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到大街上的退休官员吗?

繁体

你能看到大街上的退休官员吗?

上海原市长杨雄溘然离世,引发一波热议。

先是对离世原因的一波猜测与分析,由于大道消息不通畅,小道消息遂不胫而走。版本有点多,大抵可分煞有介事版、正本清源版、合理想象版、胡编乱造版……

看了也就一眼过,并不在乎版本的真假。

此时此刻,我并不关心死者的死因,也不关心其所谓的政治背景之类,我更关注的是,为何一个“平民市长”的去世,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同情和热议?

除了“离世方式”有点特别,是否还有其他可堪玩味的因素?

01

著名大V徐世平深情回忆了自己与杨雄交往的几个细节。

他认为,杨雄是一个平易近人,没有什么官架子的人。还提到杨雄退休以后,经常一个人出门买菜、乘公交,和路上遇到的普通人很随便的聊天,手里还拎着个买菜的袋子。

你能看到大街上的退休官员吗?

这样的镜头对杨雄而言显然是家常便饭,据我所知,在大街上见到杨雄此番模样的有好几位,有一位说自己在菜场偶遇过杨雄,还调侃了几句,杨雄很随和,完全没有所谓的架子。

你能看到大街上的退休官员吗?

徐世平还谈到,上海市前副市长谢丽娟也经常一个人随便出门,坐地铁,很少有人会认出她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

你能看到大街上的退休官员吗?

这让我忽生感慨。

高官退休了,其实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老太吗?但为何这些普普通通的行为,会引发大惊小怪的热议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有些高官太神秘,太高不可攀,甚至太忧心忡忡,哪怕退休,也要笼罩在特权之下,不想与平民百姓挨得太近,生怕有什么意想不到的麻烦。

所以不妨反推之,一个高官,假如在位时,欠下过很多良心债,包括有形债和无形债,他(她)是断然不敢“随便上街”的。

谁知哪里蛰伏着“仇人”呢?你的历史过往,将与一生如影随形。而敢光明正大随时独自逛街的,至少印证了其比较磊落的品行。

02

我无意评价这两位省部级大员的政绩或者人品,因为我们一点也不熟,对他们毫无了解。有限的认知也仅是一些别人发布的消息,是否真的有政绩或者有问题,不在我的思考范畴之内。

引发我思考的是,什么样的领导能够这样正大光明一个人上街,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行列,过老百姓一样的日子?

这不是摆拍,是真的在过日子。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必要装样子,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了休就是老百姓,装给谁看呢?

只是,为什么这样的偶遇,还是会成为“新闻”?

不要说省部级,那些厅局级,退休之后也鲜有人再遇见他们,他们去哪儿了?为什么不能像杨雄、谢丽娟这样,到处出来溜达?

是因为不适应吗?退休之前,身居高位,前呼后拥,出则有车,入则有陪同,见面要对等,级别得匹配,差半级都不行。退休之后,取消待遇,不要说跟领导面对面,可能门口的保安都不一定再待见,内心自然茫然不能适应。

是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吗?很多领导干部,出行全靠手下打理,一旦退休,出门地铁、公交不会坐,马路忘记怎么走,甚至微信、支付宝也不会用,自然不敢上街。

是得罪的人比较多吗?有的领导,在位时拿着组织给的权利,作风强势,不怕得罪人。退下来之后,没有组织罩着,成了普通人,万一遇上过去欺负过的人,上来一通老拳,估计吃亏的还是自己。没办法,还是宅家里算了。

是因为缺乏兴趣爱好吗?很多领导一辈子没有别的兴趣爱好,除了抓权还是抓权。一旦退休,权力不再,就浑身不自在。

这时候要上街吧,不会跳广场舞,不会唱歌,不会乐器,到哪儿都跟不上别人节奏,除了纵论国际大事,啥都插不上话,可是谁整天跟你心怀天下做兵棋推演,那不是闲得蛋疼?

