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正香,把 “肾黄金” 吃进日常!
繁体秋冬是养藏的季节,而栗子恰是这时候送来的 “宝贝”。栗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益处。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核黄素,有利于缓解口腔溃疡。中医里常把它称作 “肾黄金”,入脾又入肾,生吃熟吃各有讲究。

生吃补肾气
要是总觉得腰膝发沉、没什么力气,牙齿松动,不妨试试生吃栗子。别直接囫囵吞枣咽下去,得慢慢嚼,嚼到栗子变成糊状,再咽下去。这样不但不会胀气,补肾气的劲儿还能更好发挥出来。
熟吃健脾胃
栗子做熟了吃,性子就从 “补肾” 转成了 “健脾养胃”。要是秋冬受凉,闹肚子拉得厉害,煮几颗煨栗子吃,很快就舒服了 ——《本草纲目》里早就写过,板栗健脾养胃,可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腹泻。而且熟栗子还能帮着养骨骼,秋冬容易手脚发凉、膝盖发软的人,多吃点再合适不过。
推荐食谱
栗子茯枣粥,提前把茯苓磨成细粉,大枣去核,大米淘干净煮开后,把栗子肉、茯苓粉和大枣一起丢进去,慢火熬到粥变稠。要是喜欢甜口,就少放勺白糖;想清淡些,撒点盐也很鲜。喝上一碗,既能补脾胃,又能养肾气,要是最近总觉得腹胀、腿有点肿,这碗粥喝几天就很舒服。

还有道 “栗子山药莲子羹” 也很适合秋冬。把栗子去壳去皮,和山药块、莲子一起放进砂锅,加足量清水慢慢炖。等栗子炖得一抿就化,山药也变粉了,关火前加一勺枸杞焖几分钟。这羹不用放太多糖,靠栗子本身的甜味就够了,喝起来绵密清甜,健脾又安神,晚上喝一碗,连睡眠都能香不少。
还有“栗子焖莲藕”,莲藕和栗子都是秋冬的应季食材,焖在一起口感粉糯,味道清甜。莲藕去皮切成滚刀块,泡在清水中(防止氧化变黑);板栗煮软剥壳,热锅冷油,放冰糖炒至融化(喜欢咸口的可以省略这步,直接放生抽),然后放入莲藕块翻炒1分钟,加入板栗、生抽(可选)和足量清水(没过食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至莲藕和栗子都变得粉糯即可。
小tips:选莲藕时,选九孔藕(脆藕)适合凉拌,七孔藕(面藕)适合焖煮,这里要选七孔藕。
不过再好吃的栗子,也得注意分寸。糖尿病的朋友要少吃,毕竟栗子淀粉多,吃多了血糖容易波动;总便秘的人也别贪嘴,它水分少,吃多了反而会加重排便困难;胃肠道疾病患者,板栗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生吃难以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患有胃肠溃疡等疾病或平素脾胃虚弱的人要少食板栗。
栗子不管是生吃时细细咀嚼的耐心,还是煮粥时等它慢慢炖烂的期待,都是把秋冬的暖意一点点融进生活里。下次不妨多买一点,试着用不同的法子做来吃,让这颗小小的 “肾黄金”,把整个秋冬的精气都养得足足的。
来源:生活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