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话: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社会又分底、中、高层。底层的人,守着规矩;中层的人,利用规矩;高层的人,本身就是规矩。下者劳力,中者劳智,上者劳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此乃,天下之通义。

第二段话:辈辈开荒,不如十年寒窗;十年寒窗,不如三代从商;三代从商,不如祖上扛枪;祖上扛枪,不如乌纱帽香。只有我开荒,我儿才能得寒窗,我儿有幸得寒窗,孙辈才能得经商,才能识得乌纱香,才能得归田园,不用开荒,“建功名,荣妻荫子。”

第三段话:三代人总有一代人要努力,要么你父母吃苦,要么你自己吃苦,要么你的孩子吃苦。你不努力的话,你的前后三代都会过得很艰难。一个家族的兴旺,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和不断积累。一代工农医科,二代金融法律,三代艺术升华。家族成员只有团结一致,互帮互助,荣辱与共,才能得到长久的兴旺发达。

再送20段话:

1、不要抱怨任何人给你带来伤害,也不要抱怨任何人对不起你,一切错误都是自己的判断力和能力不够造成的。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跟随他人或社会潮流,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做出决策。你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你的无能,你的存款太少。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对他人的友善程度,而在于你实力的强弱。人们普遍对强者更加宽容。

2、你在意谁的看法,你就成了谁的奴隶。 年轻时怕得罪人,年纪大了就不怕了,因为想明白了一件事:得罪别人比得罪自己、折磨自己要划算得多,安全感永远是自己给自己的。你和谁在一起的时候最没有负担,最放得开,最自然,最舒服,最简单,那才是你心里最重要的人。

3、没事不要讲话,至少要少说话。讲话只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别人高兴,否则就保持沉默;二是能传递价值,推动他人干活;三是带来利益,否则干脆保持沉默,独自思考。一辈子记住,这五个没必要:讨厌一个人,没必要翻脸;喜欢一个人没必要卑微;错过一个人,没必要怀念;看穿一个人,没必要揭穿;离开一个人,没必要伤害对方。

4、爱自己,就要把自己摆在首位,好好对待自己,这样的人才是人间最清醒的人。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只筛选不改变。不要试图劝任何人,哪怕你为了他好,给他建议,最后你多半不会得到感谢,这个世界上懂得感恩的人毕竟是少数。退让带来的基本都是得寸进尺,别妄想能换来什么尊重和理解。你退着退着,就没有路了。

5、你活得就像“演员”一样,那就有成就感。把人性摸得清清楚楚,做事完全从别人角度出发对于不同人有不同表情,千人千面。在老实人面前扮成单纯的样子,其实内心心机重重,故意用无所谓的语气抛话题引战,少说多看,让很多人喜欢,觉得很好相处。

6、不要羡慕那些你认为比你好的人。别人只是每一分钟都在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吃了你不想吃的苦,说了你不好意思说的话,认识了你没有勇气认识的人,坚持了你放弃的事情。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 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7、本性善良的人,觉悟都非常晚。当别人聪明伶俐时,他们还又傻又呆;当别人懂得权衡利弊时,他们仍然一片赤诚;当别人都机关用尽了,他们才大彻大悟;后来虽然觉悟了,但内心还是保持着善良与天真。他们不断地寻找同类,最后却变成了最孤独那类人。不要轻易地去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是一种有关愿望的命题,是命数与巧合,报与不报与善恶无关。

8、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变得孤独,不管外在表现怎么样。人生路上,你会听到纷纷扰扰的建议,有人要你这样做,有人要你那样做。最后,你发现,你才是所有问题的负责人、所有风险的承担者,也是所有收益的获利者。提建议的人说完就走,但你不行。你只能开始长时间、安静地独立思考,一个问题想到深夜。属于你的不要放手,不属于你的不要去掠夺,人可以适当地“无耻”,但不可以无耻到竟然可以去掠夺的程度,虽然人人都喜欢以成败论英雄。

9、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10、很多不幸,恰恰在于缺乏拒绝的能力。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缝。一定要学会拒绝别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就不用害怕拒绝对方。 因为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早已经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出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拒绝别人这件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当你真心诚意的告诉别人“不好意思,不可以”,迈开这一步,你就会发现,原来拒绝是如此地释然。

11、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真正清醒的人,往往看着好像有点傻,其实智商情商都高,只是不显露,也没必要显露,让人觉得这人不怎么聪明,让人没法挑刺儿。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矫情,甚至是一个笑话。忍气吞声偶尔为之不为过,但如果成为一种习惯,那就不是什么命中注定,而是一种无法原谅的过错。

