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政治生态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微妙变化。注意这里的中心词是微妙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微妙的,却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叙事逻辑,所以说是根本性的微妙变化。乌克兰居然在切尔卡瑟州切列平村的中心广场为曾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苏联飞行员格里戈里·库利申科立起了铜像,并揭幕了纪念碑。铜像旁,一块红色大理石碑上以中、乌、英三种文字镌刻着库利申科的名字及“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等称号。

两场战争,一个打垮了欧洲,一个将打垮美国

乌克兰重新立起的库利申科铜像

雕像建造资金由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提供,切尔卡瑟州地方领导人出席了揭幕仪式。

库利申科是谁?

库利申科是苏联空军轰炸机中队指挥官,布尔什维克战士,此次为其竖立铜像的地方是他的家乡。1939年,库利申科担任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受苏联政府派遣,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1939年10月14日,库里申科率领援华航空志愿队轰炸机大队,从成都太平寺机场起飞,长途突袭日军汉口机场。尽管途中遭到日军军机拦截以及防空火力的攻击,但最终到达汉口,摧毁数十架日军战机。在返航途中,库里申科遭到日军重点拦截伏击,胸部和左肩中弹,所驾轰炸机一侧发动机也被击中。为保护战机和地面民众,库里申科放弃了跳伞,选择在万县陈家坝的长江江面迫降。迫降成功,机上两名战友脱险,游上了江岸,而身负重伤的库里申科却被江水卷走,壮烈牺牲,时年36岁。

两场战争,一个打垮了欧洲,一个将打垮美国

中国万州的库利申科纪念碑

今天,在中国重庆万州,当年中华民国政府为这位苏联飞行员修建的纪念碑仍在,整体环境非常漂亮。

多年来,乌克兰一直在到处砸毁苏联时期的雕像,如今却同意重新竖立库利申科的铜像,其政治含义显然不同寻常。库利申科的英雄事迹关系中、俄、乌、日四方,苏联的共产主义战士,家乡在今天的乌克兰,援助中国抗日,为这样一个人立像而非砸像,这对战争中的乌克兰尤其是他们中的新纳粹势力而言,简直不可想象。然而,这事真就发生了。

我在前面分析过美国的战略收缩和欧洲打造所谓北约“东方哨兵”的真相,美国要收缩,欧洲也不得不从困守转向退守,放弃乌克兰,退守波兰已成事实。被美国抛弃,再被欧洲抛弃,乌克兰何去何从,每一个乌克兰人都不得不重新思考。

泽连斯基这几天也态度大变,首次提出“无条件”和谈。在接受天空新闻采访时,泽连斯基公开表示“我已准备好与普京无条件会面,无论是只有我们,或是加上美国总统。” 可普京的回应却出人意料,直接拒绝了。对俄罗斯来说,这是首次公开拒绝和谈。过去一直是俄罗斯方面敞开和谈大门,乌克兰却一再拒绝或破坏和谈进程(如伪造布卡事件),如今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这种微妙的变化,似乎预示着乌克兰面对美国的退却,欧洲的无能,很可能选择投降,并最终重回俄罗斯怀抱。

在中东,超过20亿人口的57个国家领导人齐聚卡塔尔,召开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紧急峰会,声援卡塔尔。阿盟和穆斯林组织开会并不稀奇,专门针对以色列开会也不稀奇,稀奇的是这次会议提出的三项主张:一是57国联合声明要求联合国开除以色列,二是57国要建立联合防御体系,三是他们的联合防御体系将通过中式装备来实现。

此次57国会议由刚刚被以色列轰炸过的卡塔尔主持,以中式装备实现联合防御也是卡塔尔的提议。这就很有意思了,在美国保护下的卡塔尔要建立中式防御体系对抗保护他的美国防御体系,这戏码有点火爆。

在此之前,埃及已宣布停止与以色列的所有安全合作,不再向以色列解释自己的任何军事行动,包括在西奈半岛地区。埃及还向哈马斯领导人发出正式邀请,接受他们驻扎在开罗,并保证全面保护哈马斯领导人免遭以色列的攻击。

不知道埃及是否因为部署了中式红旗系列防御系统和歼10系列战机,突然就变得如此大胆和勇敢,居然敢接受哈马斯领导人并保证其安全,这对5次中东战争之后的中东而言,也算是捅破天的大事。

沙特和科威特也正式宣布禁止所有以色列护照持有者入境,并威胁逮捕他们。

沙特已经拥有部分中式装备,刚刚又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共同战略防御协议,协议约定两国中的任何一方遭受攻击,另一方将无条件参与共同战斗。巴基斯坦是真正具有中式装备体系的国家,这显然比57国的联合防御来得更快更直接,意味着中式装备体系已经名正言顺地进入到了沙特和中东。

中东能否团结起来,能否真能打造基于中式装备的联合防御体系,姑且不论,但中东被打痛了是真的,要对中式装备买买买也肯定是真的。武器交易本身也许不算大事,但其意义重大,至少意味着中东对美式装备的迷信,对美国保护的迷信,都开始瓦解了。

以色列的夜壶总理接待美国务卿讲话时也明确提到了中国,说卡塔尔和西方一些国家正在对以色列进行“信息围攻”,中国也在帮助卡塔尔这么做。这看起来像是很在乎卡塔尔召集的57国峰会,把中国也扯进去,或许与57国的三项声明有关。至少,以色列意识到了中东未来的战场上,将不再只有美式武器的横行霸道,也知道自己不敢轻易触碰有中式装备的埃及和沙特的底层逻辑将很快成为中东的普适逻辑。

乌克兰和中东,两个战场的形势都在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固然取决于战争双方的实力较量,但双方背后显然存在隐含的力量角力。印巴战争的6:0战绩,中国9.3阅兵,应该都是促使这些微妙变化的根本性力量在发生作用。

如果说俄乌战争已经打垮了欧洲,那么巴以战争则很可能打垮美国。打造57国联合防御系统,似乎是要搞“中东版北约”。如果“中东版北约”真的以中式装备出现,这无疑意味着美国和以色列将在中东陷入重重包围。一旦中东开战,将不再是俄美之间的较量,而是中美之间的较量。美国为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冲突,最终选择了从乌克兰战争中逃离,如今却摆脱不了以色列的绑架,这似乎意味着难逃一劫的必然命运。

来源:肖仲华开讲

特别提示:如阁下阅有所得即是缘分。若您不吝分享转发,便是为本站发展添薪续火,既照亮他人路途,亦点亮自身福田!感谢雅鉴。

本文初摘录于:2025-09-2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