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少林寺方丈,堪称中国佛界最出名的和尚。

根据官方通告,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挪用侵占寺院资金,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涉嫌刑事犯罪,目前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你在金顶灵鹫寺给佛祖捐的钱,被释永信拿去睡美女了

能让人民日报发通告,释永信所侵占的资金绝不是一个小数,而和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且是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还育有私生子,这就更扯淡了。

别说释永信是佛界最出名的和尚,就算只是个普通和尚,这也是严重违反佛教本身戒律的。

允许和尚结婚,但结婚后就不能再当和尚了。

释永信确实没结婚,但这小三小四小五一堆,和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

而且还有私生子,天啊少林方丈有私生子那可是电视剧的剧情。

释永信破了一堆戒律,还特别喜欢给女施主开光,核心原因是他很有钱,但这些钱其实都是信徒给的,但信徒捐钱的本意是给佛祖钱,希望佛祖保佑自己。

可信徒给佛祖捐的钱,都被释永信拿去睡美女了。

至于宗教信仰,你信不信佛祖先放一边,但释永信肯定是不信佛祖,他但凡信一点佛教的清规戒律都不敢睡那么多女施主。

所以释永信是爽了,但释永信把少林寺的名声全毁了,同时也对佛教的名声构成了重大伤害。

你在金顶灵鹫寺给佛祖捐的钱,被释永信拿去睡美女了

因此,中国佛教协会紧急注销释永信戒牒,相当于开除佛籍,以后不允许释永信再当和尚。

释永信能有那么多钱来养女人,是因为少林寺很有钱,但少林寺有钱并不是释永信的功劳,因为很多人把释永信吹成商界奇才,所以这一点必须解释一下。

少林寺又称金顶灵鹫寺,完全是因为释永信的所谓“商业才能”。

在中国目前所有的寺庙里,少林寺是最有钱的那一个,一年收入十几亿,而次一级寺庙也就几亿,少林寺直接比其他寺庙多了一个零,而少林寺和其他寺庙最大的区别就是少林寺名气最大。

但和少林寺那巨大的名气比起来,少林寺赚的钱并不是很多,只能说是堪比自己的名气。

二线城市以上的市中心寺庙,四大名山上附带的大庙等,年赚几个亿的寺庙一抓一大把,这些寺庙的名字你甚至根本没听说过,只有本地人知道,只靠一座城或者一座山,一个寺庙可以赚那么多钱。

上海静安寺的除夕头香,上一炷香就要268万元,只为求得佛祖保佑,而上海静安寺和少林寺的名气根本无法比拟,优势仅仅是距离上海更近,交通方便。

所以鉴于少林寺全球知名的巨大名气,单纯从商业变现的能力来说,释永信能力一般,或者说并不比其他景区以及寺庙的管理者强多少。

名气大到少林寺这个地步,商业合作那绝对是纷至沓来,释永信光坐在家里接待合作者都接待不过来,只需要点头同意即可启动变现项目,所考虑的无非就是消费少林名气不要过度而已。

但如果少林名气是释永信打出来的,那也可以证明释永信能力超群啊,人家自己打下来的名气怎么变现都是别人的能力。

问题就在这里,释永信自出名以来争议不断的核心也就在这里,因为少林寺的巨大名气不是释永信打出来的。

在佛教界,少林寺的地位不高,中国佛界公认的四大名刹并无少林寺。

你在金顶灵鹫寺给佛祖捐的钱,被释永信拿去睡美女了

四大名刹的历史地位以及名气,曾经是远远超过少林寺的。

一、山东济南的灵岩寺,始建于东晋,唐代即被列为“海内四大名刹”之首,唐僧唐玄奘曾在此译经,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多到此参拜,明代王世贞称“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

二、浙江天台国清寺,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建寺,天台宗祖庭,日本天台宗发源地,寺内“隋梅”树龄超1400年,见证中日佛教交流,鉴真东渡前曾朝拜,日本僧最澄在此学佛后创立日本天台宗。

三、湖北当阳玉泉寺,东汉建安年间始建,隋代智顗扩建,与灵岩寺、国清寺并称“天下四绝”,大雄宝殿为长江以南现存最大木构建筑,北宋时建造的玉泉铁塔为中国现存的最高古代铁塔。

四、江苏南京栖霞寺,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建寺,江南三论宗祖庭,南朝佛教中心,隋代即建有舍利塔与千佛岩,清代乾隆六次南巡有五次路过南京时选择在栖霞寺过夜,在栖霞寺留有大量诗作、匾额和石刻。

