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桐生一龍
台灣學者,現居山東,願意解答你的問題。
我的爺爺是國民黨,他們曾在黨旗下宣誓,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奮鬥。
北伐戰爭前,爺爺結識許多共產黨朋友,在他留下的回憶錄中,有一位「楊兄」談吐非凡,氣宇軒昂,二人一見如故。
當時,國民黨內或多或少對共產黨有抵觸的意思,我的爺爺從不抵觸共產黨,他稱共產黨黨員為「殊途同歸的戰友」。
北伐戰爭,爺爺第一次見到信仰的力量,當人們願意為共同的信仰奮戰時,黨派分別可以忽視。
後來,一切皆變。
因為蔣介石的選擇,國共合作破裂,爺爺曾想反抗,但是他怕,他害怕自己也倒在血泊中,他也有自己的家人。
在爺爺的回憶錄中,那一天他已經「死亡」。
他面對命令選擇妥協,他親自抓捕「楊兄」,楊兄面對爺爺時,沒有任何畏懼,彷彿是預料到結果,他懇請爺爺放妻兒一條生路。
爺爺沒有同意,因為他不敢,他害怕有人誣陷自己「通共」。部分同僚因為網開一面,慘遭毒手,身家不保。
「楊兄」沒有悲憤,他只是請爺爺親自送他一程,語氣是那麼坦然,他的孩子也沒有哭鬧,只是靜靜地看著大人們。
對於爺爺而言,扣下扳機時,心已經死亡。從此,他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之後,爺爺變得鐵石心腸,他逐漸能夠忍受曾經的戰友血染屠刀的場景,他逐漸也對士兵燒殺搶掠不再管制。
「沒有意義,沒有意義。」
據父親會議,爺爺有時會在夜晚,緊緊地盯著曾經的黨旗,如同入定狀態。
我想,他在悼念逝去的理想?
爺爺最勇敢的一次,他曾向上級提交書信,為共產黨求情,但是被副官截下,並告誡切不可再行此種「傻事」。
爺爺的回憶中充滿迷茫,他不清楚從何時開始,心懷理想的政黨變為如此模樣,同僚彷彿在一夜中轉變,他想脫離,但懦弱的他最終向現實屈服。
抗日戰爭時,國共再次合作。與爺爺合作的八路軍,貧窮至極,但是上司命令禁止爺爺以任何形式「租賃槍械、提供武器」,每當與日軍開戰時,八路軍總是死傷慘重。
爺爺已經麻木,他閉上眼睛,希望自己能忘記這一切。
1942年,爺爺和友黨決定合作偷襲日軍團部,原定計劃是八路軍前去吸引正面火力,爺爺的部隊隨後從後方偷襲。
但待到爺爺的部隊出擊時,卻接到上司的命令「按兵不動」,相距僅10公里,爺爺彷彿能看到八路軍拼盡全力拖延日軍的模樣。
待到結束,爺爺曾派哨兵去查探,是否有人倖存,得到的答案是「未見到八路軍殘部」。
當時和爺爺合作的八路軍,政委是姓李,雖然外表強壯,但在爺爺的回憶中卻顯得「文質彬彬」。
「如果沒有戰爭,他可能是私塾老師。」
那位政委曾向爺爺描述過一個合作治國的光明前景,讓心如死灰的爺爺找到一絲光明。
後來,再無光明。
待到解放戰爭,爺爺曾被勒令執行「清掃」任務。
什麼是「清掃」任務?有疑似通共的村莊,讓全村人「消失」。
第一次執行「清掃」任務,一個孩童,問他的媽媽:「日本壞蛋不是已經投降了嗎?」
「對不起,你們躲過他們的刺刀,我卻依然無法救你。」
最讓爺爺慚愧的是在死獄中,他曾提審一位被抓住的共產黨人。
「那位年輕人,已無一塊好肉,他所受折磨,無法想像。」
爺爺鼓足勇氣,喝斥:「上級是誰?說出來!」
「我不知道,我是教書的。」年輕人的聲音很弱,但是很堅定。
「我是真的想幫你,你撐不住的。」爺爺換了一種說法,或許也是慚愧於自己的所作所為。
「我不知道,我是教書的。」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不要求你背叛同僚,你為我提供一點線索,我應付上司,你也好受一點。」
「我不知道,我是教書的。」
副官用手帕摀著鼻子,略帶鄙夷地說:「電刑都用了,真難辦。」
爺爺能做的事,是提前他的槍決日期,讓他少受一點苦。
這個年輕人被推上行刑台,士兵在裝彈時,爺爺看到年輕人笑了。
那是解脫的笑?還是無奈的笑?
