的商业逐利。只有真正以“人民性”为基石,才能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数字化技术普及,智能理赔等创新正在提升效率,但技术应用若缺乏服务意识的支撑,仍可能沦为新的“拖延工具”。归根结底,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太极技巧”,而在于危机时刻兑现承诺的诚信。当保险单不再是一纸“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这个行业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石。

结语

保险业的“理赔之困”,表面是服务问题,深层次则是发展理念的拷问。打破拖延文化的循环,既需要外部监管的“硬手腕”,也更需行业主动向服务本质回归。唯有如此,保险才能从“能拖就拖”的尴尬中走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可信赖的“守护者”。

为人民服务都是说给谁听的?!

注:文中数据来自AI搜索,可能和实际数据有出入。以实际数据为准。

来源:海阔天空

本文初摘录于:2025-09-28,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