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从木材贩子到百亿黑社会富豪
繁体第一章 盘根错节的人际网络
2000年前后,在四川广汉,刘汉的名字曾是一种复杂的存在。他的人际网络如同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根系深扎在黑恶势力的土壤中,枝叶却伸向权力的天空。这张精心编织的大网,一端连着血雨腥风的江湖,一端系着光鲜亮丽的官场,而亲属关系则是这张网中最坚韧的纽带。
刘维,刘汉的弟弟,是这张网络中最关键的环节。
作为广汉乙源实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刘维常年操控当地赌博游戏机、高利贷、建筑砂石等暴利行业,手下豢养着一批亡命之徒。兄弟二人分工明确:刘汉以“合法企业家”身份抛头露面,搭建政商关系;刘维则用暴力手段扫清商业障碍,甚至解决“私人恩怨”。在广汉当地,“汉哥”与“勇哥(刘维)”的名字如同通行证,无人敢轻易招惹。
兄弟二人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刘汉以成功企业家的形象周旋于政商两界,刘维则用最直接的方式清除商业道路上的障碍。
第二章 野蛮生长的发家史:
从木材贩子到百亿富豪
1965年,刘汉出生在四川广汉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退伍后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1983年,刘汉高考落榜,进入当地一家化工厂当工人。每天重复的机械劳动让他深感厌倦,每个月几十元的工资更让他看不到未来。
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刘汉毅然辞职下海。他看中了木材运输生意,向亲戚借了几千元作为启动资金。但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次经商就以惨败告终。回忆起那段日子,刘汉后来曾说:"那时候我睡在卡车上,一天只吃一顿饭,但还是把本钱都赔光了。"
后来刘汉去四姑娘山倒卖木材,因道路结冰,木材价格是平时的两倍,他借此赚取了第一桶金 。90年代中期,刘汉进军期货市场,
当时期货市场刚刚兴起,刘汉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带着仅剩的积蓄来到成都,在红庙子期货市场租了一个小小的交易席位。最初,他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市场中摸索,交了不少学费。但很快,这个聪明的年轻人就摸清了门道。他发现,在这个新兴市场里,胆量比知识更重要。
这段经历让他摸清了资本市场的灰色规则,也养成了不计后果的操盘风格。
1994年到1997年,是刘汉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关键时期。他在大豆、钢材等期货品种上大胆下注,最疯狂的时候,一天的交易额就超过千万。当时期货市场规则不完善,刘汉利用这个漏洞,通过注册多家关联公司进行对敲交易,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一位曾经的交易员回忆:"刘汉下单时眼睛都不眨,那种气势就能吓退很多对手。"
真正让刘汉名声大噪的,是1996年与袁宝璟的那场高粱期货大战。当时袁宝璟将高粱价格从1300元/吨炒到2000元/吨,导致四川当地的酿酒企业苦不堪言。在行业协会的求助下,刘汉携巨资入场。他准确判断出政府即将出手平抑物价的政策风向,果断做空。结果正如他所料,高粱价格暴跌,袁宝璟损失惨重,而刘汉则赚得盆满钵满。
2000年,刘汉成立了汉龙集团,注册资本9998万元。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刚好低于需要更严格监管的一亿元门槛。此后,他开始了疯狂的多元化扩张。
2001年春天,一个特殊的机缘让刘汉的人际网络实现了质的飞跃。那时,周滨从美国回国“创业”,在四川物色投资项目时,经时任阿坝州委领导牵线与刘汉相识。彼时周滨的父亲周永康刚由四川省委书记调任公安部部长,刘汉深谙其中利害,当即主动示好。
当得知周滨此前看中的九顶山旅游项目因开发难度大准备放弃时,刘汉毫不犹豫地以近2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这个仅价值几百万元的项目,凭空为周滨创造了巨额利润。更值得玩味的是,周永康曾亲自致电刘汉,明确要求“照顾好周滨”。此后,二人在阿坝州毛儿盖河流域水电站开发项目中进一步深度绑定,刘汉甚至特意请周滨出面代为持有项目股份,这种精妙的安排让双方的利益绑定得更加紧密。
而周滨帮助刘汉干的其中一件大事儿是将刘汉的竞争对手袁宝璟“灭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当其他企业都在收缩战线,刘汉却反其道而行,大举收购海外矿业资产。最著名的是收购澳大利亚桑德斯资源公司,这笔交易让他获得了非洲喀麦隆的大型铁矿开采权。到2013年案发前,汉龙集团总资产超过400亿元,控股5家上市公司,刘汉个人身家高达160亿元。
第三章 恩怨:高粱期货大战
