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来三百年无人敢犯中原,他说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繁体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中国浩浩荡荡的5000年历史当中,西汉的存在尤为耀眼。统治者励精图治,为官者忠心耿耿,武将于战场之上,抛洒热血,奋勇直追敌寇,给西汉百姓留下了一个和平而又安稳的生活。众所周知,西汉时期有无数名将,唯有一人的传奇佳话无人能复制。

此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来三百年无人敢犯中原,他说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此人一生当中只打了一场仗,但却换来了中原三百年无人敢犯的优秀佳话,他留下的一句名言,更是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灵魂向往,此人便是陈汤。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呢?他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了流传千古的豪言壮志?

一、几经辗转少年时,满腹才华却坎坷

历史上有关于陈汤的文字少之又少,史记中更是寥寥数字便写完了陈汤的一生。诚然,与其他英雄豪杰相比,陈汤的家境过于贫穷,甚至一日三餐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好在陈汤自小就喜欢读书,小小年纪便满腹经纶,语言表达顺畅,撰写的书信更是令人称赞。在长大成人之后,陈汤的家人便萌生了让儿子外出做官的念头。但奈何家境贫穷,是一丝一毫的盘缠都拿不出手的。

此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来三百年无人敢犯中原,他说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陈汤的父亲为了给儿子圆梦,不惜向当地的地主贷款借钱,然而可惜的是,当地负责推荐官员的孝廉却认为陈汤此人并不适合入朝为官。要知道在汉朝时期,是没有科举考试制度的,如果寒门子弟想要入朝为官,孝廉的推荐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孝廉的这一票否决权,直接断送了陈汤的为官之路。

或许与其他人相比,陈汤的草根身份使得他没有任何政治资源可以依靠,不过好在陈汤此人并没有认命。他在和父母商议之后,决定孤身一人来到汉朝的政治中心长安。那时的陈汤还天真的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如若自己来到了长安,那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此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来三百年无人敢犯中原,他说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天无绝人之路,而是金子也总会发光,没过多久,陈汤便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学识以及过人的胆量,获得了太官献食丞的官位,而陈汤整日的工作就是负责为御膳房采购粮食以及蔬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个官位在整个官僚体系当中无足轻重,甚至还有可能会成为上位者的背锅侠。不过正是因为这一职位的特殊性,也使得陈汤获取了很多好处。

渐渐地,陈汤与朝中的诸多达官显贵有了接触,其中一个人便改变了陈汤的命运,他就是富平侯张勃。两人几番交谈,张勃非常欣赏陈汤,于是在他的推荐之下,陈汤正式开启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为官之路。就在陈汤以为自己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之时,一个噩耗却随之传了过来,陈汤的父亲去世了。

二、为父守孝误前程,建功立业去边疆

在中国古代,在朝为官者的父母如若去世,此人需要回家为父母守丧三年。然而三年过去之后,朝廷之上早已大变模样,而此人也早就失去了在朝中的立足之地。陈汤在得知父亲去世之后,心灰意冷,更是每日挣扎于梦中,不知如何是好。陈汤自然知晓这样的机会对于他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如若三年过去之后,恐怕自己再无翻身的机会了。几经思虑之下,陈汤做了一件傻事,他要隐瞒父亲去世的事实,抓住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此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来三百年无人敢犯中原,他说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然而在最后,负责人却发现了陈汤父亲去世的消息,除此之外,陈汤家中早些年频繁借钱的事情也被查了出来。如此一来,陈汤因为家庭出身不够格,再加上不孝顺父母等诸多罪名,彻底失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而陈汤本人也被送到了监狱当中。在狱中的匆匆时光,让陈汤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突然发觉想要建功立业,未必要在朝堂之上,或许遥远的边疆也可以成为他圆梦的摇篮。于是在出狱之后,陈汤便成为了西域都护府副校尉。这个官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并不算是一个美差,甚至是人人抵触的一件差事。

众所周知,汉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乃是汉武帝统治时期,西域更是在卫青、霍去病等一众名将的治理之下井井有条,然而自从两人去世之后,汉朝的武将却个个不出彩,如此一来,西域这片土地便成为了汉朝的最大隐患。统治者此举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是要任用陈汤,但实则是甩给他了一个烂摊子。只不过陈汤也并非是无勇无谋之辈,他在来到西域之后,经过短短几天的谋划,就已经控制了当地的叛乱。

