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弄堂里最香的是什么?

不是囡囡的小香腮,不是阿宝娘的白兰花,更不是秦家阿姐的花露水,而是老宁波的煎鱼香。

小时候的旧弄堂,宁波人是主流,去同学家,老远就可闻出他们家在烧什么,同样煎海鲜,黄鱼、带鱼、鲳鱼、马鲛鱼的味道细辨都是不同的,煎带鱼最香,香味尖锐,飘得最远;黄鱼香味略逊,鲳鱼又次之,惟马鲛鱼香中夹腥,比较难闻,而且同样是煎鱼,老宁波的鱼最香。

“大汤黄鱼”是他们家最常见的当家菜,我喜欢看老宁波做“大汤黄鱼”。老宁波没孩子,有时做好鱼,会拖我们一起吃。

那时黄鱼便宜。三轮货车因为推销黄鱼而常在弄堂出没,干脆被叫做了“黄鱼车”,大黄鱼似乎0.35元一斤,而且只有野生的,哪像现在野生的千元一条。一般的同学家庭黄鱼洗净了直接下锅煎就是,但老宁波考究,他必先鱼身改刀,再腌制,料酒与盐,腌制20分钟左右,揩干,不能沾水,吹干,再下锅。

问题是,油在当时极金贵,老宁波煎鱼总是油很多,哪来那么多的呢?

有次他神秘地对我说,我用的是棉籽油!乡下买来的棉籽油。既便宜,又很香,没有渠道买不到。

他还教我们煎鱼诀窍。先以猪油下锅,中火煎到半途添加棉籽油,不要轻易翻鱼。猪油的油温低,不会一下子把鱼皮粘破,后续再添棉籽油,棉籽油烟大,改以小火,让油温渐高而鱼皮已老,就不容易掉皮了,况且猪油炸鱼特香,这一切,老宁波得观察多久才得出的心得呀!待到鱼身两面微黄就烹入黄酒,只听“嗤”一声暴响,这是厨房里最香的一刻,然后放入咸菜,再倒入沸水——此刻才是和“非宁波”的最大的区别处,不少人图方便加的都是冷水,自以为渐渐煮熟即可,殊不知宁波人用热水注入是大有道理的,因为只有注入热水,以后的鱼汤才会呈现漂亮的奶油色,微黄而浓稠,但用冷水一激,再重新煮热,鱼当然还能吃,可“卖相”就废了,入口的口感也寡淡了。

棉籽油虽然好吃,但却是男性绝育利器。可那时谁知道?长大后做医学杂志的编辑才知道它含有一种“棉酚”,对男性睾丸的生精上皮有破坏作用。

幸亏我们——包括弄堂里所有曾被老宁波喜欢的孩子们——只是偶尔吃些。但老宁波却长期乐此不疲,怪不得一直没有子女。

悲剧。

攥稿 胡展奋

来源: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