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位列深圳民办中学“第一梯队”的学校结局何以至此?作为深圳一所知名私立中学,厚德书院因资金链断裂、拖欠物业租金,所有师生被物业“赶出了学校”。过去半年中,有关厚德书院倒闭的传言在当地教育圈流传,学校多次公开否认,但直到6月28日,校门口张贴的一张要求师生搬离的“告知函”,为这些猜疑画上了句号。厚德书院的教职工张鹏,已经将自己的个人物品从学校搬离。7月18日,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透露,深圳市教育局已经介入处理此事,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但他对未来的去向仍感到不安。这所位列深圳民办中学“第一梯队”的学校,结局何以至此?约1000名师生又将何去何从?
来源:厚德书院官网
1000多名师生等待安置
厚德书院创立于2016年,位于深圳龙华区,由深圳知名的老牌教育机构邦德教育集团全资创立。学校在建校之初便在深圳教育圈声名大噪:这一年,深圳中考裸考第二名学生放弃公办名校,转投厚德——这成为此后多年学校招生宣传的重点。公开信息显示,厚德书院处于深圳私立中学的“第一梯队”,曾被深圳市教育局评为“2020年度深圳市优质特色民办学校”。2021年厚德书院高考本科率为87.93%。
张鹏正是厚德书院一名负责招生的老师。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7月初,深圳市教育局已派出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与高一及高二年级的组长进行会谈,并指示他们向学生家长传达情况,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受倒闭影响最大的,正是在读的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厚德书院设有高考部和国际部。高考部学生最多,涵盖了高一、高二、高三以及高四(复读班)。张鹏介绍说,高考结束后,高三和复读班学生已毕业,今年学校也未招收高一新生,学校现有的即将升入高二、高三的学生大约有800人。
《中国新闻周刊》在龙华区教育局官网获取的一份厚德书院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学校有1293名在校生,264名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185人,教辅、管理等人员79人。张鹏透露,目前由市教育局出面协商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从新学期起,厚德书院的所有师生将整体“平移”至深圳龙岗区的一家民办学校,深圳市中荟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中荟高中”)。中荟高中位于龙岗区,是一所新成立的双轨制民办高中,该学校今年才开始招收首届学生,还没有高二、高三学生。一位家长表示,目前只能听从市教育局的安排,但她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顾虑:中荟高中是一所新学校,家长对其师资和教学质量并不了解。
家长的担忧是有理由的:私立中学的学费远高于公办中学,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当地私立中学每学期的学费在2万-10万元不等,厚德书院的学费排在中上水平。其招生公告显示,该校高考班的文化类课程每学期学费为4.3万元,艺考类课程的每学期学费为5.9万元。学校有相关优惠政策,家长如果提前缴纳学费,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
另一位家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6月,她给孩子预交了高二、高三两年的学费和住宿费,约17万元,中荟高中并非她孩子的理想去处,但因预交了学费,也只能无奈接受。作为教职工,张鹏起初对这一安排很满意。
目前厚德书院已经拖欠了所有教职工一个半月的工资和社保,在深圳市教育局协商的解决方案中,中荟高中将解决拖欠老师的工资,而且他也不必担心失业。但张鹏随后也开始担心,厚德书院的师生约有1000多人,中荟中学能否一次性收纳所有人?此外,更换了校址,是否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愿意接受这一方案?如果有人不同意,剩余老师和学生的去处是否会受影响?
