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素材原出处是2016年凤凰卫视陈晓楠主持的《冷暖人生》中的一期。本站将该栏目的实况对话附于文后。
“在激烈的斗争中,我想到毛主席,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我打开收音机,收听毛主席的声音,让方忠谋发抖吧!”
——摘自张红兵检举母亲的材料
【导语】这是一个真实到令人心碎的故事,“亲亲相隐”才是符合中国人基本人伦的举动,“大义灭亲”则是破坏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人伦,希望中华大地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灭绝人伦的悲剧了……
1970年4月11日,安徽固镇县,四里八乡的人们争相会聚到县政府旁的空地上,赶着看一场盛况空前的万人宣判大会。人们拥挤着,踮脚翘首望向主席台,上面正跪着一个五花大绑、短发、白净的40多岁妇女。
“挂着大木头牌子,上面写的是现行反革命犯方忠谋,然后是红笔大叉。抓住她的头发往下按,要向革命群众低头认罪。她脖子一梗,头一偏,又抬起来了。”
喧嚣的人群中,16岁的张红兵也远远地望着台上那个等待宣判的女人,那正是她的母亲。当宣读宣判结果的时候,整个万人会场安静了下来,张红兵清晰地听到“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方忠谋被拉上汽车,背后插着亡命旗,押赴刑场。刑场就在固镇县三八河东岸,距离县城两公里,那里有一块荒野洼地。人们奔跑着、追赶着刑车,生怕赶不上围观枪决的时刻,路上尘土飞扬。张红兵脚步沉重地裹在人流里。
“我都没到刑场去看母亲被枪打死那个血淋淋的场面,我真的不忍心去看。我离得很远。”
陈晓楠:你那个时候怕跟她的目光相对?”
“怕。”
在母亲生命的终点,张红兵内心涌动的复杂情绪难以言表。因为正是他,亲手将母亲送上了断头台。
▲ 张红兵和母亲方忠谋
那个黑色的夜晚
1970年2月13日,正月初八。那天晚饭后,像往常一样,张红兵刷碗,方忠谋给丈夫和儿子洗着衣服,一家人对文化大革命开展家庭讨论。
“这时候母亲拿起一本赤脚医生手册,上面印了毛泽东的这样一句话: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她指着这一行字说,这是别人说过的话,毛泽东引用的。”
听到母亲这样说,张红兵勃然作色:“你这不是在贬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吗?毛主席语录怎么是别人的?我说方忠谋,你不能用语法问题来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
16岁的张红兵是大院里最积极的红卫兵之一,小学还没毕业,就加入了毛主席著作学习小队”,对毛主席极为崇拜。此刻,这个忠诚的红卫兵愤怒了。为了捍卫毛泽东思想,张红兵立即对方忠谋进行了批判。但一向从不爱与人争辩的母亲,言辞却越来越激烈。
“她说,我就是要为刘少奇翻案,这个可不得了。我就更对母亲不能容忍了,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都被关进大牢了,你还在为他翻案。到后来母亲又说出了一句让我们震惊万分的话:毛泽东为什么搞个人崇拜?到处都是他的像。这下就更不得了了,她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毛泽东。”
话音一落,一家人惊骇万分,攻击诬蔑伟大领袖,这样的反动行为足以招来最严酷的惩罚。深夜的张家小屋就像是惊涛骇浪里的小船。一直看着妻子和儿子争吵的丈夫张月升,此时再也无法沉默了,他站了起来:
“方忠谋,从现在起,你就是阶级敌人,我们要和你划清界限,你把你刚才说的话都给我写出来。母亲坐在藤椅上,拿起父亲的香烟盒,抽出一支烟点燃了。从小到大,我从没见过母亲抽烟,但是那天晚上她破例地抽起烟来了。她一边抽烟一边说,那还不好写吗?我敢说、敢想、敢干,就敢写。”
拿到了妻子的“罪证”,张月升立刻走出家门,向军代表揭发方忠谋的“反革命行径”。张红兵仍然不放心,他怕父亲还留恋夫妻之情,不是真的去举报,自己又匆匆写了一封检举信,并包上平日佩戴的红卫兵胸章,他也走出家门,把信塞进了县群众专政指挥部军代表的宿舍门缝里。
▲ 张红兵揭发母亲材料
陈晓楠:你意识到你写的这个结果是什么?
