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根据央视报道,中国宣布正式启动小行星撞击防御计划。

根据吴伟仁院士的介绍,中国准备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然后在距离地球1000万公里以外对小行星进行撞击,解除目标小行星在未来100年内撞击地球的风险。

我们准备撞击小行星了,正式官宣保卫人类计划

听着是夸张了点,但这事是千真万确的,没和你开玩笑,有视频为证。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新闻

,时长01:50

这就是中国制定的 “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来做实验,为人类撑起一片保护伞。

小行星防御计划有多难,我列组数据,你看看就知道了。

实际上每天都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但绝大多数小行星都会在大气层里烧毁,变成某地可以欣赏到的一颗流星,威胁不到人类。

但其实这只是因为撞过来的小行星质量小而已,大的小行星撞地球这事概率极低但破坏力极大,被联合国列为人类生存的二十大灾难之首。

也就是未来最有可能灭亡人类的灾难,小行星排第一位。

当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00米时,质量达到了130万吨,撞击能量足以把一个人类特大城市彻底夷为平地。

当小行星的直径超过300米时,会灭绝一个大型国家的省,或者一个中型国家的全部,并导致区域文明崩溃。

当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公里时,质量超过了20亿吨,撞击能量相当于66万枚原子弹,结局就不止是灭绝一个省甚至一个大陆了,而是足以威胁整个人类文明。

我们准备撞击小行星了,正式官宣保卫人类计划

根据科学家的模拟结果,当一颗直径超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会形成一个15-20公里的陨石坑,并在全球激发大地震,全球70%的大城市(如上海、纽约、东京)将被摧毁。

但这并没有结束,撞击还将导致超50亿吨尘埃和硫酸盐气溶胶注入地球平流层,这会导致以下几个可怕结果:

第一,全球气温将下降8-12℃,并持续3-5年,这会导致地球上的植物全部生长困难,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只有深海生态系统可能幸存。

第二,地球生态系统崩溃将导致人类的粮食减产最低80%以上,这还是考虑到人类文明可以使用电能来进行部分农业生产的前提下。

第三,全球将会普降酸雨数年,雨水的酸度pH≈4.0。

第四,臭氧层将会被破坏30~50%,需要10年以上才可以修复,这会导致地球上的紫外线强度大增。

以上几个因素协同运作,将导致全球人类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第一个月内死亡15~20%,在5年内死亡80%以上,人类文明将彻底崩溃,倒退100~200年。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种级别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虽然会毁灭世界,沉重打击人类文明,但还不能灭绝所有人类,全人类还能有1~2成活下去,慢慢恢复文明。

当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0公里时,撞击质量将超过1.3万亿吨。

整个地球将变成炼狱,时间持续数十年以上,所有呆在地球上的人类没有任何幸存的可能性,文明将彻底灭绝,地球的上一任霸主恐龙就是在6000万年前被一颗直径超10公里的小行星给撞没的。

实际上根据科学家的计算,灭绝人类文明不需要直径超10公里的小行星,只要小行星的直径超过了5公里,那就可以做到灭绝人类文明。

所以,人类科学家已经追踪了太阳系内99%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可以说只要人类能观测到就一定会将其纳入监测范围,时刻记录其当前位置。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约 100 万年发生一次;直径大于2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约 300 万年发生一次;直径大于6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约1亿年发生一次。

这是总体概率,但因为小行星的位置在时刻不规律变动,所以很多大型小行星都有一定的概率撞击地球。

我们准备撞击小行星了,正式官宣保卫人类计划

比如去年12月底,美国NASA 和欧洲航天局(ESA)就公布了一个消息,说一颗名为 2024 YR4 的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发生了变动,直径约为50米左右,撞击地球的风险提升至超1%,所以对全人类发出了预警。

2025年2月,美国NASA再次宣布,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超过了3%,时间大约是2032年。

后来NASA又宣布根据最新的观测数据,YR4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约等于零,但撞击月球的概率提升至4%。

这几个消息当时在全球引起了相当范围的恐慌和讨论度,直接导致了联合国启动了行星防御协议,也让我们今年可以顺水推舟的提出小行星防御计划。

别怕,我们中国人来了,我们来防御小行星。

哪怕只是一颗直径50米左右的迷你小行星,质量也超过20万吨,速度也最低是在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之上的,撞击地球的相对速度一般在12~30公里每秒。

这怎么防御?

