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拒绝“表演式工作”,为什么网民反馈热烈?

繁体

背景新闻:美的方洪波最新内部发文:禁止下班后开会,杜绝表演式工作

1月22日晚,据新浪科技报道,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内部签发了一份《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的文件,其中涉及多项不少大公司常见的工作问题,例如大量使用PPT、代写材料、形式主义加班等。

具体内容包括,内部沟通禁止使用PPT,含工作沟通、总结规划、述职、答辩、评优等(除技术方案、财务通报、集团和事业群 / 部年会外,其他如用PPT,要求白底黑色几行字一页以内)。严禁任何形式的代写材料行为,包括董事长与总裁在内,所有个人汇报材料均需亲自撰写。

此外还涉及,严格禁止下班后开会及形式主义加班,同时减少微信群数量,杜绝在群里喊口号、举拳头等形式主义。减少手工报表和作业,全面禁止手工发送日报,利用数字化看板等工具提升管理效率等。

文件特别强调,“任何不以用户为中心、不以业务为中心、不以一线为中心,不产生价值,不增加收入的工作都属于表演式工作,需要全员果断简化,把节约的时间去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美的内部人员证实此文件确系内部文件。

方洪波有意改变组织管理方式、提升员工工作效率早有迹象。1月10日,他曾在美的集团经营管理年会上,向全球员工发表了《风雨中出发 去写新故事》的主题演讲,明确提出美的2025年要 “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

他在演讲中提及,业务层面要简化业务模式与结构,事业部产品公司需明确分工,做到品类简化、SKU精简,坚决对非核心业务关停并转,严格把控新品类准入。在组织管理方面,简化工作方式与组织结构,如进一步简化研发组织,落实 “三个一代” 能力建设,海外业务让当地负责产品企划,事业部做好配合等。

对于为何要做上述改变,方洪波解释称,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就是要换一种思维,摆脱历史负担和路径依赖,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思维和方法已经失效,绝不能走老路,不能重复犯常识性错误,比如组织臃肿、效率低下,非核心业务肆意生长、SKU繁多。他指出,应敢于认输,敢于放弃,敢于自我否定,敢于做减法。

此次美的要求全员简化工作方式,显然是对方洪波之前演讲内容的进一步落实,旨在通过聚焦核心、提高效率,进一步提升该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美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营收和净利实现双增长。其营收达3203.50亿元,同比增长9.57%;归属净利润316.99亿元,同比增长14.37%;扣非净利润303.77亿元,同比增长 13.17%。整体增速在头部家电企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拒绝“表演式工作”,为什么网民反馈热烈?

“一张思维导图就能讲清楚的事情,非得用几十页PPT,花里胡哨!”“早就应该这样了,‘表演性工作’毫无意义。”在网友留言中,很多人都表示了认同与支持。的确,当下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厂里“表演式工作”消耗了劳动者的大量时间精力,却无助于提升实际业绩,不仅削弱了员工工作的成就感、获得感,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大量工作停留在“空转”的层面。

“干活的不如写PPT的”,“表演式工作”影响员工劳动回报的公平。一些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老黄牛”,尽管做出了不少对企业发展有真正推动的业绩,但因为疏于汇报,不太会“包装”自己,就会在职场上吃亏。“如用PPT,要求白底黑色几行字一页以内”,杜绝“表演式工作”,就是在提倡正常的职场氛围,让老实人得到应有的公平,让企业回归良性的激励机制。

一些“表演式工作”表现在“摸鱼式加班”。有必要追问的是,真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加班完成吗?增加工作时长的同时能保证工作效率吗?无论从人的客观身心规律来看,还是从企业组织的运行规律来看,“摸鱼式加班”都毫无意义,表面上把人留在了工位上,实际上瓦解着企业的向心力。

有的“表演式工作”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比如,管理者在节假日、休息时间通过微信群发出指令,一线员工不得不因为“隐形加班”而忍气吞声,企业发展却未必得到多少实质收益。很多员工提交的日报、周报,也不是为了汇报必要的工作进展,而是怎么让上级管理者感到“满意”。

“表演式工作”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不难发现,一些企业在起步阶段干事创业很是风风火火,但在发展壮大以后却不知不觉染上了“大公司病”。随着企业变得庞大臃肿,管理问题悄然滋生,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随之下降。

许多劳动者虽然对“表演式工作”厌倦已久,却深陷其中,很多时候不自觉地遵循和沿袭。尤其是在企业内部已经形成浓郁“表演”氛围的情形下,部分员工即便对“表演式工作”不满却无力做出改变。

让沟通更有效,让管理更人性化,于企业、员工、社会都益处多多。“表演式工作”的问题不是出在劳动者那里,所以,需要管理者以人为本,着手解决“大公司病”和不良的企业文化。“表演式工作”的问题也不只出在美的一家,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能正视这个问题。

来源:澎湃新闻

本文初摘录于:2025-01-2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1-24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