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夜线》节目就着最近多名伪史论大V被封的春风,邀请了两位专家学者批驳伪史论观点。虽然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批不完伪史人的全部谬论,但看到伪史人终于“上了电视”,怎能不让人感到欣慰?
《新闻夜线》中两位嘉宾的发言讲得很清楚,西方伪史论能够兴起,就是一批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了民众对“西方世界”朴素的不满之情;无论伪史论者怎么包装自己的奇谈怪论,它们都不是国家和社会的积极力量,反而是败坏国家和民族形象的“低级红、高级黑”。
这批西方伪史论者如果继续嚣张下去,迎接它们的结局是什么呢?笔者来做个简单的预测:
1. 如果伪史论者试图继续扩大影响力,那么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伪史论大V喜提封号、禁言等处理结果;
2. 伪史论者中的个别“出头鸟”或典型观点会遭到官媒或有官方默许的学者有组织的反驳,伪史论者的言论自由将进一步受限;
3. 伪史论者登堂入室的企图失败,不得不苟存于民间,继续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利用民众的朴素爱国心理,塑造自己“受打压的真理卫道士”形象,博取特定受众的好感和支持;
4. 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也随着伪史论者难以靠伪史论观点变现,这一轮“伪史论”浪潮会迎来低谷期,逐渐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5. 但历史虚无主义不会消失,只会以新的形式卷土重来;哪怕这一轮的“西方伪史论”黯淡下去,未来也会有新的“伪历史”和“伪科学”大行其道。
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绝不指望未来会出现一个没有荒诞谣言的知识乌托邦。但我相信不管在什么时代,都会有人挺身而出,捍卫那些基于事实、基于逻辑、基于“科学”的求知方式,直到海枯石烂、人类灭亡。
上海的一档节目是否代表什么“风向转变”?我的答案很简单:话别这么说。“风向”从来没支持过这帮西方伪史论者,因为它们既无真知灼见、又无统战价值。
“西方伪史论”的一生,必然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再被打回原形、回到原点的过程。
伪史论者不会消失,但绝不会得势。
来源:Recor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