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取决于自身政治立场与相关的知识储备。规定受众只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本是极权国家独裁政府的“专利”,如今却成为美国左派的律条。
2月8日,美国著名媒体人塔克·卡尔森亲往莫斯科采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视频发表,两天内高达1.9亿的点击率(不包括附上俄文及中文字幕的版本)。此行无异于在整个“恐俄”的西方社会投下一枚巨型“炸弹”:白宫官员约翰·柯比表示,美国人不应该相信普京在卡尔森的采访中所说的任何话;美国主流媒体几乎全员出动表达愤怒,甚至还有政客认为卡尔森是“美国的叛徒”。
世界皆知,美国的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美国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不是只保护正确言论,而是保护人人有权说出自己的观点,包括表达不正确观点的权利。记者采访“美国敌人”,这种先例有CBS名主持迈克·华莱士在前,2006年8月他退休之后对伊朗总统内贾德的采访,还让他获得了第21次艾美奖。
美国曾以新闻和言论自由傲视世界
世界了解美国的新闻自由,多从“扒粪者”(muckraker)故事开始。美国新闻史上有个著名的“扒粪运动”,指1903年至1912年这10年间轰轰烈烈的黑幕揭露运动,参与主体是新闻记者与大众媒体。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高度腐败状态,权钱交易猖獗,全社会都深卷其中,社会道德整体败坏,各种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已经危及社会的稳定。这群以“扒粪者”自命的新闻记者,通过这场运动将美国从堕落的深渊中拯救出来。
从那之后,揭露真相,直批各种社会黑暗,成为美国新闻记者的职业骄傲。在这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行规:事实是唯一的,评论可以自由;要采访各方当事人并报道他们的看法;所有事实必须经过重复查证。这也是美国普利策奖设立之初的基本评比原则。
美国在言论自由方面的立法保护,确实世界第一。那种保护不是只保护正确言论,而是保护人人有权说出自己的观点,包括表达不正确观点的权利。美国文化精英对新闻自由传统一直引以为傲。堪称美国左派祖师爷的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以痛恨美国著称,与古巴国家元首卡斯特罗(Fidel Castro)等社会主义独裁者都保持友谊,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要生活在美国,他的解释是:“国与国之间的综合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我也不会这么比较。不过美国有些成就,特别是在言论自由方面几个世纪来争得的领先地位,是值得敬仰的。”
上述新闻界奉行的原则被政治正确侵蚀,发生在奥巴马当上总统之后,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自2020年5月以来美国流行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许多记者、文化名人都因发表左派不喜欢的言论面临被“取消”。就在今年2月13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解雇了屡获殊荣的资深记者赫里奇(Catherine Herridge),原因是她报道了亨特·拜登笔记本电脑的故事。通过这些案例,国际社会看到一个与2020年以前完全不同的美国。
三位美国记者所处时代与他们的命运
一、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崇尚新闻自由的美国时代产物。
华莱士在1968年到2006年担纲CBS王牌电视新闻栏目《60分钟》主持人,一生获奖无数。华莱士几乎遍访了20世纪的世界名人,其中有本国政要,还有不少“美国的敌人”,如阿拉法、霍梅尼、卡斯特罗、萨达姆、普京等。他在采访中以尖锐、强势的提问风格和深入犀利的调查报道闻名,其中1979年他对当时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采访成为业界经典。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在于所处的是美国崇尚新闻自由的辉煌时代。
现在,他的儿子克里斯·华莱士(Chris Wallace)忘记了父亲一生的成就奠基于新闻自由赋予记者的自由采访权之上,在他的CNN节目《克里斯·华莱士秀》中对卡尔森颇多恶语,称其采访时表现得像一只“热切的小狗”,对普京而言他是“有用的白痴”。
二、经历新闻自由到政治正确至上的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
赫什1937年出生,比华莱士晚出生15年,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几乎与华莱士同时,因喜欢与美国政府作对并写出高质量的揭露性调查报道,获得不少荣誉。1969年,他因报道越战中的美莱村屠杀而获得1970年普利策奖——在奥巴马时代之前,这个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他还于1969年、1973年、1974年、1981年、2004年,五次获得乔治·波尔克奖。他的一切报道,都只执着于一件事——寻找被政府掩盖的真相。他的诚信与负责任的写作,被业界誉为“他就是真相”。
赫什晚年正逢极左当道的时代,曾对2022年9月发生的最大谜案北溪二号被炸毁进行调查,并于2023年2月8日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长篇调查《美国如何毁了北溪二号管道》,直指拜登政府策划实施的这次行动是美国“最愚蠢的决定之一”。可惜正逢美国主流媒体成为服务于政党利益之时,他因这篇揭露北溪2号被毁真相的文章,被美国主流媒体视为“阴谋论爱好者”,并称文章的真实性一直饱受质疑,赫什写作此文,就是一直在想方设法“报复美国政府”。
这位集各种美国新闻奖于一身的资深记者,因这一篇报道饱受攻击,本身就证明美国极左时代的荒谬。
三、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
卡尔森于2016年起在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持政论节目《卡尔森今夜秀》,因大胆尖锐的批评及敢于直视真相的勇气,使节目自2021年7月始,成为美国新闻节目中的收视率冠军,每晚高达300万。《华盛顿邮报》批评卡尔森政治不正确,指他不时在节目中“使用各种模棱两可的语言”来发表一些“支持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观点”。
2023年4月,因卡尔森指责多米尼电子投票系统舞弊,引致福克斯新闻支付高额的和解赔偿,卡尔森被解职。同年12月11日,他宣布成立塔克·卡尔森新闻网,提供各种形式的节目,包括访谈、短视频和独白,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自媒体。