袁宝璟是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他1966年出生于辽宁贫困家庭,1989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先在银行任职,1992年辞职后用20万元投资“黑小麦”项目赚得200万,
袁宝璟1989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1992年注册北京建昊实业发展公司,启动资金20万元。他先是通过搞“黑小麦”项目项目挣了200万,然后进入股票市场,1994年通过高杠杆运作在股市一口气吞下60多家企业,资产达37亿元,成为当时东北最有名的富豪之一。被誉为“北京李嘉诚”。
1995年2月23日下午4点22分,上海证券交易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了一场中国金融史上最疯狂的跳水。在短短8分钟里,超过1000万口天量空单被抛出,价格从151.98元直线暴跌至147.40元。
当晚11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紧急公告像一颗迟来的子弹,击穿了所有狂欢者的心脏: “经查,今日16时22分13秒之后‘327’品种的所有交易存在严重违规,此部分交易均视为无效。当日收盘价调整为151.30元进行结算。”
交易所的裁定,是基于万国证券明显存在透支和违规抛售的行为,其抛售量远超保证金所能覆盖的范围,属于市场操纵。
此事件被成为中国期货市场的黑色8分钟,又称327事件。
此次事件中,袁宝璟,刘汉均有参与,并且获利颇丰。
1996年,袁宝璟进入上海证券市场,参与企业股份制改造,还通过买卖“壳”资源,被称为“中国股票第一庄”。
袁宝璟的兄弟袁宝琦、袁宝森等也参与到其商业活动中。
同年秋,这位被称为"北京李嘉诚"的资本大鳄,携巨资杀入四川高粱期货市场,将价格从1300元/吨一路炒至2000元/吨,当地商户因成本飙升濒临破产,纷纷求助在期货市场已小有名气的刘汉。接到求助后,刘汉从海南携巨资返回四川,与袁宝璟展开正面交锋。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锦江宾馆的咖啡厅。袁宝璟的开场白很直接:"刘总,这场行情我准备了很久,你退出,我给你5000万。"但遭到断然拒绝。刘汉直言不讳地警告:“你把价格炒得太高,违背大势必输;若不退出,我就组织人找政府反映,要求平抑物价。”谈话不欢而散。
随后发生的事情印证了刘汉的判断。
最终,在市场力量与政策预期的双重作用下,高粱价格暴跌,袁宝璟被迫平仓离场,损失高达9000万元;而刘汉则顺势获利2000万元。
这位从未失手过的资本大佬,把这次失败完全归咎于刘汉。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袁宝璟离开四川时脸色铁青,临走前撂下一句话:"这事儿没完。"
于是,袁宝璟找到前刑警队长汪兴,开出16万元的价码,委托其雇人除掉刘汉。
辽阳“黑老大”杨忠学随即指使手下李海洋接手此脏活。
1997年2月1日晚上9点多,广汉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门口,刘汉刚刚参加完一个应酬。当他坐进奔驰车准备离开时,一个黑影从路边冲出。"砰!砰!"两声枪响划破夜空。第一颗子弹擦着刘汉的耳边飞过,第二颗打在了车门上。司机反应极快,一脚油门冲了出去。后来勘查现场发现,杀手使用的是制式手枪,专业程度令人咋舌。
这场失败的刺杀很快演变成更大的悲剧。汪兴因刺杀未果未获重用,仅被安排到怀柔一家药厂任副厂长,心怀不满的他开始搜集袁宝璟及其建昊集团的黑料,从1998年到2001年持续进行电话威胁勒索。不堪其扰的袁宝璟决定“永绝后患”,2001年指使堂兄袁宝福、袁宝森持猎枪袭击汪兴,致其重伤却未致命。死里逃生的汪兴勒索变本加厉,2003年10月4日,袁氏兄弟再次埋伏在汪兴家楼下,用猎枪将其射杀。
警方从现场遗留的弹壳入手,顺藤摸瓜找到了袁氏兄弟。
2003年11月24日,袁宝璟被捕归案。2005年1月,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袁宝璟、袁宝琦、袁宝森死刑,另一个堂弟袁宝福被判死缓。庭审中,袁宝璟曾提出捐献495亿资产(含印尼油田)换取免死,但未获准许。
2006年3月17日,袁宝璟与袁宝琦、袁宝森被执行注射死刑,这场因商业纠纷引发的血腥仇杀,最终以双方核心人物全部殒命而告终。
按理说,买凶杀人,被杀的还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家伙,怎么会把兄弟三人都处死呢?因为刘汉与周滨交往密切,而周滨的父亲周永康当时已升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长,所以刘汉才可以公权私用,官报私仇。
第四章 巅峰时刻:
"隐形首富"的光环
2008年汶川地震后,刘汉高调捐款5000万元,这是他精心设计的形象工程的一部分。当时,他站在捐款仪式的聚光灯下,身后是"爱心企业家"的巨幅标语。镁光灯闪烁间,很少有人知道,这笔善款中的大部分,都来自那些见不得光的黑金。
此时的刘汉已经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在成都最豪华的写字楼里,汉龙集团占据了整整十层办公室。一位曾经拜访过他的商人描述:"刘汉的办公室大得惊人,墙上挂着他与各级领导的合影,书架上摆满了政治经济类书籍。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身后那幅'厚德载物'的书法作品。"
