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这片古老而又动荡的土地上,以色列,这个弹丸小国,却以其强大的情报体系。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以色列三大情报机构——摩萨德、辛贝特与阿曼的真实模样。

摩萨德:暗夜中的利刃

揭秘以色列三大情报机构:摩萨德、辛贝特与阿曼全景分析

图片:6 月 15 日,以色列袭击伊朗首都德黑兰后的情况。

摩萨德,全称“情报与特殊任务研究所”,1949年成立,特点以大胆的海外行动和精准的定点清除闻名。摩萨德不仅是一个情报机构,更是一个集谍报、行动、反恐于一体的触角遍布全球,从捉拿纳粹战犯艾希曼,到远程暗杀伊朗核科学家。

摩萨德在全球建立了庞大的秘密网络,依靠无数“外籍帮手”(Sayanim)的支持,其情报触角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这些Sayanim多为出于对以色列认同而自愿协助的海外犹太人,他们虽不直接参与暴力行动,却为摩萨德提供了后勤情报支持,极大地扩展了摩萨德的全球影响力。

据统计,自国家成立以来,以色列通过摩萨德等机构实施的暗杀行动至少有2700起。从纳粹余孽到恐怖组织头目,再到敌国科学家,无不在摩萨德的狙击列表之中。

面对21世纪的新兴挑战,摩萨德积极发展网络间谍和网络攻击能力。它不仅参与了震惊世界的“震网”(Stuxnet)病毒事件,成功延缓了伊朗的铀浓缩进程,还通过投资高科技初创公司,获取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摩萨德深知,在高科技时代,情报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间谍活动,而是扩展到了网络空间。

揭秘以色列三大情报机构:摩萨德、辛贝特与阿曼全景分析

图片:摩萨德称,一段视频截图显示,以色列特工在伊朗境内活动。

辛贝特:国内安全的隐形盾牌

辛贝特,全称“以色列安全局”,是以色列国内安全和反间谍的基石。它如同一个隐形的盾牌,默默守护着以色列民众的安全。辛贝特不仅负责打击恐怖组织、预防恐怖袭击,还承担着要员警卫、战略设施安保等重任。

辛贝特不仅拥有传统的人力情报网络,还积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监控和预警。它开发了先进的大数据筛查系统,可以实时爬取和分析社交媒体上的公开帖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寻找潜在暴力意图或极端化迹象的关键词和图片。此外,辛贝特还通过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等手段,掌握恐怖分子的联络和动向。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辛贝特的反恐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然而,即便是辛贝特这样的反恐尖兵,也有失误的时候。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造成了重大伤亡。事后调查显示,辛贝特在此事件上存在明显失职,未能充分重视哈马斯的威胁。这次事件给辛贝特敲响了警钟,促使其进行深刻反思和整改。如今,辛贝特更加注重对敌方心理和文化的研究,努力提升情报研判的准确性。

作为一个强力安全机构,辛贝特的运作涉及大量秘密和非常手段。如何在民主法治框架下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是以色列社会关注的话题。以色列通过法律规定、外部监督和内部规范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在辛贝特的安全效能与公民自由之间取得平衡。尽管监督机制并非完美,但至少为纠错提供了渠道,保障了辛贝特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

阿曼:军事情报的中枢神经

阿曼,全称“以色列国防军军事情报局”,是以色列国防军中的情报核心。它不仅为政府和军队提供从战略到战术的情报支持,还承担着国家级情报评估的职责。阿曼的情报触角遍布中东乃至全球,其精准的情报分析和预测能力,让以色列在多次战争中占据了先机。

揭秘以色列三大情报机构:摩萨德、辛贝特与阿曼全景分析

图片:以色列国防军9900 部队的士兵,包括患有自闭症的年轻人,正在分析航拍图像,为军事行动提供重要情报。

阿曼的内部架构复杂而庞大,下辖多个专业部门。其中,8200部队、9900部队和504部队被誉为阿曼的三大王牌。8200部队负责信号情报和网络战,其技术实力堪比美国国家安全局;9900部队负责可视情报和卫星侦察,为以色列提供了制高点俯视敌情的能力;504部队则专责人力情报和战场审讯,其谍报手段多样且高效。

阿曼在技术情报领域的能力举世瞩目。8200部队通过监听敌方无线电、电话、互联网通信等手段,获取了大量关键情报。同时,它还积极发展网络战能力,成功渗透了多个敌对组织的网络系统。在战场上,阿曼的情报直接服务于以色列军队的作战需求,为部队提供实时战场情报和目标瞄准信息。

揭秘以色列三大情报机构:摩萨德、辛贝特与阿曼全景分析

图片:2018年4月30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国防部。

以色列的三大情报机构——摩萨德、辛贝特与阿曼,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凭借专业的分工、全球延伸的谍报网络、技术创新以及协同作战的经验,在中东这片动荡的土地上流动。

中方对内塔尼亚胡涉华言论感到震惊:坚决反对!

记者:据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9月15日会见美国州议员代表团时表示,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和卡塔尔,投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社交媒体对以色列进行“信息围堵”。请问使馆对此有何评论?

使馆发言人:中方对以色列领导人发表的有关涉华言论感到震惊,相关说法毫无事实依据,有损中以关系,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坚决反对。

以方将批评声音归咎于某几个社交媒体本身,继而将矛头指向中国,这是“病急乱投医”,找错了对象,更开错了药方。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沙局势,普遍希望早日停火止战,这也有利于以色列人质尽早安全返回。我们注意到,以国内也出现不少反思声音,认为以色列需要的不是持久的战争,而是实现和平的持久方案。解决以色列当前困境需要的是政治智慧和富有创造性的外交,而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和无休止的轰炸。在联合国及有关多边机构多个涉巴问题投票表决中,一边倒的票数已表明国际社会大多数的态度。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句中国俗语强调解决问题不能治标不治本,而要抓住根源。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包括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内的中东各国安全相依,单方面安全行不通,只有共同安全才能实现持久和平,消灭暴力和仇恨的土壤。以色列的合理安全关切应当得到尊重,巴勒斯坦的生存权、建国权、发展权也应落到实处。公理不可违,道义不可逆,民意不可欺。我们呼吁以方正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呼声,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停火,防止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中方真诚希望早日实现地区国家和平共存,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共同繁荣,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缓和地区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特别提示:知音难觅,文字结缘。若有所获,恳请多多分享转发,助力本站发展。感谢阁下雅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