“就是向军代表报案,把母亲抓起来。从幼儿园到小学所受到的教育,就是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谁要是反对他,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陈晓楠:这个时候在面前的这个人?
“不是母亲了,她已经变成了一个现行反革命,变成了一个阶级敌人了。”
陈晓楠:就因为那两句话?
“对,简直是青面獠牙的魔鬼,瞪着血盆大口,就在那一刻。”
“大义灭亲”之后
由于父子二人的揭发,“重大反革命”方忠谋被当场缉获。在长长的揭发材料的结尾,张红兵和父亲都写上了“枪毙方忠谋”的字样。同日,张月升还写了离婚申请,和代表儿子脱离母子关系的申请,方忠谋毫不犹豫签上了“同意”。
因为“大义灭亲”,张红兵被树立为革命典型,在母亲的批判大会上做演讲,他的“革命事迹”还被创作成漫画在县展览馆展出。张家父子一时风光无两,然而小县城里很多百姓,却对他们出卖亲人的行为,暗地里指指戳戳。有人说:张月升肯定在外面有女人了。
1970年4月11日,在万人宣判大会之后,方忠谋被枪决,她也是固镇县在文革中第一个被处死的“反革命”。
▲ 宣传张红兵“大义灭亲”的漫画
方忠谋死后,张方两家也彻底断绝了往来。方忠谋娘家遭到了冲击,二妹忧愤而亡。而张家也并未因“大义灭亲”得到眷顾,“反革命家属“的政治帽子如影随形。张红兵兄弟二人,初中毕业后,没有获得进厂、升学或当兵的机会,被安排下乡插队劳动;张月升则又在后来的大小运动中,经历两次挨整和被免职,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1976年,十年动荡岁月结束,之后的两年,极左思潮统的统治开始松动,对于文革的反思、批判,逐渐蔚然成风。然而就在全中国的老百姓欢欣鼓舞的时候,张红兵却彻底茫然了:自己曾经坚信的革命理想,对伟大领袖的崇拜,难道都错了吗? 1978年末,多年未见的方忠谋的弟弟方梅开突然找到张家。当时文革的平反工作,正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展开,方梅开决定给姐姐伸冤。不久,张红兵父子在报纸上读到了张志新的平反消息后,掩卷长叹,张红兵也终于明白,他对父亲说:“我们当年真的做错了”。
▲ 张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右二张红兵,右三张月升,左三方忠谋
母亲,是张红兵生命当中已经消失了近十年的一个词汇。方忠谋死后,张月升把和方忠谋有关的照片、字迹全部统统都毁掉了。而把这个几乎被抹去的母亲,重新“找回来”的过程,强烈地冲击着张红兵。当年他写的是揭发材料,而这一次写的,则是申诉和平反的材料。而更重要的是,母亲为何在那个黑色的夜晚忽然爆发?这一巨大谜团,也在张红兵的回顾中,呈现出惊人的答案。
母亲的真相
在张红兵的印象中,母亲方忠谋一直都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医务工作者和一个虔诚的革命者——她曾为一个大出血的产妇献血;一个小男孩患上白喉、被浓痰堵住气管,方忠谋冒着传染的危险,用嘴吸痰,救了对方一命。 但为什么在1970年2月13日那个夜晚,她会突然歇斯底里、举止癫狂呢?在仔细翻阅了父亲、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检举材料时,那些尘封的琐碎细节所揭示的真相,令张红兵五雷轰顶、如梦方醒。
▲ 年轻时代的方忠谋
1949年,23岁的方忠谋,受地下党父亲方雪吾的影响,加入了解放军,作为护士参加了渡江战役,荣立二等功。但一年后,在家乡的土改运动中,父亲却被当做”地主分子”和“匪特分子”镇压,方忠谋也受到牵连,被当做“特务嫌疑、内控对象”。为了证明自己的革命忠诚,早日入党,她也曾向组织检举揭发过父亲,要求与地主家庭划清界限,不断改造思想,工作上更是积极拼命,做到了固镇县医院门诊部副主任的职位。