在商业领域,刘汉的势力无处不在。绵阳的一个房地产项目招标会上,当其他开发商听说刘汉有意参与时,纷纷主动退出。招标方负责人无奈地说:"我们明知道这样不符合程序,但没有人敢和他竞争。"在广汉,砂石价格完全由刘维说了算,建筑公司只能接受,否则就会遭到暴力威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成为刘汉资产飙升的“加速器”。当多数企业陷入困境时,他逆势出击国际矿业市场,低价收购多座海外矿山,随后凭借矿产价格反弹获利几十亿元。到2013年,汉龙集团已发展成横跨金融证券、能源电力、房地产、矿业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帝国,刘汉旗下拥有数十家子公司,掌控5家上市公司,总资产高达400亿元,刘汉个人以160亿元身家跻身中国富豪榜第32位,被福布斯杂志称为“潜在水底的真正富豪” 。
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还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作为连续三届的四川省政协常委,他经常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一些看似专业的提案。一位曾经共事过的政协委员回忆:"刘汉开会时总是坐在前排,认真记笔记,发言也很积极。不知道的人,真的会以为他是个负责任的企业家。"
在当地,他的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招标项目,只要报“汉哥”或“勇哥(刘维)”的名字,无人敢竞标 。他还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和弟弟刘维谋取了很多政治身份 ,成功将弟弟刘维包装成了"社会名流"。
2008年奥运会前夕,刘维意外当选为火炬手。在火炬传递当天,他举着火炬奔跑的画面出现在电视上,没有人想到,这个满面春风的"企业家",其实是当地最大的黑社会头目。
在广汉及周边地区,刘汉的话比许多官员更有分量,当地流传着“得罪刘汉,等于得罪阎王”的说法,足见其权势之盛。
刘汉的生活极尽奢华,但又保持刻意的低调。他在青城山下有一处占地数十亩的私人庄园,但很少邀请外人参观。车库里停放着十余辆豪车,但出行时通常只乘坐不起眼的奥迪A8。但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福布斯杂志称其为“潜在水底的真正富豪”,这一评价精准概括了他“高调做事、低调露富”的生存策略。
为了给黑恶生意披上合法外衣,刘汉通过行贿、帮助升迁、提供毒品等手段,对当地官员展开了精准"围猎"。德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刘学军就是他重点攻克的对象。起初,刘学军还保持着警惕,但在刘汉精心设计的糖衣炮弹下,这位曾经的打黑先锋逐渐沦陷。从收受第一笔贿赂开始,刘学军就再难回头。他不仅帮刘汉隐匿、销毁案卷材料,还在每次扫黑行动前通风报信。有一次,刘汉的手下犯下命案,刘学军亲自指挥销毁证据,让嫌疑人得以逍遥法外。
什邡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忠伟和公安局装备财务处处长吕斌,则成了刘维的"军火供应商"。在吕斌的运作下,警用枪支配件和子弹源源不断地流入刘维手中。这些本应用于维护治安的武器,反而成了黑恶势力的帮凶。一位办案警官后来回忆:"当时我们就奇怪,为什么每次抓捕刘维团伙时,他们的火力都比我们还猛。"
随后刘汉集团更加的无法无天,在公开的资料上,这个团伙至少已经背了9条人命,重伤过15人。
第五章 终局:黑恶帝国的崩塌与死刑落幕
2013年3月13日,首都机场贵宾室内,刘汉正在等待飞往香港的航班。他看上去气定神闲,手上把玩着一串价值不菲的佛珠。就在这时,几名便衣警察出现在他面前。"刘总,请跟我们走一趟。"为首者亮出证件。刘汉愣了一下,随即恢复镇定:"我可以打个电话吗?""对不起,现在不行。"
这场看似突然的抓捕,实际上是专案组精心策划已久的结果。早在半年前,刘维团伙的几名核心成员就相继落网。在强大的审讯攻势下,这个曾经铁板一块的黑恶组织开始土崩瓦解。一个参与审讯的警官后来透露:"最开始他们还想扛,但当证据一件件摆出来时,心理防线就崩溃了。"
2014年5月23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
法庭经审理查明,自1993年以来,刘汉、刘维等人组织、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在四川广汉、绵阳等地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一系列犯罪活动,致8人死亡、多人受伤。该组织还通过非法手段垄断多个行业,攫取巨额经济利益,同时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为其犯罪活动提供保护,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
法院最终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多项罪名,判处刘汉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案的刘维亦被判处死刑,其他3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刑罚。
