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
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普通人理解的那种“惨”的境地。
为什么?因为她的天龙家庭给她兜着底。
▼
这可能就涉及大众一个常见的思维误区:什么叫“天龙人”?按常人理解,无非就是拥有一定的资源和地位,可以把这些资源和地位传承给儿女,罢了。
所以很多中产会有一种幻想:我通过我的努力,拼命往上爬,或许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成为天龙人,也可以让我的儿女过上幸福的生活。
肖医生大概也是这样想的。然而现实告诉他,凭他这点实力,不出事他是专家,出了事他就是砖头,说扔就扔,说碎就碎,眼都不需要眨的。
君不见,就在事闹大了第二天,有关方面光速与他切割,一夜之间,荣华富贵,全都成泡影了。
▼
而董小姐呢?舆论对她的关注,可比肖医生大多了吧?人家照样没啥事。
这就是虚假的天龙人和真实的天龙人的最大区别: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天龙人,不是看他能调动多少资源给孩子铺路,而是看他能给捅了多大娄子的孩子兜底。
能铺路的人很多,能兜底的人就少了。而这,恰恰就是天龙人和凤凰男的分野。
当然,又有人该说了,董小姐一人身兼五大社会痛点,物议鼎沸,这娄子可是捅上天了吧,天龙人也兜不住了吧?
那你就误会了。我且问你,什么叫物议鼎沸,哪里物议鼎沸了?
看看董小姐走的这条路,这是东汉察举制这种体系下才有的路。那么,在东汉那时候,啥叫物议鼎沸呢?
▼
东汉桓灵之时,士族参奏宦官,宦官倒打一耙,让皇帝把一大批士族抓了起来,形成“党锢之祸”,这叫物议鼎沸。史书上也记载当时物议鼎沸。
但要注意,这个“物议鼎沸”,是士族在议,士族在沸,老百姓不知道这些事的。那么老百姓在干啥呢?
老百姓都信太平道了,都黄巾起义了,可是在朝廷眼里,这不叫物议鼎沸。老百姓的想法和声音,在士族看来,完全无足轻重,哪怕造反,那也不过是一群乱民,镇压就是了,谁也没想过、更不关心老百姓到底是咋想的。
类比一下,你还认为董小姐在意你们的声音吗?在她眼里,你我可能只是一群蝼蚁,被她不小心踩到了而已。她不嫌咱弄脏她的脚,都算讲道理了,你指望她反思、道歉、自罚?
“呵呵,一群傻×,不就这点破事吗,就知道揪着不放,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算老娘倒霉!”
这大概是她目前的真实心理活动。
▼
不过,说到这里,恐怕依然有人不服:咱现在可不是东汉呐,咱不搞门阀那一套。
那是,那是。咱不搞门阀,但咱有学阀呀。
所谓“学阀”,不用过多解释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和我都是二级教授,那么你儿子评副教授要发C刊,我正好有熟人,你找我打个招呼发一下,很正常吧?改天我的学生有成果要评奖,你正好是评审委员会的一员,照顾一下,也很正常吧?
你我甚至都不会认为这属于“学阀行为”啊。这不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吗?可是这个事一路发展下去,等你我“桃李满天下”了,这学术圈的事,还不就是咱俩“桃李春风一杯酒”了吗?
很多事,都是在这样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身处其中的人,几乎不会从一开始就立志“我要当学阀”,只是人既然为人,人情世故是逃不开的。
毕竟,人性就是,每个人都倾向于把资源留给亲近的人、熟悉的人,而不是陌生的人、不相干的人。
哪怕你是小区门口摊煎饼果子的,你对门邻居来买煎饼果子,你是不是也乐意多加个鸡蛋?那么好,对学阀们来说,给熟人孩子安排个4+4,也不过就是加个鸡蛋的事。
▼
好,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又该呼吁公平了?大家交一样的钱,就该吃一样的鸡蛋,上一样的学,剩下的,各凭本事发育?
理论上当然应该这样,可问题是谁来定义“本事”呢?
还是刚才的例子,一百个项目等着评审,评审委员会是七个人,你说,这七个人是学阀,他们的评审结果可能不公平,那你倒是想个更公平的法子?
找官方来监管?官方能比这七个人更懂?找公众来投票?公众能比这七个人更懂?
都不可能。你说这些学阀自私也好,跋扈也罢,他们至少是懂专业的,如果咱不比他们更懂,咱凭啥比他们更有发言权呢?
就连董小姐本人,她再水,起码比你我更懂胸外科和泌尿外科吧?她那不到30页的论文,除了页数不对,别的咱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吧?
▼
这就是学阀之所以成为学阀的根基:他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所以他必然有话语权。除非社会不想要发展了,不想要进步了,否则,我们不可能摆脱他们。
那就只能指望学阀们道德高尚、善于自律了。可是这样一来,话又说回来了:学阀们很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不高尚。
毕竟,摊煎饼果子的给熟人加个鸡蛋,这有什么不高尚的呢?这话题到这就闭环了。
综上所述,至少从现阶段来看,学阀是会依然存在的,董小姐是会平安无事的,咱都放心吧。
▼
放心?对,放心。
把一切功名心、进取心、责任心、以及关心,都放下。你是什么羊水里长起来的,自己没点数吗,还关心这?
来源:识局
本文初摘录于:2025-05-12,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5-12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一名模样十一二岁的女孩,上着吊带、下穿短裙,随着音乐跳舞,做出眯眼、嘟嘴、扭屁股等表情、动作……该短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一些留言不堪入目。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 2025-05-12
-
“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今天早上,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一则快讯:“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说是山东枣庄一位外卖员在小区门口倒下,抢救无效死亡。点进去才知... 2025-05-12 -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曾几何时,疫苗接种点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挽起衣袖,在医生准备打针时,得知了疫苗的名称——“科兴”。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21年创造1280亿营收、956亿净利润的疫苗巨头,居... 2025-05-09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01“心惊肉跳”、“道德沦丧”前两天,朋友圈看流传着这样一个截图,看完只能用“心惊肉跳”、“道德沦丧”来形容这个截图里的内容:是的,你们没看错,竟然有人在售卖HIV患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 2025-05-12
-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 ——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2025年的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印巴军事冲突升级、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更迭、俄乌战... 2025-05-11 - 近年来,在中小学的门口,你很难再听到那句“有什么事您尽管说”的大嗓门;在医院的候诊室,也少了“下一个”的呼号声,取而代之的是低声的“您好,请稍等”。表面上,这一切... 2025-05-11
- 扯淡】——2025年最扯淡的两个现象第一个最扯淡的现象:穷人,富人,最后都是老年人;这家,那家,最后都是老人家。上海某小区门口,修车摊老张和退休干部老王蹲在台阶上啃馒... 2025-05-11
-
人民日报点名,戳穿了胖东来屡犯小人的真相,陶华碧的话有人信了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胖东来“玉石事件”调查结果出炉,真相大白,不出所料,他又一次被冤枉了!人民日报官网转发调查结果,挑事者“柴怼怼”账号被封禁,大快人心。事实上,...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