张鹏目前依然内心忐忑,“ 8月新高三就开课了,只能等到那时事情才能明朗。”
7月19日,《中国新闻周刊》致电龙华区教育局,询问厚德书院的倒闭原因及当前的处置措施。该局工作人员回应,整个事件由市教育局主导处理,龙华区教育局仅提供协助。
来源:厚德书院官网
财务危机已持续半年
厚德书院的财务困境早在今年1月就已显现。据天眼查显示,2024年1月,因相关合同纠纷,厚德书院及其相关负责人被判需支付超过1.4亿元的债务。3月,福田区人民法院向学校及法定代表人田华发出限制消费令。
5月10日,学校再次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但直到5月,师生和家长们才真切感受到学校的运营危机。
5月21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深圳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表》(以下简称《计划表》),厚德书院并未出现在名单上,这意味着,厚德书院今年不再有招收高一新生的资格。张鹏注意到,这之后,一些与学校合作的供应商开始陆续到校上门追款。但当时临近高考,深圳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为了安抚老师和学生家长,曾专程到学校开会,表示有相关的应急预案,希望教学工作不受到干扰。
5月23日,厚德书院国际部甚至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期招生计划待定,引发的许多讨论是“恶意诋毁和造谣”。张鹏说,和一些民办学校招不到学生不同,厚德书院成绩不错,教学质量在民办学校中也不算差,不愁招不到生,“我们当时觉得创始人不会真的放弃学校”。
家长和教师们当时仍抱有一线希望:深圳会在7月进行第二次中考划线录取及民办补录,这意味着,厚德书院还有可能继续招生。
而且,直至6月19日,厚德书院仍在公众号上发布招生宣传。但6月28日,一纸公告让希望落空。作为学校的物业管理方,深圳市博金汇通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金汇通”)称,由于厚德书院未能按时支付物业租金,公司已于今年1月发出解约通知,终止了《房屋租赁合同》。
截至6月末,厚德书院已拖欠租金等费用超过1000万元。博金汇通责令师生将物品搬离。到了7月9日,该公司再次发出通告,强调所有物品必须在7月12日之前全部搬出学校。但截至目前,厚德书院尚未对外正式公布停办声明。
来源:厚德书院官网
民办校的财务风险有多高?
厚德书院为何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张鹏表示,外界对此有诸多猜测,但教师们只了解学校深陷债务危机,但不知道更深层的原因。《中国新闻周刊》在上述财务审计中看到,厚德书院2023年年度净收益为-1631万元。
当年学校的收入约1.1亿元,包括学杂费、政府补助,但大额支出包括教职工工资奖金补贴、教学和住宿场地租赁费、财务费等。许多民办学校的经营都有亏损,该审计内容并未对厚德学院的管理问题和风险提出质疑。有报道指出,家长们提供的缴费记录显示,部分学费直接打入了法定代表人田华的个人账户,而不是学校的正式账户,公众对民办学校财务监管是否合规产生疑虑。
厚德书院的财务审计显示,截至2023年末,学校学杂费及代收费有存入银行,尚未发现有坐支现象,现金内控制度健全。此外,学校还设立了“三方共管账户”,并通过签订三方托管协议,将该账户的收支纳入统一核算体系,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张鹏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据他所知,学校对学费有一套正规的管理制度。他推测,校长个人账户收取学费,可能与学校被列为被执行人,银行账户遭冻结有关。在厚德书院倒闭的同时,深圳一些民办中学近期也面临办学方面的争议。民办高中是普高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深圳普通高中的学位共9.6万个,其中有招生资格的民办高中共48所,招生2.6万人,约占所有招生名额的27.7%今年5月,除了厚德书院外,还有5所深圳民办普通高中未能参与2024年的首次划线录取,分别是:深圳市南山为明学校、福景外国语学校、明德实验双语学校、明瑞高级中学和皇御苑学校。成立于2021年明瑞高级中学,在社交媒体上也多次被传倒闭,但学校并未回应传言。
《中国新闻周刊》在龙岗区教育局披露的该学校2023年财务审计报告注意到,学校的最大核定办学规模为735名学生,但2023年实际在校生只有224人,专任教师33人。该审计报告提醒,该校并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由于招生人数不足,加之前期教学设备和开办支出较大,学校目前面临亏损,2023年净利润约为-871万元。一直以来,民办高中主要依靠学费和投资资金办学,导致学校财务容易受到招生波动、市场变动和投资者态度的影响。
同时,一些学校过度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经费分配不均,加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民办高中的办学风险大于公办中学。实际上,为了规范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深圳市教育局在2022年曾出台《深圳市民办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必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龙岗区和龙华区已经公布了相关学校的审计报告。
但在一些受访的老师和家长看来,厚德书院倒闭,还是暴露了民办学校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指出,建立民办学校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关键,他建议,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监管、设立风险保障金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督。
(文中张鹏为化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初摘录于:2024-07-21,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7-21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我委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我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 2025-05-01