是因为没有朋友吗?以前鲜衣怒马,人前人后都有人安排,自己打个喷嚏有人递上手纸,杯子还没见底马上有人冲水,随便说句话立刻有人应承,抬脚就有人递凳子……

可是退休以后,树倒猢狲散,这才发现,原来过去簇拥着自己的全是看上了自己的权势,没有一个人是真心朋友,出门遛弯,都找不到一个搭话的人。

如果原因正如上所言,那么杨雄、谢丽娟这样的人真的是难能可贵了,因为单单凭他们能自己一个人坦然出街,就足以说明他们在做人方面没问题,至少是对下级、对老百姓问心无愧,敢于重新回到老百姓行列中的人。

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来说,“官民一体”的现象真的堪称“上海特色”,这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的一个特征。

上海,于我中国,再没有一座城市能如此,令人肃然起敬了。我这样说,并不是要为高官厚禄者涂脂抹粉,而是想指出一点,相比其他城市,上海高官似乎更容易接受平民化。

对于这座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而言,就一般的生活方式上,除了我们所不了解的某些特殊化之外,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接地气的。一座城市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高低,能够从“官场生态”上有所显示。

在杨雄之前,另一位职务与他不相上下的前市委副书记罗世谦也是死得意外,他因骑自行车,在建国西路上转弯时与往来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时,罗世谦仍意识清醒,送医后发现脑出血;接受手术治疗后,罗世谦一度恢复意识,但随后病程加重,自主呼吸能力减弱,直至去世。

报道中说,罗世谦平日身体康健,还时常游泳。他能身手矫捷地骑自行车,可见康健如常。

你能看到大街上的退休官员吗?

好在像杨雄、罗世谦、谢丽娟这样随意上街的退休高官,在上海还真不少。要是一一列名,简直数不过来。

那些昔日的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之类,以前总在荧屏上出现,现在已是明日黄花了,他们自己的心理上也早就平民化了。

再说现在已经不是高强度的“政治社会”,人们对政治人物的兴趣不像以前那样浓厚。有些高官,人们根本记不住他们的脸。只要他们存有一颗平民心,随便溜达。

而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浸染过西风东渐,作为其中的一员,他们何尝不是“城市风气的产物”?

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对“高官平民”现象大惊小怪了。

我喜欢坐地铁的谢丽娟,喜欢骑自行车的罗世谦,也喜欢买菜和打大怪路子的杨雄。最不喜欢那些装逼的高官,尤其是那些用尽手段削尖脑袋往上爬到“高官”位置的自命不凡者。

刻意在名片上标明“局级”“副局级”之类的高官,我是不会高看一眼的。

说到底,你的水平,你的人品,才是最好的名片。

来源:百姓时评、春秋愚林

本文初摘录于:2024-12-28,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12-28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整个社会都要吸取蔡桓公的教训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叹民生之多艰

    尽管离开芦淞市场的批发零售行业已有几年,但我依然习惯三天两头去市场转转看看,在这块地方有我割舍不断的情感,毕竟在此有过我的激情满怀,留下过我的奋斗岁月足迹。中国城... 2025-04-29
  • 2010年的一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当今世界局势…

    最近,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搅得世界不宁静,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和谴责。美国为何如此行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5年前,彭晓光先生的一篇奇文,竟准确... 2025-04-28
  • 泽连斯基还能活多久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泽连斯基必须死,否则战争无法结束,与战争相关的各方全都下不了台。川普的“和平计划”,其实就是乌克兰无条件投降。泽连斯基接受不了,这不是因为他不... 2025-04-28
  • 胡锡进:这次被中国人抓个正着,白宫应当道歉!

    之前打死老胡也不敢想象,一位美国总统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假图片”诋毁中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混乱、堕落到这个样子了吗?特朗普4月21日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 2025-04-28
  • 刘强东干的事,不亚于一场社会革命

    新闻背景:4月27日,刘强东在朋友圈发文支持一家餐厅,并表示要对该店免佣金一年。刘强东称,“感谢这位兄弟支持!找到你的店后再免佣金一年。我干过餐厅,深知餐饮行业的不易... 2025-04-28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