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药》引再现:墙画鲁迅烟头点燃的权力滥用
繁体鲁迅的《药》引:
近日,鲁迅老人家,却被这时代的一缕怨气唤醒了。睁眼看来,四周仍是那熟悉的黑暗,只是如今的黑暗里,多了一些闪烁的荧屏,映照着无数扭曲的脸庞。那些脸庞,自以为握住了“权利”的把柄,便如孩童得了新玩具,乱挥乱舞,砸碎了历史的镜子,也砸碎了自己的灵魂。
今日,我要说说这“滥用投诉权”的怪象——它像一剂毒药,表面上治愈了个人的小怨怼,实则腐蚀了整个社会的筋骨。权力意志本是生命的本能,驱使人超越平庸,化作超人;可如今,这意志堕落成了道德,弱者借着“投诉”的幌子,凌驾于强者之上,扼杀一切生机勃勃的事物。横眉冷对,我岂能不指?
回想鲁迅的《药》,那华老栓夫妇,为救小栓的痨病,买来人血馒头,以为是灵丹妙药。馒头蘸了夏瑜的血——一个革命者的热血,却被愚昧的民众当作治病的工具。
今日的社会,何其相似!那些滥用投诉权的人,便如华老栓,手中握着“权利”的馒头,自以为能治愈心中的不平。可那不平,从何而来?不过是自身的空虚与懦弱罢了。他们见不得历史的真实,便投诉一幅墙画;见不得文化的符号,便举报一缕烟雾。鲁迅的形象,本是抽烟的思索者,烟雾中升腾的是对国民性的鞭挞,是对黑暗的抗争。
可如今,有人投诉,说这会误导青少年,违反禁烟条例。这岂非对比的极致?昔日,鲁迅抽烟是为缓解深夜的苦闷,点燃的是思想的火把;今日,他们投诉是为满足一时的“正义感”,点燃的是社会的戾气。愚昧如轮回般反复,弱者总以道德的名义,吞噬强者的意志。
看那绍兴的墙画事件吧!一幅基于历史照片的艺术,描绘鲁迅手持香烟的模样,本是生活化的鲁迅,贴近真实。游客打卡,拍照留念,甚至有人点烟致敬——这本是文化的延续,时代的对话。
可那位孙女士,却在社交平台上发难,称其违反文明条例,有误导风险。她通过“浙里办”投诉,建议换成右手握拳的形象。握拳?握拳又如何?鲁迅的拳头,本是为砸碎封建枷锁而握;如今,若换成无烟的“洁净”形象,岂非阉割成一个无血无肉的偶像?
对比之下,何其荒谬!昔日,民众围观革命者被杀,麻木不仁;今日,民众围观墙画被投诉,同样麻木,却多了一层伪善的面纱。他们不问历史真相,只求眼前的“正确”。
再看这滥用投诉权的普遍现象。社会如一锅沸腾的汤,里面翻滚着无数小泡泡——每个泡泡,都是一个“投诉者”。他们投诉邻居的噪音,却不知自己深夜刷屏的荧光也是噪音;他们投诉商家的不公,却不知自己贪婪的消费欲才是根源;他们投诉文化的“不当”,却不知自己的无知才是最大的不当。比喻来说,这就像《药》中的茶馆闲汉,围坐议论夏瑜的“药引”,自以为高明,却不知那血是他们的耻辱。
今日的网络,便是那茶馆,键盘成了舌头,投诉成了闲话的升级版。一个人不满,便点开APP,填表举报;一群人跟风,便酿成舆情风暴。结果呢?真正的病——社会的愚昧、精神的贫瘠——未曾治愈,反倒加重了。
当传统价值崩塌,人本该自创意义;可这些人,拿着“权利”,跪拜着滥用它,祈求暂时的满足。永恒轮回的悲剧在于,历史总在重复:从清末的告密,到民国的检举,再到今日的投诉,弱者总借权力之名,掩盖内心的虚空。
横眉冷对,岂能不怒?这些投诉者,自以为是“文明”的卫士,却如蚂蚁啃噬大树,不知大树是他们的庇护。比喻更形象些:他们像那患痨病的小栓,虚弱不堪,却以“药”为借口,吞噬他人的血肉。真正的药,本该是思想的觉醒,是对自我的超越;可他们要的药,是权利的滥用,是他人的让步。绍兴文旅局回应,说已开展民意调查,大多数人支持保留墙画,不会因单一投诉更改。
这本是理性的声音,可惜,在滥用权利的浪潮中,这样的声音往往被淹没。强者不畏千夫所指,独自前行,创造新价值。
可今日的社会,超人何在?那些文化守护者,有的被投诉缠身,有的疲于应对;那些历史传承者,被举报围攻,噤若寒蝉。奴隶道德的胜利,便是强者的沉默。
再深入一层,这滥用投诉权,实则是权力意志的扭曲。可在这些投诉者身上,它成了怨恨的工具。怨恨何来?源于自身的无能与嫉妒。他们见不得鲁迅的烟雾,因为那烟雾象征着自由的思想;他们见不得历史的粗粝,因为那粗粝刺痛了他们的娇嫩。比喻来说,这如《药》中的坟场乌鸦,啄食革命者的遗体,自以为得利,却不知那是自己的末日预兆。今日的投诉,便是那乌鸦的啄击,啄碎了文化的坟茔,也啄碎了社会的未来。永恒轮回的警示:若不觉醒,这轮回将永无止境,愚昧将代代相传。
鲁迅,一生以笔为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如今,若复生,必将直指这滥用权利的丑态。那些投诉者,你们自以为握住了“权利”的药引,可那药引,不过是毒药的糖衣。它治不了某些人的空虚,只会加深社会的病灶。这社会将如《药》中的结尾,坟头长满野草,乌鸦盘旋,永无新生。
解决方案?非鲁迅所能一言蔽之。但若要平衡,须以教育为本。公共场所的文化呈现,应增设说明:历史是镜子,映照过去;现代是灯塔,指引未来。保留抽烟形象,但附注控烟知识,让青少年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此,方能化解对比的冲突,避免比喻的悲剧。
最后,冷眼旁观这时代:投诉不可成洪水,泛滥成灾;权利如双刃剑,伤人伤己。横眉冷对,我指千夫:醒来吧,勿让愚昧的药引,葬送了我们的灵魂!
(张彖尔/文)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本文初摘录于:2025-08-2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