1966年文革伊始,是张家人政治生命最荣耀的一年——方忠谋的大女儿张芳被选为固镇县师生代表,参加了毛泽东第八次接见红卫兵。然而从北京回来不到一周,张芳就因为串联时传染了流脑而病发身亡。 女儿的死极大地打击了方忠谋,她就像祥林嫂一样四处找人倾诉丧女之痛。据弟弟方梅开回忆,方忠谋曾对他说:“为什么要搞文革,要让学生串联?如果学生们都在学校里好好地上学,大胖(张芳)也不会得这个病死了。” 然而还没有从丧女之痛中走出来,夫妻二人又先后遭受冲击。张月升首当其冲被打倒,作为固镇县卫生系统“头号走资产阶级路线当权派”,他被戴上高帽游行、批斗。方忠谋作为“走资当权派的臭老婆”,也经常被拉去陪斗。13岁的张红兵则站在台下,看着父母挨斗。父亲被打,母亲护着父亲,拳脚都落在了母亲身上。挨完批斗,方忠谋默默地陪着丈夫,在夜色中蹒跚着走回家。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来源:十五望远镜微信公众号原标题:连花清瘟为什么能骗你四次?查看原文链接世界上有两种药可以医治百病,一种叫多喝热水,一种叫连花清瘟。从2003年的非典(1次),2008年的...
-
8341部队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1928年5月,为保证红军军部的安全,毛泽东在井冈山组建了军部特务连。特务连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不...
-
2015年大连举报李铁+河北,提供了哪些证据?当时足协管事的是谁?
7年前大连举报李铁+河北收买对手,提供了哪些证据?当时中国足协管事的是谁?前国足主帅李铁被带走调查后,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大家都在关心会有多少中国足球的大佬卷入李铁... -
2003年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死亡内幕:精英警察部队领头,2位黑帮骨干补刀
来源:枕猫这是一起让人大跌眼镜的刺杀。2003年3月12日,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在政府大楼外遇刺而亡。塞尔维亚乃至国际社会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刺杀砸懵圈了,但更懵的还在后头。经... - 01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的一个深夜,荣王赵元俨府内一个黑影悄悄地潜入了佛堂。谁这么大胆子敢半夜三更在八王府里瞎出溜?原来是府上一位姓韩的姑娘,职务是“茶...
-
中2.2亿大奖还能免税?中国福彩又现“玄学”、巨奖得主不差钱
文丨宗威每次看到有人买彩票中大奖,我都会暗自心酸:接住这泼天富贵的,为什么不是我?最近的这位江西“幸运”彩民,估计要让全国彩民都眼红了。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南昌某... -
北宋乾兴元年(1022)二月,封禅爱好者、祥瑞天书收藏家赵恒驾鹤西游,将千里江山留给儿子赵祯,朝廷于次年改元天圣,20余年的真宗时代结束,仁宗时代就此开启。新朝虽肇始,...
- 【环球时报记者 王晓言】近日,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和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令不少人回想起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危机深...
-
一个国家,不在于土地多大,人口有多少,有多少个第一,创造了多少的GDP,更不在于那些宏大叙事。只要百姓富裕了,社会福利好了,就是一个好国家。菲律宾地处东南亚,是一个古...
-
1997年邓公逝世后,华国锋同志作出一个决定,中央知道后全力支持
1997年2月,我国重要的领导人之一邓公,宣布在北京逝世。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都陷入了悲痛的气氛当中,人们纷纷为邓公的离去感到悲痛不已。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前任领导人华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