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贵族怎样打发时间?(辣辣辣眼睛)

繁体

01

我姥爷母亲的娘家是道光帝的孙子,但是传到了她这一辈,这个显赫的家族早就被掏空了。

因为清朝宗室的待遇从亲王到下边的国公将军,是一级级递减的,我姥爷的母亲的娘家是闲散宗室,也就领个“入八分国公”。

清末王公的俸禄基本上就是一个字,少!不够花。

就拿我姥爷母亲的娘家(外人都称姥爷母亲为虎格格)来说吧,十几个仆人基本上都50往上,全都是跟他们家养老的。

虎格格她们家还有七八个兄弟,个个都是胖小子,也没有什么差事,一天到晚就知道聚赌包娼,打架斗殴基本上等同于高级混混。

一出门就被被人指指点点。

这直接导致妹子虎格格成了大龄剩女。

我姥爷的爹那时前妻去世。

这位40出头的单身阔大叔,准备要找续弦,要求是门第好的姑娘,所以他娶了25岁的大龄剩女虎格格为妻。

但是这一娶可不要紧,七八个兄弟长期盘旋在府里,都说是来看自家妹子的。

结果一来,就把我姥爷家搅得天翻地覆。

02

正月里,新年伊始,满清旗人贵族家庭的生活画卷就徐徐展开了……

祭完祖,进了素馅水饽饽(就是饺子)伴着大吃大喝,然后赌钱开始了!

正月里赌钱不算犯法,虎格格的一大堆兄弟们,在我姥爷家招了一大帮人,在那儿喝酒划拳,下注斗鸡。

但是还不能轰他们走。

过去旗人讲究串门子,这串门子和现在可是不同。

如今我们去谁家做客,待俩钟头就走了,到饭点赶紧回家。

那会儿可不一样,早上起来七八点就奔您府里去,晚上掌灯也不走,那会儿一串就是一天,谁让人旗人老爷们儿们,整天没事儿干呢?

03

赌完钱之后,就是听戏。

家养的戏班子拉出来唱唱,我姥爷他爹之前有几个身边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歌姬之类的),都是清吟小班里的姑娘。

可自打虎格格一嫁过来,她们娘家兄弟,把这几位能歌善舞的小美女折腾的够呛。

为什么呢?

每天不停的唱,工作量太大。

以前这几位只伺候一个老爷,如今可倒好,家里都变KTV了,一天到晚得登台招待,昼夜不停三班倒。

几位小娇娘不出一个月,全累趴下了。

她们趴下了,不要紧。

上外边点戏去呀!

过去戏班子里的演员,都可以到家里来上门服务。俗称“办堂会”,有个相声段子,名字叫“找堂会”,就是讲的这样的风俗。

于是乎,个个戏班子里的名角儿,就经常往虎格格家里跑,甭问,都是她的兄弟们叫来“文艺外卖”。

04

唱着唱着就到了三月,踏青的时候来了。

这个时候可不能在家闲着了。

旗人以弓马得天下,老祖宗的本事自然不能忘。

祭完了埋在河北的各位老祖,驱上骏马良驹,他们要踏青赛马。

这里边就不光是老爷们儿了,虎格格也跟着去,她有一匹五花马,据说是她的最爱,出去跑一天,天擦黑才回来。

旗人自古尚武,老娘们儿也抛头露面,叱咤猎场,一点都不丢人。

那个时候还有满族妇女泡戏园子,逛八大胡同呢。

“女公子”这个称呼,就是八大胡同的姐儿们,送给那些“个性解放”的旗人大姐们的爱称。

至于舆论,不怕,赛金花赛二爷,都和庆王府的四格格拜把子了,这都什么年月了?

有一句话叫:“旗人没去过八大胡同,准是生理不正常。”

05

一闪,到了五月节,水上活动又开始了。

采莲戏水,坐着大船到后海里钓鱼照相去。

把家里的大木桶摆出来,买来昂贵的金鱼在里面游着,一种叫“蛋种珍珠”的名贵金鱼能值五百两银子呢,那会儿一个小孩儿才卖四两。

盛夏里,高搭卷棚,盆栽莲花,女眷们开始了避暑模式。

既然是避暑,那就不能寂寞了,各种说书先生们排队登场了。

就是那种唱小曲,说评书的,在家里一住就是俩仨月,全本的“忠烈传”“珍珠塔”连弹带唱,连讲讲说,听完了再放走。

差不多,这天也就凉快了。

06

秋天那就更忙了,鹰把式们得把鹰调好了。

调鹰是个非常耗时,耗功夫的事儿。

比如刚得来的鹰,你得熬它,不能让它睡觉,而且它不吃饭,还得往嘴里塞羊肉。

这喂鹰的羊肉讲究就大了,得拿淡盐水泡三天,把肉里边的血丝拔净了,而且还得往里掺人参沫子珍珠粉。

这样鹰的眼睛不容易上火。

熬好了的一只鹰,还得给它做上一顶合适的鹰帽子。

“鹰帽子”就是给鹰上一个皮质的头盔,把它的眼睛蒙起来,这样能架着鹰,在马上长途跋涉。

要不然骑着马,架鹰的时候,它会害怕的。

鹰最讨厌风扑面而来的,不规律的气流,这会让鹰感觉很紧张,脖子下的细小羽毛都炸起来了。

有人说,旗人是提笼架鸟,逛市游街,泡茶馆。

那是普通旗人。

真正的贵族家里头都得养着七八只好鹰,轮着带出去打猎,一只好鹰的价格据说得千八百两银子呢。

虎格格有一次看上了一只上好猎鹰,喜得直搓手。

但是对方开价三千,她一着急,把丈夫的两个小歌姬给卖了,换鹰。

丈夫回来脸都绿了,小美女变大老鹰了。

虎格格安慰丈夫,当我打完猎,再给你换回来。

07

自古有文有武,文武相应。

有雄赳赳的养鹰人,就有文邹邹玩鸽迷。

一般的贵族家里怎么着也得弄几个落地的大鸽笼,里边的鸽子四五十只。

为什么要养鸽子呢?