-
要相信天道轮回的因果律。不要去伤害一个无辜的人。否则会得到加倍的报复和痛苦。01一桩大医院的桃色新闻,这几天在网上疯传。事件男主肖飞,是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2025-05-01
- 尽管离开芦淞市场的批发零售行业已有几年,但我依然习惯三天两头去市场转转看看,在这块地方有我割舍不断的情感,毕竟在此有过我的激情满怀,留下过我的奋斗岁月足迹。中国城... 2025-04-29
- 腐臭妖风当治欺上瞒下,左右糊弄,摆烂躺平的形式主义腐臭之风、腐败之风,仍是郎村村委和郎村村民最大的敌人之一。(一)石头上种田县上来了份书文,说是要多种些田地的好。... 2025-04-26
-
太原一酒店所有消防喷淋头全是摆设,加盟经理:只要有证,不看证的真假
记者 朱敏骏酒店里所有房间的消防喷淋头都是摆设,喷淋头没有连接任何消防管道,火灾发生时这些喷淋头将起不到任何喷水灭火作用。然而这样的酒店却通过了7天酒店的工程消防验... 2025-04-26 - 公元8世纪,阿拉伯商人骑着骆驼穿越黄沙漫天的丝绸之路,将一捆捆中国茶叶运往波斯。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写道:“中国人饮茶,如同呼吸般自然。”千年后的今天,一群... 2025-04-25
-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员工:低于8小时需说明
近日,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小米查工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讨... 2025-04-24 -
“心机商标”乱象调查:“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
“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心机商标”乱象调查“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 2025-04-24 - 近日,武汉市民台女士(化名)因脑膜瘤术后双目失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遭遇纠纷。其购买的两份中国人寿保险中重大疾病险获赔3万元但15万元保额的防癌险遭拒赔理由是“不符合... 2025-04-23
-
游客大理古城买瓜起争执:170克苹果手机放上电子秤,显示0.34千克
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动摊贩处买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验证对方的电子秤,竟称出“0.34千克”的重量,这让他感到很诧异。之后李先... 2025-04-23 - 这年头,不管你在哪个行业混,只要你还有耳朵,就躲不开两个字:赋能。坐办公室的被赋能,送外卖的也能被“数字化赋能”,政府搞项目要“科技赋能”,AI更是一夜之间成了“全... 2025-04-23
-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全文如下: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2025年4月... 2025-05-01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我委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我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 2025-05-01
-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员工:低于8小时需说明
近日,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小米查工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讨... 2025-04-24 -
“心机商标”乱象调查:“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
“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心机商标”乱象调查“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 2025-04-24 -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通过谈判手段结束俄乌战争,美方已经向乌方提交了一份和平协议,其中包括美国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但是乌方拒绝接受这一条款,美国方面十分不满。据美... 2025-04-24
-
胡锡进:钢结构的大桥发生火灾,把桥“烧断了”,超乎普通人想象
北京顺义潮白河大桥周三着火并坍塌,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是个万幸。事故从发现到处理应当说很及时也很准确。钢结构的大桥居然能发生严重火灾,并且把桥“烧断了”,这... 2025-04-24 - 近日,武汉市民台女士(化名)因脑膜瘤术后双目失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遭遇纠纷。其购买的两份中国人寿保险中重大疾病险获赔3万元但15万元保额的防癌险遭拒赔理由是“不符合... 2025-04-23
-
游客大理古城买瓜起争执:170克苹果手机放上电子秤,显示0.34千克
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动摊贩处买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验证对方的电子秤,竟称出“0.34千克”的重量,这让他感到很诧异。之后李先... 2025-04-23 -
2.26亿元!税务部门查处MCN机构重大虚开发票偷税骗补案件
国家税务总局今天(21日)公布一起网络主播管理机构伙同不法中介虚开、偷税、骗补重大案件。经查,广东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 2025-04-23 - 【文/观察者网 邵昀】从大举削减联邦科研经费、以“打击校园反犹太主义”为由威胁冻结高校资金,到无故剥夺留学生签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板斧”令科研界风声鹤唳。据美国...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