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成功者都仰赖机会吗?——可以东风与长空比拟
繁体东风与长空
经济危机,疫情三年,叠加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好多企业面临倒闭,好多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丑闻受到调查和制裁,随着反腐力度的深入,更多的贪官也露出了本来面目.......此类种种现象,不禁让人怀疑昔日的强者,权贵,到底是真有能力还是仰仗机会?
下面我就解答这个问题。
阁下所察,世有“得势发财者”,多赖“机会平台”,而能力品行为人诟病,遂疑其“无异于常人”,不过风云际会耳。此观感,于经济动荡、泡沫褪去、乱象频现之时,尤易滋生。然细究之,此论虽切中时弊一端,若径以“机会决定论”蔽之,则不免失之于简。人之成就,犹如舟行海上,焉能分言“风之凭借”与“舵手之能”孰重?窃以为,机遇诚为登高之阶梯,然非攀登之全部;能力与品格,方为立身行远之基石。

夫机遇者,时代之浪潮也。昔管子有云:“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纵观古今,凡大变革之世,必有弄潮儿乘势而起。改革开放之春雷,入世贸之通途,互联网之勃兴,乃至特定政策之倾斜,皆曾催生无数商业传奇与财富神话。彼时,“站在风口,猪都能飞”之谚,虽嫌粗粝,亦道出部分现实。某些企业之崛起,确与其创始人深谙政商脉络、善捕政策商机密不可分,其个人能力或未与财富地位完全匹配。此即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机遇之于成功,犹如东风之于鹏鸟,不可或缺。
然,若谓“机会万能”,则又堕入另一迷障。《盐铁论》尝言:“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环境固然重要,然内在之生命力终是根本。将成功全然归因于机遇,无异于只见浪潮之汹涌,无视泳者之矫健。能力,尤其是驾驭机遇、化解风险之综合素养,实为将偶然机缘转化为持久成功之关键。观彼在贸易争端、疫情冲击下黯然退场者,其中不乏曾享尽时代红利之辈。何故?或管理粗放,内功不修;或战略短视,创新乏力;甚或志得意满,漠视风险。反观任正非引领华为,数十载如一日倾力研发,方能在狂风骤雨中犹存定力;曹德旺经营福耀,深耕专业,精益求精,遂成全球行业翘楚。彼等非无借力时代,然其能屹立不倒,更多倚仗者,乃穿越周期之远见、攻坚克难之实力与稳健经营之智慧。此非“能力渺小”可解,实为“厚积薄发”之彰。
进而论之,品格尤为“运气”之压舱石。古人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又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无德而居高位,无品而拥巨富,纵能侥幸于一时,终难持久于一世。经济下行,危机显现,正如大浪淘沙,昔时隐藏于财报粉饰下的诚信缺失,滥权下的恣意妄为,皆暴露无遗。此非机遇不再,实乃品格之堤早已蚁穴纵横,终至溃决。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言非仅道德训诫,亦蕴含深刻因果。缺乏诚信、责任感与基本商业伦理,纵有天赐良机,亦如沙上筑塔,顷刻即覆。是故,品格非虚拟之物,实乃规避致命风险、赢得长期信任、维系事业长青之根本保障,亦是最为稀缺、最堪倚重之“能力”。

综上所述,谓成功者纯靠机会,或谓其全仗能力,皆有偏颇。机遇,乃时代赋予的可能性,是外在的“势”;能力与品格,乃个人所具备的实在力量,是内在的“能”。健康的社会,自当致力于营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使机会之“势”能普惠于众,令“萝卜招聘”、“寻租致富”等扭曲现象无所遁形。然于个体而言,则当明辨之:机遇可遇难求,能力与品格却可求诸己。与其临渊羡鱼,或愤懑于机遇之不公,不若退而结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不断淬炼真实才干,涵养内在德性。
唯有当灵魂的重量能与命运的馈赠相称,浮华散尽后留下的才是生命的厚重。
来源:海阔天空A
本文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