我们提出的计划是撞击小行星,而撞击这事最讲究的就是质量。

人类目前最大的火箭,只能把100~150吨左右的物体,以第一宇宙速度(7.8 km/s)送入地球轨道。

而仅仅只有第一宇宙速度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要去更远的地方撞小行星,最低也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 km/s。

人类历史上造出过的最大火箭是美国的“土星五号”,起飞重量约为2950吨,其送往月球轨道的有效载荷约为47吨,有效载荷比约1.6%。

仅仅只到月球轨道,我们倾尽全力送上去的质量就只有47吨。

而小行星的质量都是以万吨为单位的,甚至是万亿吨。

这个质量差距,差不多相当于你骑着自行车,然后以撞击的方式试图去防御重型火车,或者相当于一只蚂蚁试图以撞击的方式去防御大象,标准的蚍蜉撼树。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通过撞击的方式去防御小行星,因为我们并不是想消灭小行星,只是想让小行星撞不到地球而已。

太空里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任何阻力,任何微小的力都可以对一个很大的物体产生作用,不会被阻力直接归零。

我们的人造物体如果正面撞击小行星,那和尘埃没有任何区别,小行星的减速程度甚至都能低到无法观测的级别。

但如果我们避开其前进方向,只从侧面撞一下小行星,那就可以微弱的改变小行星的前进方向,造成一个很小很小的前进角度偏移。

小到几乎没有,但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

这一点点的前进角度偏移,如果能提前1000万公里甚至上亿公里或更远的地方施加,那经过漫长的前进之后,就会放大成上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以上的轨迹偏移。

只要让小行星和地球擦边而过,那就行了,就算防御小行星成功了,所以我们的撞击目标是“让该小行星百年内无法威胁地球”,而不是永久消灭该小行星。

听起来似乎没问题,那实施难度在哪里?

第一个难点就要让至少几十吨以上的物体达到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地球轨道,仅这一点,全球就只有中美能做到,其他国家全部淘汰出局。

第二个难点,是我们要具备超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要让发射出去的火箭,在经过了1000万公里以上的航程后,依然能按照我们的要求,以特定角度恰好命中前进中的小行星。

不仅要隔着1000万公里准确命中目标,而且要特定角度,否则无法改变小行星的前进轨迹。

难度这么大,那研究建设这个小行星防御系统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只要能改变小行星的前进轨迹,那我们既可以让小行星偏离地球,也可以让小行星命中地球的特定位置,成为一种新型武器。

这种就是过于的阴谋论了,改变小行星前进轨迹这种手段是无法成为武器的,因为其需要经过几年的前进才能命中地球,而且让小行星错开地球,和精确控制小行星命中地球的某个地方,那完全是两个维度的难度,太空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可以微弱影响小行星轨迹,人类目前完全不可能有这个技术去精确控制小行星。

浪费时间精力做这种事,还不如直接发射核弹算了,比控制小行星当武器省事多了,反正你要是敢拿小行星当武器,有核国家一样会当成是核攻击的。

我们研究小行星防御系统,最大的目的就是保卫人类,不是自夸,确实如此,人类目前是有观测极限的,对太阳系外的小行星是无法做到全部观测的。

虽然说目前观测的是没有,但几公里级别的小行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了,概率约等于零,但并不是零。

人类没有小行星防御技术,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但要是有国家掌握了这个技术,那到时候就可以保卫人类文明,这会让人类文明多了一张自保的底牌,平时睡觉踏实多了。

然后这种实验,实际上就是在研究加强版的导弹防御系统,因为我们要在1000万公里以外拦截小行星,这需要的观测技术和引导精度非常逆天。

而且我们能在1000万公里外精确撞击小行星,就有能力在地球家门口撞击任何固定轨迹的人造物体,那从理论上说,拥有小行星防御技术的国家,将可以获得制太空权,在战时清除其他国家在太空中布置的卫星。

然后研发这等高科技所带来的一系列基础科技升级,日后也可以下放到中国的其他行业,带来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

研究推进防御小行星这种事,既能得到保卫人类文明的大义,还能获得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能直观体现国家实力,增加国家的震慑力。

好处很多,但必须有能力做到这件事,才能去拿这个好处,否则毫无意义。

2022年9月,美国曾经用一颗0.6吨的航天器,以6.6公里每秒的速度,在近地轨道主动撞击了一颗小行星。

6.6公里每秒,连稳定在地球轨道运行要求的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都没达到,更达不到脱离地球轨道需要的第二宇宙速度,这技术对防御小行星毫无意义,研究出来就是为了撞别国卫星的,而卫星的尺寸远小于小行星,所以这技术精度不足,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只能当一个技术储备。

而中国这次选择的撞击距离是1000万公里以外,远远超过了地月距离38.4万公里,必须要突破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这是真正想拦截改变小行星轨迹才会这么做,否则只研究在地球附近怎么撞东西就行了。

美国NASA今年初在全球广泛制造舆论,渲染小行星威胁,说什么1%或者3%撞击地球概率啥的,后来又降低到了约等于零,确实有一定关心人类的因素,因为那个小行星的轨迹确实是过于靠近地球,还有4%概率撞月球,这一点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计算后也认可了。

实际上NASA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经费搞研发,前期的那些“计算误差”很有可能是故意的。

但美国白宫的特朗普没有搭理NASA,这钱没要到。

全球的舆论铺垫工作美国NASA都已经弄好了,好多国家的人类也都已经害怕恐慌了,联合国行星防御协议都启动了,结果整个地球都没有国家站出来防御小行星,这不太好吧。

所以中国站出来了,笑纳了美国NASA刚做好的舆论成果,顺理成章的宣布研发人类小行星撞击防御计划。

谢谢啊。

来源及作者:远方青木(公号ID:YFqingmu )


本文初摘录于:2025-09-0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