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无线电报,更没有可供军事秘密传输的信息化途径,所以上下之间的消息传递基本上还是靠人力。当然,口耳相传是非常容易出差错的,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消息传递与印证措施出现了。或者是草纸、布帛和简牍这样的书写系统,或者是金属器具制作的象征物体。
其中,由于古代社会最看重的便是祭祀和征战,所以君主为了切实操控臣下和军队,维护自己的无上权威,也就选择了金属制成的兵符。在中国古代史,早在周朝末期便有兵符,到了春秋战国更是普遍。如今的影视剧中有不少对兵符的描写,但大都很失真,与历史现实相差甚远。最饱受争议的,便是兵符的伪造问题。正如伪造圣旨和矫诏一样,那么,伪造个兵符应该也很简单吧?但实际上,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虎符,要做到防造是很困难的。
这里有个冷知识,“符合”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古人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在杀戮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喜欢以虎为尊,于是将调兵遣将的兵符铸造为老虎的形象,这是虎符的来历。
虎符铸成之后会被一分为二,面向虎头,右侧由君王保存,因为自秦开始就以右为尊,左侧则由地方主将持有,
当同为一组的虎符合在一起,意味着符到君王到可以发兵,符合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杜虎符
由于古人对老虎武力的崇拜和赞赏,所以诸如虎贲、虎符这样的词便是军旅专用。因此,古代的兵符也就干脆被称作为虎符。那么,既然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和中书令赵高可以从容矫诏,找来工匠伪造虎符不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吗?实际上,虽然兵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普遍使用,信陵君就曾偷窃兵符去召集军队拯救赵国都城。但真正将虎符实际运用到军政实践中的,还要算秦国。
铜鎏金虎符
秦国在争霸战争中多在新征服的地方建立郡县制,而为了保证稳定,当地的长官通常是大小武官。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些部队和武人呢?青铜材质的虎符就成了绝佳选择。所以在秦国考古发掘中,就有众多虎符出土。说到虎符的制造材质,便是它无法被轻易伪造的原因之一。除去青铜材料是寻常人无法轻易得到之外,君主和将帅所用的虎符,可不仅仅的简单的青铜玩具,其上会描绘各种图案,君和将之外的其他人是无法得知的。
玉虎符
此外,毕竟虎符是君主使用的,所以其制作工艺很高,标准也格外苛刻。并且,虎符的规格还随着武将和军队的等级而改变。众所周知,虎符一般是作为调兵的凭证,君主和领兵大将一人一半,只有两半虎符严丝合缝的贴切到一起,才能证明这的确是君主的命令,军队才能听从调派。并且,虎符之上还有特别的刻字和图案,至于具体内容也是秘密,是除去君主和大将之外几乎无人知晓的。如此高要求,非一般工匠可以仿造,必须要有相当高的工艺。
铸造虎符的工艺叫失蜡法,特点是一物一模,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模具只会做一只虎符,虎符一出模具即毁,所以每一枚虎符都是独一无二的。
闯关东知道吧,当时很多人家把一口铁锅砸碎了兄弟姐妹每人拿一块,各家后人就凭碎片来认祖归宗。
虎符虽然不是砸碎的,但失蜡法的独特纹路要严丝合缝的对上,光凭这一点就不可能仿造。
而且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与虎符同行的必然还有制式文书,文书的书写也有特定格式和特殊印章,就好像现在的文件,你一看用的不是三号仿宋GB_2312,行间距不是28磅,你就知道是假的。
强如战国四公子中最强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也是想办法偷了一个真的,哪怕就是真的也被魏国大将晋鄙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调兵。
所以古往今来,伪造军令这事难度都不是一般大,更多的是靠渗透、策反以及散播虚假消息来达到目的。
战国金银错虎符
结语
其实,以具体历史案例来说,信陵君之所以窃符,难道是因为他没金钱、没权力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魏国虎符是魏王的贴身之物,具体的铭文内容和虎符规格,也只有君主才能知晓和掌握。所以,信陵君才出下策。即便如此,军队将领也对信陵君盗窃来的虎符颇有怀疑:调兵哪能如此随便?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保密性,后世到了明清时期,铜牌、密旨和手令等都需要备好,才能调动军队。所以,伪造虎符不是不行,只是风险太大,得不偿失而已。
来源:灵刻文史,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雅集后所作序文,以永和九年会稽山水聚会为背景,借山水雅集抒发人生哲理思考,揭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永恒命题,批判“一死生”的虚妄思想...