12、努力学会要做一个没有情绪的人。不要到处诉苦,也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不要对谁都充满期待,谁在背后议论你,都无所谓,你只需要关心你的当下和你的未来就可以了。人生最大的荒唐,就是在烂人、烂事上纠缠,它能耗光你所有的正能量。遇到烂人,及时抽身,遇到烂事,及时止损。

13、所有人的看法和评价都是暂时的,只有自己的经历和成绩是伴随一生的。几乎所有的担忧和畏惧,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想象,只有你真得去做了,才会发现有多快乐。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因为寒窗苦读十几年,你受的不一定是教育,你可能受的是教育的伤害。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14、 很多中国人的一生,都在为养老做准备。 年轻时做的任何决定,不是为了当下,而是为了“当你老了的那一天”。生活得更好,是为了自己,自己渡自己,自己劝自己。现在是你生命中最好的年纪,身体健康,亲人安在,现世安稳。可惜你意识不到,因为一点小事,心情就一团糟。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都会有人说三道四;这个世界我们都只来一次,记住一句话:想得太多会毁了你,若无其事地无视,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

15、当你经济独立,见过世面,你的三观才会真正形成。你才不会纠结于一个人,到底爱不爱你,你应该去爱你自己,你的家人以及这世间万物。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和使命,这个世界没有完全一无是处的人,自然也没有从头到脚都闪闪发光的人。一个人拥有梦想是一种追求,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先努力,优秀,再大方拥有。

16、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两件事: 一是搞好事业,二是找对爱人。当太阳升起时,投身事业,当夕阳西下时,拥抱爱人,这大概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当善良遇到了善良,便是这世上最美的邂逅,当善良遇上了温柔,那便是人间绝配。

17、人性的真相是趋利避害、适者生存。当你对别人有用时,人性就是善良的;当你对别人没用时,人性就是自私的;当你阻碍别人赚钱时,人性就是险恶的;当你能帮别人赚钱时,人性就是忠诚的。宽容并不代表软弱,受人欺负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勇敢是另一种宽容。要知道,没有人会去敬仰一个弱者,强悍会让你变得更加尊严和高贵。

18、要把断舍离的能力培养成一种习惯。不会再穿的衣服、不喜欢的香水,不需要的物品,留着只是占空间,却没有任何用处。不要抱着以后可能会用到的想法,这个以后永远不会到来。果断舍弃该舍弃的,生活才能过得有效率。

19、时间是有限的,不要被眼前的事情消耗自己。把时间放得长远一点,永远不要因为一件事情影响了你,那个叫做精神内耗。人到年龄大了以后,只会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做什么,不会后悔自己做了什么。所以及时行乐,让自己快乐一点,生命才变得更有意义。乐观就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以后,你讨厌他,但是你依然热爱生活。 活着本来就很累,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20、屏蔽力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之一。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活得通透的人,没有特别想维持的关系,也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走近的人不抗拒,离开的人不强留,就连吃亏也懒得计较。

知识拓展:

一、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元代统治者将社会职业划分为十个等级,其中儒生被列为第九等,居于娼妓之下、乞丐之上,形成"九儒十丐"的制度 。

该等级划分最早见于宋末遗民郑思肖《大义略序》与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的文献记载,通过"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的排序,反映出游牧民族政权对知识分子的轻视。

元代科举制度长期停废,导致儒生失去传统仕进途径,沦为"介乎娼之下丐之上"的特殊群体,"老九"称谓由此成为元代儒生社会地位的标志性符号。

二、古代十种等级的划分

1、一官:一等人是大官,这多指皇帝身边的红人。

2、二吏:二等人是吏,吏是类似于现在的处级包括处级干部以下的公务员。

3、三僧:三等人是僧人,佛家弟子。

4、四道:四等人是道家弟子。

5、五工:这里的工指的是为当时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员,类似医生,事业单位的职工!

6、六农:种地交粮!民以食为天,给农民的位置还是比较适当!

7、七匠:手艺人,不靠种田生活,为社会技术性人员!

8、八娼:元朝时期的娼妓是一支庞大的群体!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记载,仅元朝大都就有2万多人从事这个职业。

9、九儒:把读书人列为九等人,后来滋生出“臭老九”这一称谓,可能也是源于这个排名的缘故吧。

10、十乞:乞丐,要饭的!

来源:为人处世文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