許多年後,爺爺質問自己,自己是不是已經失去「笑」的資格?
據父親回憶,爺爺是在一個雨夜走的。
逃至台灣後,部分軍隊被廢棄,爺爺帶著妻兒回到遠離其他同事的地方居住。
一開始確實也安穩了幾年,但每到打雷下雨時,爺爺不敢睡覺。
他說自己會被「抓走」。
他用剩下的時間,用文字記載自己的「罪」,他教會父親,我們是身披枷鎖與罪孽的一代人,有機會我們需要回到大陸去「贖罪」。
那天,他提前穿好以前的軍裝,戴好軍功章。
他把自己的整理的家書與回憶錄放在桌上。
他拿出曾經的那面黨旗,抱在胸前。
然後,割破了自己的腕動脈。
爺爺是這樣死的,無聲無息。奶奶早已去世,爺爺和父親在一起居住,他趁父親加班的夜晚,自殺。
我沒有見到爺爺的面,因為那時父親才剛工作,還沒有我。
父親說,爺爺看到自己成年了,不希望未來的孫兒看到一個「戰犯祖父」,選擇了這樣的結局。
他為什麼要懷抱黨旗離開?他是放不下曾經的理想嗎?
「我要走了,我要去見他們了。」
這是爺爺放在遺書上的一張字條,父親保留至今。
我想,他是為自己的懦弱和曾經破滅的理想去承擔結果,所以結束自己的性命。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2019年5月3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悼念泰国前总理时,发表言论称:越南军队在1979年的干预是入侵柬埔寨。此言一出,激起柬埔寨和越南的强烈反应。柬埔寨首相洪森反驳道:李显...
-
来源:十五望远镜微信公众号原标题:连花清瘟为什么能骗你四次?查看原文链接世界上有两种药可以医治百病,一种叫多喝热水,一种叫连花清瘟。从2003年的非典(1次),2008年的...
-
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哲学家黑格尔的观点,值得人们深思
在人类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中,犹太文化和信仰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色彩。它们不仅塑造了犹太民族的独特身份,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这种独特性同时也引发... - 作者:卢麒元 ,知名财经作家,沃德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北京的朋友一直希望我谈抗美援朝。原因是沈志华关于抗美援朝的言论对海内外的影响贻害甚广,非常的糟糕。...
- 最近,云南出台的一项政策引起很大争议,就是民间聚餐五桌以上的要进行报备。对此有持反对意见的,认为管得太细太宽,也有的认为很有必要,毕竟云南那边因为聚餐闹出人命的事...
-
武则天晚年,极为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张“年少、美姿容、善音律”,日夜陪伴武后,仗势专权,嚣张跋扈。武后宠爱二张,不仅为肉身之欲,更重要的是确保权力上的绝对安...
-
“太原保卫战”堪称华夏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也是决定北宋存亡的终极一战
太原保卫战是发生在两宋之交,决定北宋王朝兴亡命运的一次战役。战事之惨烈,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中也罕有其匹。我们先看看北宋时期兵力部署分布,可以看出西部和北部边镇的防御... -
洛克菲勒,亿万富翁的传奇,实际上是美国资本主义黑暗面的缩影。他踩着竞争对手的尸骨,以卑劣手段构筑石油帝国,尽显金钱与权力的勾结。洛克菲勒是美国最著名的资本家之一,...
-
澳大利亚的面积非常大,达到了769万平方公里,排世界第六,只比中国小一点。中国的原住民是中国人。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那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是什么人?什么民族的?叫什么...
-
左宗棠收复新疆,赵尔丰收复西藏,虽落赵屠户骂名,却保一方平安,功在千秋
没有左宗棠,我们将失去新疆。但多少人知道,若没有赵尔丰,我们现在去西藏也是需要护照的。提起赵尔丰,了解历史的会想到“赵屠户”、“平叛西藏”、“四川保路运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