-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郭居业撰。《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刊行后,得到广泛流传,成了元明清以来儿童的启蒙教材、一本广受欢迎的宣扬中华文化精神核心的经典...
- 《和子由淹池怀旧》[北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译文...
-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
- 今天列出中国历史上主要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按时间顺序详述:01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周公(约前11世纪)核心思想: 提出“以德配天”“敬天...
- 临摹作为篆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临摹范本的选择尤为重要。无论是秦汉古印,还是明清流派大家的作品,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字形规范、章法严谨...
- 金刚经深不可测。金刚两个字就是不朽的意思。 《金刚经》就是不朽经典的意思。金刚经是大乘佛学以及禅学的原始经典。全书极具辩证法。充满自相矛盾的悖论,随诠随遮。深不可...
- 来源:如烟止语
- 桃夭先秦·诗经·国风·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关雎先秦·诗经·...
- 清代诗人赵翼有一个名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家的不幸,是诗家创作的幸事。确实,司马迁也有这样的观点,他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 《高人自咏》茅屋蓬门不用关,书斋散步暂偷闲。客来自有儿童报,只在山间与水间。懒似门前长者车,有山堪采水堪渔。是非不入东风耳,花落花开只读书。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
-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漫山遍野的红杜鹃格外艳丽。然而,一篇《杜鹃花落》的小小说,受到广大网民的愤怒声讨。《杜鹃花落》于2023年12月20日发表在一个叫“教师家园”的“百家号...
-
中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诡异的。不了解历史细节的人,通常都会感到非常困惑,无法理解。1948年12月底,三大战役结果已基本结束,国民党精锐尽灭,全国解放指日可待。1949年1月...
-
墨家西迁造就西方文明考证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大潮中,墨家作为一股独特的学术力量,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学术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战国末年,学术界涌现出众多流...
-
一枚1932年的德国硬币,显示着共济会、纳粹、犹太人六芒星标记合为一体。这表明小胡子与犹太资本是一伙的?一、希特勒的犹太身份之谜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0年8月24...
-
历史不单单是一种对发生过的事情的记录,同时还有重要的政治作用。为了达到分裂或破坏民族、国家之间感情的目的,一些历史描述被捏造出来了。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案例最明显...
- 何新共济会史料:明朝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共济会)的海战【何新按语】深刻影响和改变中国近代历史的是一家西方“民营”的殖民公司——东印度公司。该公司是共济会金融资本控制...
-
社会如何走向“一切向钱看”?李北方北外演讲:近三十年来目睹中国思想文化之“怪”现状
当今社会风气败坏的最典型表现,就是“一切向钱看”。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国人的共识。这股歪风源于80年代初,始作俑者是天津大邱庄支部书记禹作敏。他在介绍致富经验时,编了一... -
1951年,谋划炮轰天安门的两个中情局间谍被枪毙,这是近百年来中国首次处决外国人
1950年,人民共和国第二个国庆节前夕,北京市公安局内七分局天安门派出所接到上级指示:我情报部门已侦悉敌特内外联系的密信及电报密码等,经最后分析确定:敌特密谋在国庆典... -
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时常能看见白银的身影。主角们在结账时,通常都潇洒地掏出几锭银子,然后抛下一句“不用找了!”就此转身离去。事实上,古代人用起银子来可并不是...
-
一个历史事实就是,苏俄领导人,尤其是十月革命发起者中的骨干基本上都是犹太人。当然革命的导师马克思首先就是个犹太人,列宁也有犹太血统。列宁说:“真正的党员流的是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