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4+4”事件,不再需要复述太多。“4+4”成员的履历、背景、行为、争议早已在公共视野中反复被浏览。但真正让人情绪炸裂的,不是他们的学历、家庭,也并非违规操作,而是这些人的显现,让普通人最后的信仰崩塌了。协和,不只是协和。
它象征的是“技术理性下的公平幻觉”,是人们在广袤社会不平等中,为自己留的一线缝隙——
你考不上985没关系,临床八年可以补;你没资源没背景没关系没推优,那也没关系,只要你熬,熬过那些年不分昼夜的轮转实习、熬过把家人都搬去城市边缘的小租屋、熬过一次次考试和拒绝、你总归会有希望站上台前。
现在,连这里都开始掺沙子,这不是对个别人的失望,是对整个系统理想的幻灭。不是幻灭于特权,而是幻灭于特权居然连手术台也要进驻。
一、“伪公平”的幻觉,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社会学家曼海姆(Karl Mannheim)提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中存在一种有意制造的集体意识形态,它的功能不是告诉你真相,而是让你维持信念。
“努力就有出路”,正是这种意识形态最典型的形式之一。
这并非谎言——更可怕的是,它在多数情境中是真的。正是这种“局部可达性”的现实,掩盖了整体路径的不对称。
它的核心不是保证公平,而是制造希望的幻觉。这个幻觉必须成立,否则你就无法让绝大多数普通人继续在“被动结构”中自愿燃烧。
但协和事件让大家第一次看清楚了:真正拥有上升路径的人,其实早就站在顶楼。
甚至董小姐并不在真正的顶楼,真正掌握资源、话语权、权力配置能力的人——我们是看不见的。
所以,董小姐的问题,是在于“不够隐形”,她只是我们在现实里能看见的“局部样本”。
二、他们不怕你努力,他们怕你看清
真正让权力不安的,不是底层的努力,而是底层的“觉醒”。这正是为什么,特权阶层从不怕你奋斗,怕的是你开始提问。
他们怕你问:为什么他们可以不排队,而你要等三年名额?为什么他们的论文不用匹配研究背景,而你一个错别字都可能影响评审?为什么他们可以跳过规培、规章、资格认证,而你连一个临床实习都要被反复审核?
当这些问题被问出口,真正被挑战的不是某个人的特权,而是整个精英系统的合法性。
他们不怕你辛苦,不怕你苦读,不怕你熬夜上手术台——他们怕你意识到:这场游戏,从一开始,就不是公平对决。
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叙事权”——谁有资格定义成功,谁必须自证清白。他们的特权,只要足够隐形,就能被解释为“天赋”;而你的一切成功,则必须用苦难来“清洗”。
所以底层人拼的是努力,塔尖人拼的是演技。而最顶尖的那一层?他们什么都不需要拼,他们练的是“消失术”。
三、信仰崩塌的代价:我们开始不再相信任何事
如果连协和都不能相信,普通人还能相信什么?尤其是,我们能相信的,从来不多。
普通人看病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网上挂号抢不到、黄牛加价千元、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排队排到凌晨、专家号被“空降”、慢性病还没说完就被催下台……这一切,都是在拼命挤进一个稀缺的系统资源。
可怕的是:我们已经接受了看病如打仗,接受了命悬一线时还要斗智斗勇;但我们不能接受,自己好不容易“闯关成功”见到的医生,是一个连基础都没掌握的关系户。
这是道德问题吗?当然也是。但这更是一个赤裸裸的生死议题。
这才是普通人最无处投递的恐惧——制度性的不公可以容忍很多事情,但不能容忍的是:一个靠伪装上位的人,站在了性命攸关的位置上。
四、我们醒了,但不代表我们服了
协和事件不是结束,它是一个起点——一次集体幻觉的终结仪式。
在这个仪式上,精英的面具滑落,技术的圣殿崩塌,而我们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一路仰望的那座塔,可能本来就是空心的。
所以,请不要再说“努力就能成功”这种话了。
我们不是不愿意拼搏,而是不愿再被当作舞台上的背景板。
我们醒了,但不代表我们服了。
我们冷静了,但不代表我们忘了。
我们不再跪在结构面前乞求缝隙,而是学会了正视那些本不该存在的裂缝。
信仰已经崩塌,但正是在废墟中,我们终于开始学会追问常识,珍视真相。
来源:公孙大娘Ying
本文初摘录于:2025-05-0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5-0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教育公平这条底线,谁碰谁就得付出代价前两天的文章不知道哪里写的超纲了,发布之后不到一小时就被删了....但还是想简单聊几句。首先一点,董女士事件真正刺痛大众的,是她从... 2025-05-05
-
董袭莹“博士速成”,屠呦呦“院士难封”,学术界“劣币驱逐良币”几时休?
董袭莹“博士速成”,屠呦呦“院士难封”,学术界“劣币驱逐良币”几时休?一边,是“博士速成”的董袭莹女士。一边,是“院士难封”的屠呦呦奶奶。两个人都去过大洋彼岸的美... 2025-05-05 - 协和“4+4”事件,不再需要复述太多。“4+4”成员的履历、背景、行为、争议早已在公共视野中反复被浏览。但真正让人情绪炸裂的,不是他们的学历、家庭,也并非违规操作,而是... 2025-05-05
- 现在⾃媒体都说董⼩姐出⽣于京城婆罗⻔或权贵家庭,此说不实,还是不太了解京城阶层分布。其实董⼩姐家庭在北京不过是“类中产”,她的丝滑⼈⽣,不是靠特权,而是靠一种特殊... 2025-05-05
- 尽管离开芦淞市场的批发零售行业已有几年,但我依然习惯三天两头去市场转转看看,在这块地方有我割舍不断的情感,毕竟在此有过我的激情满怀,留下过我的奋斗岁月足迹。中国城...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