我姥爷的回答是:“保眼!”

旗人最注意保养一双好眼,看鸽子飞行能预防眼病。

08

放完了鹰,打完了猎,鸽子们也都到天上去训练过了。

秋高气爽的北京,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瓜果上市,菊花盛开,这时候干什么呢?还是吃啊!

菊花锅子往上端,炙子烤肉架起来,有的小爷们儿专门去烤肉宛,这样的店铺去吃。

而更讲究的是,一家子老老少少,轰轰烈烈的出城门奔西山,找个野外支上帐篷,专门在野地里烤肉。

当然,牛羊肉就俗了,关外的鹿肉这会儿应当送到了。

庄子上每年都会圈养很多奇异的动物,比如说黄羊,野猪,梅花鹿,野山鸡…… 还有骆驼和老熊也会被列入菜单。

蜜蜡熊掌,羊奶驼峰,都是这些宴席中的经典菜肴。

如果谁家再配上了“飞龙过海锅”,“雪蛤大补汤”,那一定会让客人拍手称绝的。

09

急急忙忙的过了秋天之后,第一场雪就来了。

这可是个大日子,“初雪节”到了。

对于旗人来说,这是属于自己的民族节日。

冬日里的第一场雪,就是大型cosplay时装秀,盛装打扮的各位把皮草大氅全都穿起来了。

从金钱豹到小鹿皮,从海獭,山猫到狐狸,猞狸,从九月的小出锋,羊胎珍珠皮马甲,到隆冬时节的海獭满披缎面大裳,甚至还有天鹅羽,孔雀毛,稀奇古怪的珍禽异兽都被穿在了身上。

有的人甚至会为一件衣服把一所房子卖掉,要的就是傲里拔尊,出个风头。

这是属于女眷的节日,璀璨的珠宝,时新的皮草,在这个日子里争奇斗艳,压梅映雪。

10

当然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穷奢极欲的女眷后面,是需要一个财力雄厚的男人的。

财力雄厚是从哪来的呢?

是搜刮民脂民膏,是百姓卖儿卖女,是边关连年失地,是一再割地赔款,是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日益败落。

很多旗人包括我姥爷的父亲都看出来了,大清的国运到头了!

八旗子弟离他们最初的渔猎形象,越来越远了......

“戏子鸦片烟,瘦马青娈童”充斥着各个王公贝勒府。

在内廷,老佛爷一件衣服能花五万两银子,在王府,一只白玉鸽子能卖两千银元,可谁见济民满地,饿殍遍野……

“扳指好看,旗人完蛋!”

我姥爷说他父亲活着的时候总说这句话。

可看清了又如何?

1912年2月14号, 春节。

隆裕太后坐在紫禁城的太和殿里,等着百官朝贺,等了半天,谁也没等来。

她说:“叫起儿了吗!”

她的总领太监小德张,低声的对她说了一句:

“主子,大清亡了。”

来源:汉周读书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你应当知道的中国 “祠堂” 文化

    你应当知道的中国 “祠堂” 文化

    关键词:祠堂文化,渊源流长。中华文明,千古流芳。祖德宗功,传承弘扬。昭示后人,耀祖荣光。民族振兴,重拾信仰。新时代家风建设被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使家风建设的重...
  • 中国丧葬礼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中国丧葬礼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特征、性质与规律,剖析传统丧葬礼俗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挖掘并弘扬传统丧葬礼俗中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的殡葬文化精华。通过对传统“丧葬礼俗”产生...
  • 中国老家规,这就是教养!(传承)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规矩的说法,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必然就有家规。老话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可是现今,很多父母却丢弃了古训,教育孩子丝...
  • 二十四节气中为何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二十四节气中为何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2024年05月20日明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小满小满不满,麦粒渐满;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小满,生活美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
  • “阴阳” ——中国人的思想 无可复制

    摘 要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
  • 速览|130种传统技艺

    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承载着无数代人的智慧和情感。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更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
  •  贞观——去红庙坡参加西安老太的麻将聚会,我患上了精神内耗

    贞观——去红庙坡参加西安老太的麻将聚会,我患上了精神内耗

    不到中午十一点半,午饭还没在胃里完全消化,蒋老就带着自己的小姐妹早早守在路口。俩人佯装闲适靠在一棵梧桐树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谝着闲传,匝巴着没剩几颗的牙,但交流不是最...
  • 百年相声传承家谱

    相声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最早的记载见诸于清道光年间,当时有一位名气很高的相声艺人名叫马三禄,他对相声的研究和表演使得这种艺术广为人知而且大受欢迎,渐渐有人向他拜师学...
  • 谜语大全2000个

    《谜语大全答案2039个》可能是您在寻找谜语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1、谜面:饥了吃鞋帮(打一成语)——谜底:心里有底2、谜面:哑巴吃饺子(打一成语)——谜底:...
  • 西安城北大白杨村的社火,如今只能在小区里自娱自乐

    正月十五要闹:提了几天的灯笼要烧了,攒了几天的炮要放了,吃了几天席面睡了几天懒觉的精力,要也完全地折腾光。总之,耍了社火,这年才算是过完了。“农家要得乐,祈水耍社...
  • 中华传统文化——古老习俗

    中华传统文化——古老习俗【挂五彩线】宋 挂五彩线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