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文|明憨法师

吾是寻常木,愿在旃檀林。这是佛经里的一个比喻,意思是说,普通的一块木头,把它放在旃檀林里,久而久之也会有檀香的香味。同样,一个普通人,多亲近善知识,经常读诵佛经,熏染久了,也会潜移默化发生可喜的变化。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要认识到我们都是凡夫,凡夫的状态就是烦恼多,业障深重。一方面,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近善则善,近恶则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云:“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正因为如此,善知识的引导,善友的提携,清净环境的熏习,对我们就显得格外重要。

大家可能都有这方面的体会。痛苦的时候,你想找人倾诉一下。如果这个人特别有爱心,又很有智慧,他静静地听你诉说,关键时候点拨几句,就可能四两拨千斤,让你心开意解。如果换一个人,本身自己烦恼就很重,又缺乏智慧,他就会火上浇油,让一点小事演变成一场风暴。

憨师说(30)

锦呈|绘

或者,烦恼的时候,我们到清净的寺院走一走,在观音菩萨像前磕几个头,读诵一会佛经,我们的心会慢慢静下来,烦恼也不知去向。如果去赌场、低俗的娱乐场所等引发贪嗔痴的地方,虽然暂时得到一个快乐的假象,等待自己的却是在烦恼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沩山灵祐禅师在《沩山大圆禅师警策》中道:“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所以,我们要依靠善知识,依靠善友,依靠清净的僧团,依靠良善的环境。我们皈依三宝,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就是很有智慧的选择。三宝,就是最好的善知识。有时间多来寺院随众熏习,上早晚课,打坐参禅,随众过斋,饭前供佛,饭后感恩供养,普皆回向,都是很好的学习。这里清净的僧众,友爱的志愿团队、同参道友,就是你的善知识,就是你的善友。他们的善良、智慧,一定会感染你,改变你,成就你,为你带来戒定慧,带来今生来世的平安喜乐。

(2020年4月明憨大和尚随缘开示)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小李飞刀
小李飞刀
古龙
立即阅读
毛泽东文集(六)
毛泽东文集(六)
毛泽东
立即阅读
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
(美国)傅高义
立即阅读
中篇小说精选
中篇小说精选
刘醒龙等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飞狐外传
飞狐外传
金庸
立即阅读
研读学习
研读学习
研读毛主席
立即阅读
毛泽东传(上)
毛泽东传(上)
中央文献研究室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