此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来三百年无人敢犯中原,他说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三、一生一战成美名,豪言壮志流千古

当时陈汤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说,盘踞在西域地区的两大部落,自古以来便是欺软怕硬之辈。汉朝如若想要在西域地区获得一席之地,就一定要破坏两个部落之间的联盟。驻扎在西域地区的汉朝军队可以采用屯兵布阵的方式,通过多次发动战争,消磨两大部落的锐气,当他们彻底怀疑自己的时候,也就是汉朝立足之际。领头上司听完陈汤的意见之后表示赞同,想要将这一方案上报朝廷,在获得首肯之后再继续行动。

然而陈汤认为,朝中顽固势力早已根深蒂固,此番举动属实冒险,如若上报恐怕寸步难行。两人因为不同的观点产生了矛盾,计划也一推再推。不过没过多久,领头上司大病一场,陈汤便借着这个契机假传圣旨,直接行动。果不其然,在陈汤的指挥之下,汉朝军队大获全胜,将两大部落打的节节被退。

此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来三百年无人敢犯中原,他说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陈汤知晓自己假传圣旨已经犯了死罪,为求自保,他便说出了千古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陈汤的言辞当中,他将汉朝的皇帝形容成一个一代明君,统治者听到这番称赞喜不自胜,再加上陈汤确实帮自己出了多年来压在心中的恶气,直接将陈汤封为关内侯。

据史书记载这番征战之后,古代中国边境平静了300余年,就算是匈奴生出了念头,也不敢行动。直至西晋时期,中国发生内乱,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才重新进攻中原。而时至今日,陈汤说出的那句千古名言,更是令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突厥人如何从一个小部族统一蒙古高原,再扩张到西亚里海地区的

    突厥人如何从一个小部族统一蒙古高原,再扩张到西亚里海地区的

    假如我们以世界影响力为标准,给过去统治过蒙古高原的游牧大民族弄一个排名的话,笔者认为突厥能排第三,那就没谁能称第二了(第一毫无疑问是蒙古)。因为它是历史上唯二的,...
  • 南亚之印度不是文明古国

    关于南亚印度是文明古国的说法是个谎言,需要正本清源。印度自身没有历史这话是马克思说的。这话非常深刻!印度没有古代史,首先是因为这个地方古代根本就没有文字。世界上不...
  • 人大代表“免捕权”制度的历史演进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第14期 文/ 阚珂了解人大历史的人知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历史上举行过四次秘密会议。这里, 我先讲一个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一项秘密会议议程的故...
  • 杀人犯被当成人民英雄编入教科书,18年后真相大白,被判无期徒刑

    杀人犯被当成人民英雄编入教科书,18年后真相大白,被判无期徒刑

    相信大家在小学课本中会看到过很多英雄的英勇事迹,从而萌生出一股敬意,在这些英雄当中却有一个是假冒的,他就是刘学保,他阻止了一场爆炸案,被当成了英雄。直到18年后才揭...
  • 《贞观政要》中的居安思危意识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贞观政要》是关于贞观时期政治的摘要记录,编著者为唐玄宗时的著名史官吴兢。吴兢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唐太宗时“贞观之治...
  • 梁漱溟受毛泽东严厉批评的历史公案真相

    梁漱溟受毛泽东严厉批评的历史公案真相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一位名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50年1月,他接受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邀请来到北京,成为全国政协的一名委员。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
  • 五代十国很混乱么?其实历史很简单

    五代十国很混乱么?其实历史很简单

    众所周知,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在全国各地设立的藩镇势力时有反叛发生,只因为各藩镇的最高长官——节度使们拥有“军事专杀,行则建节...
  • 罗富强:涠洲岛上藏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

    罗富强:涠洲岛上藏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

    涠洲岛上藏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或许我这样说,各位一定心存狐疑。那就不妨看下去,最后一定可以看到答案。我先来介绍一下涠洲岛。涠洲岛是广西最大的海岛,位于北部湾...
  • 徐迟跳楼之谜

    1978年1月,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经发表,便不胫而走,引起轰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而此时的徐迟,正在云南西双版纳采访植物学家蔡希陶,对此一无...
  • 世界的深层统治者——贝莱德

    世界的深层统治者——贝莱德

    扒一扒贝莱德这个全球最大的犹太金融资本黑手一、它的股东是谁?(谁控制它)二、它是谁的股东?(它控制谁)4月12日,贝莱德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管理的资产...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