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画家,他的漫画妙趣横生;作为文学家,他的文字平易温润;作为家人,他洞察生活百态,细细勾勒人间的情味。而这也正是丰子恺心中极为重要的四件事,也是令世人知至今日艳羡不已: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丰子恺最悲怆的两幅画!

“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丰子恺好友朱光潜曾经如此总结到,这是丰子恺对于彼时社会与大众的矜悯。

“他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真是厉害了,像个大人一样生存,像小孩一样生活。不乱、不困、不畏、不念,但目前我一样也做不到。”这是当下人最为羡慕的丰子恺式的淡然与豁达,虽然我们很难做到。

1937年11月下旬,日本人采取迂回战术突然袭击丰子恺故乡石门镇,根本不及预防,仓促之际,丰子恺领着家族老弱幼小十多个人,带着两卷铺盖,逃离当时已经成为火线的石门镇,一路经杭州、桐庐、兰溪、衢州、上饶、南昌、湘潭、长沙、汉口,最后达到桂林,其中数次与家中老小失散,正是在这次被丰子恺称为“艺术逃难”的过程中,《大树画册》诞生。

丰子恺最悲怆的两幅画!

这是一幅最悲怆的画,画的名字叫《轰炸——嘉兴所见》。

丰子恺最悲怆的两幅画!

 创作背景:有一次轰炸,丰子恺正躲在东门的铁路桥下,看见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婴儿,躲在墙脚边喂奶。忽然车站附近落下一个炸弹,弹片飞来恰好把妇人的头削去。在削去的一瞬间,这无头的妇人依旧抱着婴孩危坐着,并没倒下,婴儿也依旧吃奶。旁边还有被炸飞的儿童玩具。  

这幅画的右方有丰子恺先生的填词《梦江南》:空袭也,炸弹向谁投,怀里娇儿犹索乳,眼前慈母已无头,血乳相和流。

落款:嘉兴所见,梦江南。

丰子恺最悲怆的两幅画!

另外一幅创作于抗战时期的血淋淋的漫画是《小主人的腿》,是丰子恺画于民国廿七年(1938年),画面中一条可以被称为大黄的小狗,嘴巴里叼着一条小腿,丰子恺题为“小主人的腿”,鲜血流淌着整个画面,空中三枚炸弹袭来。作为小主人生前最好的玩伴,小狗眼中悲凉尽显,对于小主人的哀思让人动容。

来源:书画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