当法官宣读"判处死刑"时,刘汉的脸色瞬间苍白。他下意识地抓住被告栏的栏杆,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听席上受害者家属中传来了压抑的哭泣声。这些受害者家属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其中一位老人的儿子因为不肯交出砂石生意,被刘维手下活活打死,至今已经过去整整十年。
刘汉不服,提出上诉。2014年8月7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汉案二审公开宣判。
这一次,刘汉换了一种策略。他推翻了之前的大部分供述,声称自己对企业内部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并不知情。在最后陈述时,他声泪俱下地说:"我白手起家,为地方经济做出过贡献,希望法院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在铁证面前,这些辩解显得苍白无力。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5年2月9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刘汉被执行死刑。
据在场人员回忆,临刑前他表现得异常平静,只是反复念叨着:"早知道有今天......"这句话没有说完,但其中蕴含的悔恨与醒悟,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第六章:周永康集团的结局
2014年7月29日,中央决定对周永康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在此之前,他的许多亲信就已经先期落马。
有网友评论说,查处“周永康”案,采用的是 “自下而上”、“自外而内”的方式,即先查处外围那些与周永康同流合污的官员及其亲属,最后再把“虎王”拿下。在军事谋略学上,这叫“先易后难”,“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具体说来,围绕“周永康案”中纪委先期主要进行了“五大外围战”:
一是“‘川军’嫡系最先被查”
周永康1999至2002年曾任四川省委书记,虽然在川任职时间不长,但他离开四川后即升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后晋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权力核心,其对四川官场影响巨大。
在十八大召开后13个月时间里,四川就有原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原副省长郭永祥、原省政协主席李崇禧3名省级高官被查。而随后,该省40多名厅级干部先后落马。
2014年7月8日,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谭力被查,其长期在四川任职,曾获周永康提拔重用。
二是“石油帮轰然坍塌”
周永康在石油系统深耕多年,在1998年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之前30多年里,一直是在石油系统工作,官至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 书记,一批石油系统高官、高管都是在他任上得到提拔的。
正因为他的影响,自去2013年8月 以来,周永康的“石油帮”轰然坍塌,已被查处的高官包括升任国资委主任,此前任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的蒋洁敏;中石油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中石油副总经理李华林;中石油副总裁兼大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冉新权;中石油总地质师王道富、总会计师温青山等等(下图从左至右)。
三是“公安系统多名高官被查”
有网友评论说,2013年12月18日,公安部副部长(正部级)李东生被查,拉开了清理周永康在公安系统腐败链的序幕。两个月后,北京市国安局局长梁克被查。
2014年7月20日,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被查。
即使在周永康被宣布接受调查之后,曾长期担任河南省公安厅厅长的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调查。
而去年1月,曾长期担任湖北省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的吴永文被带走调查。
公安系统的高官纷纷“落马”,肯定与执掌公安部、中央政法委10年的“周永康腐败案”有关。
四是“秘书帮土崩瓦解”
