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的风,终于吹到了阴曹地府。

曾经,一块0.6平方的墓地,单价比汤臣一品还贵一倍,昆明陵园甚至还想推出“墓地按揭贷”,最高能贷20万。

家属还完房贷还墓地贷,分期也要让死者住上豪华阴宅。

但现在,高价墓地,彻底滞销了。

“殡葬茅台”福寿园交出了上市以来的首份亏损报告,同样做高端用户生意的万桐园也由盈转亏。

一块风水宝穴从12万腰斩到6.3万都卖不出去。

家属宁愿把骨灰洒向大海,也不看高价墓穴一眼。

为什么最能抵御周期的暴利生意,殡葬业也不好干了?

因为殡葬业不被死者数量决定,而是由活人的钱包决定。

这其实是一门观念生意。

钻石克拉检验爱的有多深,墓地价格就检验孝心有多大。

大家明面上不攀比,背地都会议论谁家葬礼更风光、墓地更气派、子女更有孝心。

一场白事里,寿衣要穿5000块的,骨灰盒要买十几万,棺木就算不选5万的金丝楠木,也要挑个5000的杨木或者杉木。

更不用说连办三天的葬礼酒席、烧骨灰要烧头炉这种上下打点的小钱。

一系列流程下来,天地银行都要连夜印钞。

拿捏了大孝子的心态,福寿园、万桐园们的高价墓地才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加上中国人也不好意思在生死大事上讨价还价,福寿园拥有了绝对的议价权,墓穴均价涨到2024年的12.2万元,比一线房价还狠。

买个房最起码还有70年产权,一个小墓地就20年产权,到期不续就真挖人祖坟了

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钱包空了观念就变了,钻石变成智商税,死后住不住大房子也无所谓了

生前掏空六个钱包买房,死后还得拖垮下一代买墓,这样的地狱模式就此打破。

不是不想体面,是父母不忍心再添负担,子女也实在凑不出更多。

今天中国人再谈“生老病死”,财富分配权都是,先紧着下一代,再照看这一代,最后再想着上一代。

就像电影《人生大事》里说的,人生除死无大事,但现实生活里排在死亡前面的,还有无数件事。

孩子的学费、伙食费、房贷、车贷,哪个不得花钱。

官方也看出了老百姓的有心无力,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

多地出台墓地限价政策,上海推行墓穴小型化。

阳间不让炫富,阴间同理。

所以,高价墓地的泡沫破得无声无息,越来越多人选择经济实惠的海葬、草坪葬、花坛葬。

领先一步的日本人甚至有“气球葬礼”,骨灰装进气球,在50千米的空中爆炸。

灵魂一步到位到天堂,全套费用也才1.2万元。

再不济也能“拼好墓”,一块墓地拼35个骨灰盒,人均价格一万出头。

还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死法。

而这代人也比谁都通透,死后尽孝,不如生前厚爱。

真情实感,“拼好墓”前也哭得心安,虚情假意,12万的风水宝穴也难抵心寒。

来源 :智谷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