以上四所寺庙为中国佛界自古以来公认的四大名刹,少林寺在历史上无论是名气还是地位都难望其项背。

如果单独靠比拼历史传承和名胜古迹,少林寺远不如四大名刹。

而如果依靠比拼方丈主持的水平功底,我们还有一个参照物,那就是弘一法师。

中国近代水平最高的僧人弘一法师(李叔同),水平高到很多地方都有其纪念堂或纪念塔,出家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受戒于灵隐寺,僧籍落户于泉州承天寺,也均未能给这些寺庙带来巨大的名气。

少林寺虽然历史传承远不如四大名刹,也没有弘一法师这样的高僧,但少林寺有一个优点,就是在民国时期武德充沛,1920年少林寺方丈恒林组建了武僧团,用香客捐赠和购买的数十条防匪步枪作为基础武力,多次剿灭当地的土匪武装,然后利用缴获的武器弹药以及对外购买的枪支弹药,一步步强化成了地方小军阀,最后积累了300~500支步枪,并拥有重机枪等武器,

这位少林方丈在当时统帅的武僧团,实力强大到可以影响军阀战争。

1928年,少林寺武装部队因为支持军阀樊钟秀并直接下场作战,在樊钟秀战败后引来了冯玉祥部石友三报复,少林寺武装被全灭,整个少林寺被全部焚毁。

因为这段历史,民国时期开始流传天下武功出少林的传说,说少林寺武僧功夫强大,消灭土匪轻而易举,甚至可以和军阀部队抗衡,这奠定了未来少林寺在武侠小说的形象,但也导致少林寺被烧成平地。

1981年,16岁的释永信到少林寺出家,此时的少林寺仅有12个老年僧人,靠着山上的28亩地为生,平时依靠贩卖茶水补贴生活,寺院破败不堪,雄伟的大殿自军阀石友三焚寺后再也没有成功修建,只是勉强恢复了一点生活设施。

出家后,释永信继续上学。

1984年,19岁的释永信返回少林寺,协助行正方丈管理寺务。

1987年,行正方丈圆寂,22岁的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务。

随后少林寺在22岁释永信的主持下,重修大殿,重建法堂,一步步的恢复了破败的少林寺,不仅让少林寺恢复了往昔荣光,甚至成为了天下最有名的寺庙,成为了少林寺的历史巅峰。

做到这些奇迹需要钱,而钱来自于商业,商业来自于名气,寺庙之间的竞争一直都是谁名气大谁赢,为了争夺名气历史上的各大寺庙才那么喜欢修建大殿金身,才那么喜欢在险峻之处耗费巨资修“奇观”。

但少林寺的名气不是靠大殿金身换来的,也不是靠修奇观换来的,而是靠少林武术打出来的。

少林武僧,少林扫地僧,少林易筋经,是这些东西打响了少林寺的名气。

你在金顶灵鹫寺给佛祖捐的钱,被释永信拿去睡美女了

但释永信打架并不行,也不会易人体筋脉,少林武术的名气并不是释永信靠自己的神功打出来的,也不是释永信组建的所谓武僧表演团到处演出换来的。

少林寺的名气,是1982年李连杰拍摄的电影《少林寺》打出来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笔下的少林寺写出来的。

1982年李连杰的少林寺,靠着一毛钱一张票的价格,拿下了上亿票房,观众无数。

然后出现了武侠电视剧热潮,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纷纷被拍成电视剧,少林寺在其中出境频率极高,而且只要出场就是武林一流高手的形象,甚至还有扫地僧那种随便碾压当世一流高手的存在。

这些武侠影视剧里的门派大多是虚构的,唯有少林寺是真实存在的,于是这些武侠影视剧就硬生生的把现实中一片破败荒芜,只有十几个僧人靠耕地卖茶度日的少林寺,给塑造成了武术圣地的形象。

