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者”学校

繁体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有这样的一些“听风者”学校勇担历史重任,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情报保卫干部,为党的隐蔽战线提供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无线电通信干部的成长摇篮

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作战指挥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发展无线电通信工作。1931年3月,无线电技术人员曾三、伍云甫、涂作潮到达中央苏区,举办多期无线电培训班,并在汀州市创建了军委无线电学校(后改称红军通信学校)。学校因材施教,按照学员的文化程度循序安排识字、无线电报务等课程,继而增设外文、勤务用语、通报手续等课程,有效保障学员学习质量,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无线电技术人才,充实了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力量,涌现出钟福祥、钱江、肖森、赵宾玉、唐陶德等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

从缴获的“半部电台”和俘虏的敌方报务人员起步,军委无线电学校为红军建立起自己的无线电通信人才队伍。这些红色“听风者”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充分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屡建奇功。

“听风者”学校

军委无线电学校旧址

情报保卫干部的专业学校

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把挑选和培训情报保卫工作的骨干力量作为重要任务。1938年2月至1939年1月,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连续举办了三期情报保卫培训班,开设的课程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秘密工作、情报学、侦探学、审讯学、部队锄奸保卫等。

中央社会部成立后,着重进行了情报保卫干部和电讯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1939年至1941年期间,中央社会部在枣园先后举办多期情报保卫干部训练班、通讯干部训练班。此外,中央社会部还依托陕北公学和西北公学训练情报干部。中央社会部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政治学习和专业训练,比如密码使用、电台报务、照相密写,以及如何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生活、工作,应付敌人突然搜查和袭击等等。受训人员大部分被派往日寇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进行秘密工作。隐蔽战线在抗日战争时期举办的一系列培训班课程丰富、内容详实,为党的情报保卫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既满足了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需要,又为抗战胜利后向全国输送干部奠定了基础。

接管城市的保卫人才培养基地

1947年底,随着石家庄的解放,接管大城市的问题被提上日程。中央社会部决定向地方抽调108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并且有情报保卫工作经历的人员,组成情报保卫人员训练班,集中到河北西柏坡旁的西黄泥村,接受接管大城市的保卫工作集训。

“听风者”学校

情报保卫人员训练班课程用书

中央书记处五位书记中,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三位亲临开学典礼,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主持仪式,担任教员的都是富有实战经验的领导同志。学员们的教材,除了中央社会部副部长谭政文撰写的《审讯学》,还有四本由党的地下工作者整理的《北平概况》,涉及国民党党政军组织机构、特务系统以及工商业管理、医院、图书馆、报纸杂志、社团文化等情况。后因平津解放,这“一百单八将”提前结业,为维护解放后新社会的稳定、扫除国民党残留特务、肃清旧社会黑恶势力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王彬彬:潘汉年的百喙莫辩与在劫难逃

    摘要:人们习惯于认为,潘汉年当初如果没有擅自见汪并长期隐瞒此事,就会终身太平无事甚至官运亨通。这是大错特错的。像潘汉年这样的人,即便没有擅自见汪一事,也决不会善终...
  • 1973年河南林县,42张红旗渠老照片,修建过程震撼人心!

    1973年河南林县,42张红旗渠老照片,修建过程震撼人心!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
  • 1955年,潘汉年在北京饭店被秘密逮捕,陈毅怒斥:糊涂,不可原谅

    1955年,公安部忽然派人秘密包围了北京饭店。当天有不少客人在,这个突发事件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难道北京饭店进了什么通缉犯?不久,公安部的同志从北京饭店带走了一个男子...
  • 工运史话丨忠诚与背叛——英雄夫妻与叛徒夫妇

    周文雍、陈铁军是一对英雄夫妻,他们在广州起义中并肩作战,失败后不惧白色恐怖,坚持斗争,于1928年1月27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红花岗刑场。行刑...
  •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人们...
  • 中央特科的闲棋冷子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毛泽东与他的秘书们:叶子龙发明“圈阅”制度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西路军始末

    红军西路军,这是一个悲壮而又沉重的名词。西路军2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这在我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惨烈一幕。也正因于此,这段历史成为了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争...
  • “文革”中的洋人造反派

    编者按:李敦白忆述其“文革”初期的风云际会时直言:“政治权力的致命吸引,呼风唤雨的巨大幻觉,也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李敦白,一九二一年生,美国进步人士。一九四...
  • 王中远:“是我埋葬了林彪父子”

    王中远:“是我埋葬了林彪父子”

    编者按: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256号三叉戟飞机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时,他的身份是:中央副主席、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林彪的飞机坠毁给...
  •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适逢多事之秋,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吧。第一条信息,德国之声(DW)于2024年9月12日报道称,前CIA华裔特工马玉清因向某国出售大量国家机密,被判10年监禁。...
  • 2001年石家庄特大爆炸案

    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16分左右,石家庄长安区育才街的居民们都还在香甜的睡梦中,突然,一阵巨响传来,育才街棉纺三厂宿舍15号楼的西墙轰然倒塌,所幸并无人员伤亡,然而就在...
  • 1939《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白皮书》,犹太人弃卒的宿命

    1939《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白皮书》,犹太人弃卒的宿命

    360°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詹姆斯·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特·罗斯柴尔德,该信函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一片欢腾。2...
  • 邓晓芒:西方文化凭什么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

    邓晓芒,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主要研究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
  • 搞外遇还“强强联合”副市长暧昧纪委书记!河北沧州一纪检干部婚内出轨

    闻着臭吃着香,又到了臭豆腐飘香的季节。11月1日,一名女子手持身份证发布视频说:“本人顾敏琪,中共党员,江苏常州市级机关文职人员。现实名举报前夫张涛(中共党员,现任溧...
  • 祸国殃民东林党

    ▲顾宪成公元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当时万历朝的首辅王锡爵年老引退。于是,明神宗便命吏部根据品望再推选六、七位能够胜任首辅之职的官员听候点用。此时有一个叫顾宪成的...
  • 张作霖只死于日本人之手吗?错了,他是被日本和苏联合谋杀死的

    张作霖只死于日本人之手吗?错了,他是被日本和苏联合谋杀死的

    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杀害张作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不知从何时起,张作霖被包装成了抗日爱国人士,甚至流传着张作霖活着日本不敢侵华这样的滑稽言论。一时间张作霖当马贼、...
  • 时代年轮话百年上(二)

    时代年轮话百年上(二)

    鸡叫五更,划破万籁俱寂,风刀霜剑严相逼,只待,明媚鲜妍能几时,真冷啊!大伯闭着眼睛,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看来是要醒的样子。早就醒了的...
  • 江泽民废止军队经商

    军队一律不得经商军队经商之事遭到了时任国防部部长张爱萍的极力反对。在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会上,他力陈军队经商之弊:军队和政府经商,势必导致官倒,官倒必然导致...
  •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对于使用白话文的当代人来说,古代的文言文是相对困难的,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很难完全读得懂。而且,文言文的阅读的难度也是高低不平的,比如读四大名著的原文并不难,但读文...
  • 代数源自中国——推倒历史重来:若要天翻地覆,就让它天翻地覆

    代数源自中国——推倒历史重来:若要天翻地覆,就让它天翻地覆

    2018年4月29日,中国数学会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名曰《代数学的起源》,文中称:“代数最初是用文字表述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算术已经演化出一些用文字表述的...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