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说说亚辛这个人
繁体01—
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些身残志坚的人,他们最终都会成为这个民族精神天幕上闪耀的星辰,鼓舞着后来的人,也为他们指引着方向。
对于很多巴勒斯坦人来说,创立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并成为其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就是这样的人。
亚辛生活在加沙,也主要在加沙从事政治、宗教与扶贫济困活动,但他不是加沙人。
1936年,亚辛出生在一个名叫阿尔约勒的阿拉伯小渔村,现在这里属于以色列南部的海滨城市阿什克隆。
1948年,亚辛的故乡被以色列军队摧毁,全家逃难到了加沙,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就在这一年,12岁的亚辛在一次户外活动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断裂,虽然挽回了性命,但四肢瘫痪,只能靠轮椅活动。
重度残疾的亚辛聪颖、勤奋,凭借顽强意志,借亲友诵读自学,于22岁考入埃及开罗的爱资哈尔大学。
学习期间,亚辛逐渐形成了他一整套的思想体系,认为只有伊斯兰教才能拯救巴勒斯坦。
1973年,亚辛返回加沙,由于他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并通过建学校、开诊所、发免费早餐等方式帮助穷人,很快获得巨大声望,被尊称为“谢赫”(“谢赫”一词源自阿拉伯语“Shaykh”,意为“长者”、“尊敬的人”)
1984年,亚辛因“莫须有”的罪名被以色列占领当局逮捕,并被判处13年徒刑,1985年,依照交换战俘协议被提前释放。
出狱后,亚辛开始筹建“伊斯兰抵抗运动”即哈马斯,并成为该组织精神领袖。
这里略谈几句哈马斯。
虽然作为一个以宗教信仰为基本凝聚力的政治/军事组织,哈马斯声称其最终目标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实施沙里亚法的国家,但现阶段主要目标,则是结束以色列的占领,使巴勒斯坦获得自由。
有人把哈马斯与ISIS(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混为一谈,但三者有很大不同。
ISIS试图建立一个横跨中东的“哈里发国”,具有明显的跨国性;“基地”组织的目标则是袭击美国等西方国家,致力于建立伊斯兰教法政权。与二者相比,哈马斯更加世俗化,更接近一个巴勒斯坦的民族主义组织。
ISIS经常采取极端暴力手段,不仅针对西方国家和以色列,还针对中东地区的平民、其他宗教群体和穆斯林内部的异见者,手段极其残忍。“基地”组织则主要通过针对西方国家的大规模恐怖袭击来达到其政治目的,如“9·11”事件等。
哈马斯则主要针对以色列,从不攻击非以色列目标。
有人说中国已经把哈马斯定性为恐怖组织,这是造谣。
中国从未把哈马斯定性为恐怖组织,而是将其作为巴勒斯坦政治进程中的一个合法组织来看待。
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社会有广泛的民意基础。2005年3月,哈马斯首次宣布参加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2006年1月,哈马斯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法塔赫,赢得选举并组建政府,取得了巴勒斯坦国的执政地位。
2007年6月,哈马斯与法塔赫爆发冲突,哈马斯夺取了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阿巴斯宣布解散民族联合政府,巴以地区形成了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的分裂局面,直到今天。
02—
1989年,亚辛被以色列指控犯有“创建哈马斯运动、煽动暴力、杀人”等10条罪名,再次入狱,1991年10月被判处终身监禁。
1997年9月,约旦警方抓获两名以色列摩萨德特工,提出以特工换取亚辛出狱,亚辛于10月1日获释。
两度入狱的亚辛,在监狱里备受虐待,接近双目失明。
作为一位渊博的学者,亚辛留下了很多“金句”——
“巴勒斯坦人民不怕死亡。我们不怕敌人。”
“抵抗是我们的权利。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的斗争不仅仅是为了土地;更是为了我们的尊严。”
“我们不会接受任何少于自由的东西。”
“以尊严的方式生活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不会沉默。”
“对正义的信仰激励着我们的斗争。”
“我们的信仰是不可动摇的。它指引着我们。”
作为以色列的老对手,亚辛多次谈到以色列、犹太人等话题。
亚辛认为,巴勒斯坦人针对的不是犹太人这个族群,而是犹太人中那些夺走他们家园和土地的人。
他说:“我们不会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而恨犹太人,我们也不是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而打犹太人。我们是在与侵犯我们的权利、占领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房屋的人战斗,与杀害我们的人战斗。我们需要公正。我们不是侵略者,我们不压迫别人”。
说这些话的时候,亚辛是不是想到了他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
2004年3月22日拂晓,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在加沙清真寺外遭以军直升机三枚导弹伏击,当即身亡,头颅被炸飞到几十米之外!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