没有李连杰的那版少林寺,如今少林寺的品牌价值直接要打7折,没有金庸古龙梁羽生笔下的少林寺,那少林寺剩下的7折品牌价值可以直接再打个1折。

佛教界的四大名刹目前有什么品牌价值,少林寺的品牌价值上限就应该是多少,少林寺正常情况下绝不可能超过四大名刹。

至于少林武术能让人脱胎换骨的传说,和释永信的拳脚功夫没有关系,也不是少林武僧团打遍天下无敌手换来的。

但少林寺吃了影视作品那么多好处,飞黄腾达之后,释永信觉得这都是自己的功劳,不仅没有把少林寺的辉煌归功于影视作品的宣传,反而视影视作品为“盗窃者”。

在2010年之后,少林寺开始疯狂的起诉所有含有少林寺三个字的影视作品,声称他们侵犯少林寺的商标,如果想在影视作品里使用少林寺三个字,得给钱。

2009年播出的张纪中版的《倚天屠龙记》,在播出后被少林寺起诉,声称侵犯少林寺的商标,但《倚天屠龙记》里很多地方都有少林寺三个字,没法改,于是只能把影片中的少林寺台词改为“僧人派”,“山上的门派”等,彻底删除少林寺三个字。

这是中国第一期影视剧规避商标案例,因为播出时还是少林寺三个字,事后再播才删除了少林寺,所以当时知道的人不多。

2013年,于正版《笑傲江湖》播出时,观众震惊的发现于正直接改了金庸的原著,把所有少林寺剧情全部删除了,改为了虚构的“金顶灵鹫寺”,在当时引发了广泛讨论。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释永信在当时安排的商标起诉,谁拍电视剧敢说少林寺三个字,谁就得付钱。

所以自2010年之后,少林寺的名气直接停滞增长,开始持续走下坡路,因为再也没有电影电视剧去宣传少林寺了,而少林寺自身对少林武术的形象是一种持续的损害和透支,因为少林寺本来就没有扫地僧和易筋经,不可能教会别人逆天武学,每一个上少林寺学武的人都肯定是失望而归,因为学的东西和他们期望的所谓飞天遁地打爆天下的武功秘籍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只要电影电视剧停止了对少林武术的宣传,那少林寺就注定会持续走下坡路,然后释永信在2010年左右禁止一切电影和电视剧宣传少林寺,除非给少林寺付钱。

你在金顶灵鹫寺给佛祖捐的钱,被释永信拿去睡美女了

这就是释永信的所谓“商业才能”,他甚至不知道少林寺的名气和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只知道收钱再收钱。

如果是正常的商业公司去运营少林寺,那少林寺甚至应该是付费请别人在电影电视剧里把少林寺加进去,很多电影电视剧里植入其他品牌的名字那都算广告的,要收广告费。差一点的商业公司运营少林寺,那也会对所有拍摄少林的电影公司给与便利,免费协调场地让他们拍少林寺,最无能的商业公司至少也应该是什么都不做。

多少品牌为了宣传自己,付费在电影电视剧里植入品牌,只为露出几秒。

而少林寺面对大导演和大剧本制作的态度,则是你必须付费才能宣传少林寺的武术。

说具备这种经济认知的人是商业奇才,未免太可笑了一点。

少林寺这个IP是释永信注册的,但并不是释永信打造的,但释永信把这一切都吹成是自己的功劳,所以释永信的争议特别大。

少林寺能火,靠的是电影电视剧,但电影电视剧能火靠的可不是少林寺,里面的门派本就是虚构的,改成金顶灵鹫寺照样拍成电影电视剧。

金庸笔下那神秘强大的的少林寺,就这么被释永信给活生生的折腾成了金顶灵鹫寺。

就这样的一个人,还不守佛门的清规戒律,把少林寺的钱当成自己的钱,转移寺庙财产,拿佛教信徒给的钱去睡多名女施主。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里,寺庙僧人的形象都是负面居多,如《西游记》里贪财的观音禅院方丈金池长老,《水浒传》里的什么戒都破的花和尚鲁智深,勾结盗贼的瓦罐寺方丈崔道成,《红楼梦》里劣迹斑斑,放高利贷甚至逼死人的水月庵,《金瓶梅》里贪财好色的恶僧泰山寺庙方丈。

有人统计过四大名著里的僧人形象,80%为负面,只有20%为正面,其他古代小说类似,这体现了当时了社会普遍认知和寺庙腐化状态,在当时真正能践行佛门信仰的僧人也许就20%。

一直到金庸古龙等人的笔下,寺庙和僧人才变得以正面形象居多,贪财好色的恶僧才成了少数,其中少林寺被写成了光明伟岸的代表。

但如今被释永信这么一搞,寺庙和僧侣的形象会重新回到四大名著时期。

金庸古龙等人的小说虚构的部分太多了,要论写实和对社会的刻画及反映,确实差四大名著很多。

来源及作者:远方青木(公号ID:YFqing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