2014年7月2日下午,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连续发布三则消息,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中央政法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余刚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双开”,公安部警卫局原正师职参谋谈红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这三人有的共同之处,都是周永康的秘书。
冀文林、余刚曾在不同阶段担任过同一位前政治局常委的专职秘书,谈红亦曾担任该前政治局常委的警卫秘书。
而在此之前,周永康在不同阶段“跟班”的另三名秘书也陆续被查,分别是原四川省副省长郭永祥、原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李华林和原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沈定成。至此,“秘书六人帮”已土崩瓦解。
五是“周永康多名亲属事先落网”
有评论说,周永康多名亲属先他落网:
■长子周滨曾为北京中旭阳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因倒卖油田及油井设备,参股四川商人吴兵、刘汉等旅游和水电开发,2013年12月1日被查;
■大媳黄婉曾担任北京中旭阳光能源董事长,已被免去董事长职务;
■亲家公黄渝生为北京中旭阳光能源董事,失去联系;
■亲家母詹敏利,为北京中旭阳光能源大股东,已被免去中旭阳光监事职务;
■三弟周元青,曾任无锡惠山区国土局副局长,2013年12年1日被带走调查;
■三弟媳周玲英,北京宏汉控制人,2013年12月1日被查;
■侄子周峰,为北京宏汉董事长,2013年12月1日被查。
在周永康落马前,他麾下的川军嫡系、石油帮、公安亲信、秘书帮、亲人团“五大系统”相继沦陷,其腐败集团队伍之庞大,的确令人震惊。
第七章 覆灭启示录:
刘汉的故事,是一部关于欲望与毁灭的现代寓言。他从一个普通的木材贩子,一步步登上财富的巅峰,最终却坠入罪恶的深渊。这个过程中,最令人深思的或许不是他如何获得财富,而是财富如何异化了他的灵魂。
在刘汉的认知里,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买来周滨的友谊,买来官员的保护,买来暴力的服务。但他唯独忘记了,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比如社会的尊重,比如内心的安宁,比如法律的宽恕。当他用毒品控制官员时,实际上也在毒化自己的灵魂;当他用暴力垄断市场时,也在摧毁自己的退路。
与刘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坚守底线的企业家。比如同样白手起家的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始终坚持"不上市、不融资、不欠款"的原则,她说:"钱来得干净,睡得才踏实。"还有福耀玻璃的曹德旺,累计捐款超过百亿,却始终保持谦逊:"企业家要是只想着自己,那和旧社会的资本家有什么区别?"
刘汉的覆灭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财富若是建立在罪恶的土壤上,开出的必然是恶之花。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应该是对创新的追求,对规则的遵守,对社会的回馈。就像巴菲特所说:"财富不是用金钱衡量的,而是用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来衡量的。"
在这个意义上,刘汉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失败,也是特定时期商业伦理失范的缩影。他的故事警示我们:企业家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因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财富越多,约束越要严格。
如今,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那种靠权力寻租和暴力垄断的发财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刘汉的结局说明,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财富都不能洗白罪恶的底色。这或许就是刘汉案留给社会最宝贵的遗产:它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警示着每一个在商海搏击的人——遵纪守法,才是企业最长久的护身符;回馈社会,才是财富最永恒的归宿。
当我们在谈论刘汉时,我们不仅仅是在谈论一个人的沉浮,更是在思考一个时代的选择。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从财富崇拜到价值重塑,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历程,正是中国社会进步的缩影。
刘汉的一生,是一部黑恶势力与权力寻租交织的堕落史,其覆灭留下的教训发人深省。
综合:央视网,中国人民政协网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