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罗永浩突然开说预制菜,并把一个餐饮品牌推向了风口浪尖。他在直播间表示,餐饮单位对预制菜要进行“公示”,因为消费者有“知情权”。

对于这一点提议,我倒觉得很有意义的,但我想商家对于这个建议,是很难采用的,因为谁也不愿意吃保质期长达一、两年的预制菜,虽然各种添加也是国家允许的,偶尔吃一下估计没什么事,但对于小孩子来说,我觉得能不吃就尽量不吃。

曾几何时,我们去餐饮集中的地方,我们总能闻到烟火味,不同的地域的特色美味,在锅碗瓢盆撞击声中,从厨房里飘出的烟火气,总会让我们陷入选择困难的境地。

罗永浩直播间说预制菜,让我想起妈妈的味道。

不过到了现在,你去商场的餐饮区,发现场地明亮了,地方也宽阔了,招牌也更现代了,菜单由手写单子变成了更为先进的电子设备或小程序了,但依然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因为我走了一圈,除了整洁的环境和吵杂的声音,我们再也闻不到“烟火气”了。

因为店家不再有厨房,只有操作台,少了各式的炊具,但多了更多更大的冷柜和加热的工具,所以不再有各种美味的香气,飘荡在空气中了,所以要是能发现一家有厨房,开着灶火的店家,变得难能可贵了。

原先向往整洁、明亮、上档次的地方,现在反而开始怀念路边的小巷里的烟火气息,那黑板上写的菜单,后厨传来上菜的叫喊声,虽然每一道菜咸辣酸甜都会不一样,但每一碗都可以品出灶火味,而不是现在这样,同样的口味,永远都是制式的标准化。

罗永浩直播间说预制菜,让我想起妈妈的味道。

同样也开始不太喜欢出去吃,或是点外卖,宁可自己烧个米面,也可以让自己感受到这生活的火热,也开始更加的怀念,烧面时去菜地里现摘一支青菜,煮饺子时的葱是门口现摘的日子,所有的蔬菜禽类都是鲜活的。

也更加的珍惜,父亲在灶尾添柴生火,母亲在灶头下油炒菜,随着柴火的噼啪声,锅铲下的嗞嗞声,在这样的交织下,一碗碗的菜,都是有生命力。曾经如此普通的日常生活,现在开始变得珍贵了起来。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中,烟火气慢慢地开始消散,让人开始仰望这原本平常的美好了。那些曾经寻常的气息,还有手工炒时留下的温度,别在我们的生活中褪去。因为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一碗现炒的菜、一口热气蒸腾的饭,而是那份由我们亲手创造、充满心意的真诚,以及那一份食用安心!

来源:我看见生活美学

特别提示:如阁下阅有所得,亦是缘分。若您不吝分享转发,便是为正能量添薪续火,既助力本站发展壮大,照亮他人路途,亦点亮自身福田,涵养自身的浩然之气!感谢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