他打破左派设置的政治禁忌采访普京,将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也将为他带来非常多的政治麻烦,甚至有传言说他将会以叛国罪被捕——这种传言就证明美国言论自由被严重侵蚀。在卡尔森之前,两度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奥利佛·史东于2015年至2017年间,对普京做了多次深入访问,完成长达四小时的电视纪录片《普京访谈录》,试图让美国人了解普京的想法,消除美俄之间的误会,以避免这两大强国陷入战争。
其实,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取决于自身政治立场与相关的知识储备。规定受众只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本是极权国家独裁政府的“专利”,如今却成为美国左派的律条。民主党前副总统戈尔去年12月出席迪拜第28届缔约方气候变化会议的发言,被概括为“让美国人从主流媒体之外获取信息是对民主的威胁”,在网上广为流传。
戈尔的原话是这样:民主的运作依赖于“共享知识基础,作为集体推理的基础”,但“由算法主导的社交媒体打破了这种平衡,公民不再获得相同的印刷新闻(宣传),政府无法控制的社交媒体算法,让人们获取主流媒体来源之外的信息,这是对民主的威胁,社交媒体算法应该被禁止”。
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都知道“阅读相同的印刷新闻”是对民众知情权的严重剥夺,如果美国任由左派继续折腾下去,将新闻传播当作洗脑工具,美国的新闻自由将成为过去式。
来源:联合早报(作者是旅美中国经济学家)
本文初摘录于:2024-02-2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2-28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最近,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搅得世界不宁静,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和谴责。美国为何如此行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5年前,彭晓光先生的一篇奇文,竟准确... 2025-04-28
- 之前打死老胡也不敢想象,一位美国总统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假图片”诋毁中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混乱、堕落到这个样子了吗?特朗普4月21日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 2025-04-28
-
特朗普仍相信普京想达成协议:他没夺取乌克兰整个国家,这是很大的让步
俄罗斯4月24日凌晨对基辅等地实施了空袭,造成人员死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提出严厉批评。不过他仍然相信俄方想要达成和平协议。4月24日,有记者问特朗普:“鉴于俄罗斯... 2025-04-25 - 1、侠客岛:最近,中国的跨境在线购物平台“敦煌网”,突然在美国爆火,展示了中国工厂内部的运作情况。很多中国工人、企业主也到TikTok,展示一些名牌产品在中国生产的低成本... 2025-04-23
- 美国这件事,真是让全世界大开眼界。您能想到的,就在最近,负责美国安全的国土安全部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她的手提包居然被偷了。这不是段子,这... 2025-04-23
-
每一个技术突破都可能成为国家间角力的新武器,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央情报局(CIA)不仅扮演着情报收集与分析的传统角色,更通过其风险投资机制,悄然在全球科技版图... 2025-04-20
-
世界博弈局中局:大戏接连不断:哈马斯的辛瓦尔死于精心策划的击杀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鉴于当前的形势,还是值得说一说。还记得OpenAI的吹哨人是怎么死的吗?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6日,26岁的美国OpenAI公司前研究员苏奇尔·巴拉... 2025-04-20 -
对不少年轻的中国观众来说,尚格·云顿这个名字已经有些遥远。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他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动作巨星。和吴宇森(《终极标靶》)、李连杰(《敢死队2》)等中国影人... 2025-04-20
-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有两个华人博士毕业生,王宇歌与周叶斌。王宇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免疫学博士,微博名为“子陵在听歌”。周叶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遗传学博士,... 2025-04-20
- 【文/观察者网 邵昀】从大举削减联邦科研经费、以“打击校园反犹太主义”为由威胁冻结高校资金,到无故剥夺留学生签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板斧”令科研界风声鹤唳。据美国... 2025-04-20
-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2025-04-19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尽管离开芦淞市场的批发零售行业已有几年,但我依然习惯三天两头去市场转转看看,在这块地方有我割舍不断的情感,毕竟在此有过我的激情满怀,留下过我的奋斗岁月足迹。中国城... 2025-04-29
- 最近,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搅得世界不宁静,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和谴责。美国为何如此行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5年前,彭晓光先生的一篇奇文,竟准确... 2025-04-28
-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泽连斯基必须死,否则战争无法结束,与战争相关的各方全都下不了台。川普的“和平计划”,其实就是乌克兰无条件投降。泽连斯基接受不了,这不是因为他不... 2025-04-28
- 之前打死老胡也不敢想象,一位美国总统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假图片”诋毁中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混乱、堕落到这个样子了吗?特朗普4月21日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 2025-04-28
- 新闻背景:4月27日,刘强东在朋友圈发文支持一家餐厅,并表示要对该店免佣金一年。刘强东称,“感谢这位兄弟支持!找到你的店后再免佣金一年。我干过餐厅,深知餐饮行业的不易...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