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是不乏竹子的,

用油画来表现竹子的,不多。冷军画了。

冷军把竹子画成油画了

九百多年前的翰林院大学士苏东坡曾赋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古往今来,文人雅客多爱竹。究其因由,也许是从这竹之体性中,看到了些自己吧。

竹之根,性韧,竹子绝对是一个长期主义者,竹鞭可以在泥土里蛰伏五年,倏忽,在某个春日突然蓬勃而起,用极短的几日便直窜云霄。

竹之芽曰笋,早春伴雷而出,食之鲜嫩,可生食、可炒、可煮、可炖。

竹之竿质坚,古时制兵器。其他日用如剁之成盏,劈之为简,分丝成蔑,编而成器等等不一一枚举。

竹,中空以待,若君子之虚怀。

竹,存节而御风,若君子之笃定。

昔者魏晋,有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居竹林之下,营玄学而辅世。

扬州有园,始建于明,并种竹万竿,故曰个园。因其主爱竹甚切,遍种个竹于其中。

清有郑燮,性若竹。曾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又善画竹,宁去官以画竹为生。

竹者,古今同,士之好竹者,亦然也。世人用之,横水载渡而至远,钻孔出五音慰五脏。燃之驱邪魅。为世可用,谁不爱?恰如君子。

来源:画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