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靠谱兼职让公务员合法合规搞钱:跑滴滴、送外卖、写小说、当健身教练……前两天,这一新规出台后,网友纷纷吐槽。

2500万买个领导位?金钱砸出的艺术头衔,藏着怎样的权力交易?

2500万买个领导位?金钱砸出的艺术头衔,藏着怎样的权力交易?

2500万买个领导位?金钱砸出的艺术头衔,藏着怎样的权力交易?

2500万买个领导位?金钱砸出的艺术头衔,藏着怎样的权力交易?

网友们的这些调侃看似荒诞不经,却也辛辣地讽刺了一些人利用公职身份涉足商业、文化等领域可能带来的乱象。

其实,类似将本应纯净的领域搅得乌烟瘴气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两个月前,千亿国企董事长、浙江省能源集团原“一把手” 童亚辉的落马消息,像块石头砸进了看似平静的文化圈。

这位头顶“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光环的贪官,硬是把笔墨纸砚变成了权钱交易的筹码,让书法这门千年艺术,沾了满身铜臭。

2500万买个领导位?金钱砸出的艺术头衔,藏着怎样的权力交易?

2021 年刚坐上杭州市书协主席的位置,童亚辉就忙着给艺术圈 “立规矩”:

市级展览想露脸?先交 1500 元 “买路钱”;

想冲击省级?1.5 万一口价;要是敢惦记国家级展览,

不好意思,15 万 “门票” 少一分都别想进门。

这哪是办展览,分明是开了家按级别收费的“艺术收费站”,

把文化传承的幌子扯得稀碎,露出背后赤裸裸的拜金嘴脸。

2500万买个领导位?金钱砸出的艺术头衔,藏着怎样的权力交易?

更恶心的是,他的书法作品被曝出“明码标价”——给企业题字,五万起步;给官员送礼,按职务高低打折。

童亚辉曾写过一幅字:“清气满乾坤”,现在看来,真是莫大的讽刺呀!

2500万买个领导位?金钱砸出的艺术头衔,藏着怎样的权力交易?

说起来,贪官爱舞文弄墨早不是新鲜事。胡长清、陈绍基、赵长青……

这串名单能从办公桌摆到走廊尽头。

这些人官阶不等,上到省级领导,下到厅级干部,

却都有个共通的“雅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难怪有人调侃,某些贪官的书法水平没见多高,混进书协的本事倒是一绝。

中国书协 2016 年有份公告,活脱脱成了贪官“黑名单”:

陈绍基、王有杰等 6 人因犯罪被判刑,直接开除会籍;

舒展、余远辉等 12 人因涉嫌违法被查,先暂停会籍 “观望”。

看看这名单,与其说是清理门户,不如说是给公众展示了一场“贪官书法爱好者大集合”。

要说把书法玩成“权力广告牌” 的,胡长青绝对算个 “佼佼者”。

当年在南昌,他的字恨不得刷满每条街,还留下句让人笑掉大牙的顺口溜:

东也湖,西也湖,洪城上下古月胡;南长清,北长清,大街小巷胡长清。

这哪是题字,分明是把全城当成了自己的“权力秀场”。

更荒诞的是陈绍基,为了当个中书协副主席,竟扬言要砸上千万元“买官”;

李士杰更绝,2010 年书代会时本不在候选名单上,

愣是靠砸钱拉票,让近半数代表在选票上“手动添加” 他的名字。

当年,有爆料说,这位国企退休高管为了“上位”,给 250 位代表每人塞了 10 万,

合计 2500 万 —— 这哪是热爱艺术,分明是把书协当成了能变现的 “投资项目”。

2500万买个领导位?金钱砸出的艺术头衔,藏着怎样的权力交易?

贪官们把文化领域的权力寻租玩出了新花样:

有的把官职当“敲门砖”,混个书法家身份装点门面;

有的把书协职位当“收费站”,明码标价卖展览资格;

还有的干脆把书法当“行贿工具”,靠砸钱买头衔、拓人脉。

在他们手里,毛笔成了敛财的工具,宣纸成了藏污纳垢的遮羞布,

整个艺术圈被搅成了一锅乌烟瘴气的“权力杂烩汤”。

如今再看那些削尖脑袋往书协里钻的官员,谁还信他们是为了“艺术理想”?

怕是盯着书协主席宝座背后的利益链条吧。

毕竟,在这些人眼里,墨香哪有铜臭诱人,风骨怎比得上权力实在?

唉,只是可怜了那些真正潜心创作的艺术家,要在这种乌烟瘴气里,

看着书法这门高雅艺术,被一群贪官生生折腾得面目全非,

这摊浑水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清?

来源:卉姐

本文初摘录于:2025-07-16,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