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的时候,唐高宗李治因为皇后王氏无子,逐渐冷落她而独宠萧淑妃。
王皇后企图联手武则天对付萧氏,想不到此举如同引狼入室。王皇后非但没有得到武则天的帮助,反而被武则天设计陷害,丢了皇后之位,萧淑妃也渐渐失宠。武则天生下女儿,王皇后来探视,武则天自己掐死刚刚出生的女儿,嫁祸王皇后。
《资治通鉴》记载:王皇后百口莫辩,被唐高宗李治废黜,与同时被废的萧淑妃被幽禁在“别院”,某一天,李治突然想念王氏和萧氏,于是就去探视,两人希望皇帝能有一天释放她们,并请求把幽禁的别院改称“回心院”,李治当时满口答应。
谁知这消息传到了武则天的宫内,武则天大怒,派人分别杖责王氏和萧氏各一百大板,斩断手足,丢入酒瓮里,还得意洋洋说:“令二妪骨醉!”
萧淑妃高声痛骂:“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旧唐书》的记载略有不同:“庶人良娣初囚,大骂曰:‘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宫中不畜猫。”萧淑妃在刚被囚禁的时候大骂武则天,武则天大怒,自此严禁宫中养猫。
王、萧被处死后,武则天虽然如愿做了皇后,可是她常常大白天遇见看到王皇后、萧淑妃披头散发的模样,像是回来找她报仇,于是武则天派巫师来驱散幻影,没有效果,从此不敢居住在长安而迁居洛阳,“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武则天做了皇帝的时候,早忘了当年萧淑妃“生生扼其喉”的诅咒,反而开始喜欢上了猫咪。《朝野佥载》记载:“则天时,调猫儿与鹦鹉同器食,命御史彭先觉监,遍示百官及天下考使。传看未遍,猫儿饥,遂咬杀鹦鹉以餐之,则天甚愧。武者国姓,殆不祥之征也。”
这段文字非常有趣:武则天在位时期,派人训练猫和鹦鹉在一个食器中吃食,那意思是让臣民瞧瞧,女主天下,没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在女皇的感化下,万物和谐,猫和鹦鹉可以和平相处。
武则天命御史彭先觉监督,京城百官和监中外官考使一个接一个参观。也许是彭先觉只顾夸夸其谈,为女皇歌功颂德,忘记派人给猫喂食,饥饿的猫就把鹦鹉当午餐吃掉了。武则天大为惭愧,认为猫吃了鹦鹉很不吉利,因为鹦鹉的“鹉”和国姓“武”谐音的缘故。《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太后习猫,使与鹦鹉共处。出示百官,传观未遍,猫饥,搏鹦鹉食之,太后甚惭。”
武则天也许再度联想起萧淑妃的诅咒,于是再次下令禁止宫廷养猫,而以国姓“武”谐音的鹦鹉为宫廷第一宠物。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公元200年,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出而告终。所谓三国三大战役指的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有一种说法,这三大战役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三国战役中...
-
本文转自文汇报古代人物画的传统,是被尊为画圣的顾恺之立下范式的。《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
- 1937年3月23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延安举行。会议讨论的议程有两项,其中一项就是讨论张国焘的错误。这里讨论的张国焘的错误主要是指1935年张国焘另立“中央”的...
- 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16分左右,石家庄长安区育才街的居民们都还在香甜的睡梦中,突然,一阵巨响传来,育才街棉纺三厂宿舍15号楼的西墙轰然倒塌,所幸并无人员伤亡,然而就在...
- 时至今日,达到中国历史言论自由的巅峰时期,畅所欲言,百家争鸣,这个时候就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冒出来,这些声音有的是全新的角度,有的是有理有据,还有的是完全颠覆了历史主...
-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能射的羿,他们名字相同、技能相同,名气也不相上下。一个是五帝时期后羿,帝尧的射师,嫦娥的丈夫,曾射掉九日。一个是夏朝有穷国国君后羿,他射死太康...
-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华民族是基于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共同体,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清朝是中国历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上空前繁...
- 李海燕/文80年代的“行”和2000年以后的“不行”众所周知,日本半导体产业经历过80年代的辉煌,也有之后的缓慢退步。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日本半导体产业失败了,是严重的误解。...
-
1982年,中英香港谈判陷入僵局,邓小平:这个局面毛主席早已料到
作者|宁镜诚1982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围绕香港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撒切尔夫人始终坚持“香港的繁荣离不开英... - 转自李毅看世界公众号李毅教授在几年前运用在美所学社会学专业知识在台湾做了一个有关统一和台独的社会学调查!这点是之前大陆研究台湾的学者所欠缺的一个深入研究台湾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