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进不了商界,也入不了佛门
繁体一、你不够狠,也不够净
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
上不了牌桌,也坐不进禅房。
说要拼搏,却在竞争中心软;
说要清净,却又日日沉溺于欲望、情绪与焦虑的杂音。
年轻时羡慕「商界大佬」的气场,却一到关键场合就打退堂鼓,不敢开口、不敢争、不敢压价、不敢冷血。
想进佛门,修个身、养个性;
结果打坐三分钟开始焦虑,闭关半小时就想刷手机,嘴里念着放下,心里却牵挂红尘的功名与情爱。
我们不是选错了方向, 而是我们根本没有选,只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游移,像风中旗帜。
不是每个人都得成为商人, 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修佛,但我们是否该问一句:到底是谁,把我们卡在了中间?
二、欲望太少,不足以成功;欲望太多,不足以清净
有人说:「你太善良了,混不了社会。」
我听完笑了。
真正能混社会的人,哪个不是在刀尖上舔血?
但他们都善良吗?也许是的。
只是他们的善良不放在脸上,而是藏在事后。
而你,把善良摆在了决策之前。
说白了,你对别人的感受太在意,对自己的命运太不负责。
商界残酷,谈判桌上,不杀人就要被杀。
你一再退让、顾及、试图「做个好人」,结果只换来一句:「这人不行。」
你不是没有野心,而是你的欲望,不够纯粹。
你想要成功,却不愿面对失败的代价。
你想要赚钱,却害怕谈钱会显得功利。
你想成为厉害的人,却怕成为别人讨厌的人。
你不是真正的无欲无求, 你只是欲望太杂,心性太飘。
而佛门的门槛,也不是你以为的「吃斋念佛」。
六根清净,是要从眼耳鼻舌身意,一个一个砍断。
你试过早晨不看手机、不喝咖啡、不刷短视频吗?
你试过真正沉默一天,面对自己的杂念吗?
你不是没有信仰, 只是你还没干净到可以承接「信仰」这两个字。
三、被喂养起来的「善」,正在毁掉你
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做个善良的人。」
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善良的底线,是不牺牲自己。
现实生活里,大多数人的「善良」,更像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不拒绝、不表达、不设界限。
怕得罪人,怕关系破裂,怕被评价成「心狠手辣」。
但你有没有发现:
你越「好说话」,越「通情达理」,反而越容易被边缘、被利用、被忽视?
我认识一个创业者,三十岁前连五万块都没有存下,原因很简单: 他说「不好意思让朋友亏」,「不好意思砍供应商的价」, 「不好意思把人开掉」。
我说:「你是来做CEO,不是来做心理咨询师的。」
人们常说:商业的本质是人性。
我后来懂了,这句话不是说「你要理解人性」,而是:你要敢于直面人性,包括自己的狠,也包括别人的贪。
而你,连自己都不敢承认自己有攻击性, 还谈什么洞察力和定力?
我们之所以狼性不足,不是因为没本事,
而是我们被教得太「好」了, 好得让我们不敢争、不敢抢、不敢胜。
这不是善良, 这是温顺,是驯化,是对自我存在的背叛。
四、你想的是觉醒,世界想的是淘汰
有一次在凌晨两点的健身房,我看到一个女孩一边哭一边在跑步机上冲刺。
我问她:「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她说:「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变狠,就会一直是那个被踢出去的人。」
这句话砸得我心口一沉。
你以为世界是讲道理的,其实它讲的是秩序和权力。
你可以不进商界,但你不能不懂狼性。
你可以不入佛门,但你不能放纵欲望。
你以为自己在中间,其实你只是没有选择。
大多数人以为,自己选择了平衡,
其实只是躲在模糊地带,苟且地活着,优雅地逃避。
但世界不会奖励逃避者。
商界淘汰你,不需要你犯错,只要你慢;
佛门拒绝你,不需要你作恶,只要你放不下。
所以
你准备好面对自己的软弱了吗?
准备好去承认, 自己并没有「既不世俗又有智慧」,只是还不够强,还不够干净。
只有当你承认这一点,才有重新构建的可能。
我们不该再做那种「在庙门口徘徊,在商场边缘观望」的人。
狼性与六根,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一体两面。
在商业世界,真正狠的人,也是最稳重、最自律、最敬畏因果的;
在精神世界,真正净的人,也从不逃避现实,不逃避战斗。
你真正缺的不是「选择」,而是敢于承担一个极致身份的勇气。
不是每个人都要修成佛,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做资本家。
但你至少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能够承认自己狠,也能驯服自己欲望的人。
一个,愿意往深处走的灵魂。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清晨
手机响了一夜,窗帘外透进微光, 你坐在床边,不知道该打开电脑处理邮件, 还是干脆请假逃进山里。
那一刻,你明明什么也没做错, 却有种深深的无力。
因为你知道:你不是这个时代的赢家,你也不是那个能「跳出三界」的人。
你只是被困在这两个世界的门口, 进不得,退不成。
但也许从今天起,可以不一样。
你可以,先做一次真正的选择。
先承认一次自己的混乱和脆弱, 然后往更深处走。
往自己内心走。
我们这一代人,欠的不是成功, 欠的是一次真正的破局。
来源:城南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