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人话诊疗报告》
繁体《人话诊疗报告》
我们公司HR最近发了封全员邮件,说为了"提升员工职业化表达水平,赋能组织沟通效能升级",特派我去参加"现代职场语言规范培训"。我琢磨着,这年头连说人话都得持证上岗了?
培训地点设在市郊的"语言体检中心",门口挂着对联:左联"不说人话保平安",右联"多讲黑话促发展",横批"形式万岁"。一进门我就被按在椅子上做"术语纯度检测"。
"请用不超过十个字描述你的工作。"白大褂推了推眼镜。
"把活干好。"我老实回答。
检测仪立刻发出刺耳警报:"滴滴!检测到三级土味病!建议立即进行术语净化!"我偷瞄了眼旁边姑娘的答卷——"赋能垂直领域生态闭环",她的检测结果赫然写着:"SSR级职场精英语言"。
接下来是"黑话输液室"。护士拿着吊瓶过来,瓶身上贴满标签:"抓手""闭环""颗粒度"。针头扎进血管的瞬间,我听见大脑里"人话中枢"在惨叫。输完液去厕所,发现小便池上都印着标语:"请聚焦排水场景,打造精准投放闭环"。
"现在进行情景模拟测试。"培训师让我们分组讨论早餐摊升级方案。隔壁组的小王正激情发言:"要建立煎饼果子用户画像,打通酱料供应链,打造早餐经济新生态..."我弱弱举手:"多放俩鸡蛋不行吗?"全场突然安静,培训师痛心疾首地在我的评估表上画了个大红叉。
结业仪式上,领导用二十分钟讲了段没有一个实词的话:"基于当前赋能矩阵的底层逻辑,我们要在迭代中寻找抓手,在痛点中挖掘爽点,最终实现认知升级的范式转移。"掌声雷动——后来我发现掌声时长与术语密度成正比。轮到我发言时,我说了句"回去好好干活",会场安静得能听见PPT翻页的声音。
如今我走在街上,满耳都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打造差异化优势"的行尸走肉。昨天买煎饼,大爷问我:"要参与摊饼生态赋能吗?加蛋可享第二颗半价红利。"我吓得二维码都没扫就跑了。回家打开电视,专家正严肃讨论"如何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公厕管理"...
夜里做噩梦,梦见自己变成术语丧尸,追着路人喊"赋能!赋能!"。惊醒后赶紧摸出抽屉里藏的老版《现代汉语词典》猛吸几口——还是人话的味道最踏实。
来源:deepseek
本文初摘录于:2025-07-1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