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时常能看见白银的身影。主角们在结账时,通常都潇洒地掏出几锭银子,然后抛下一句“不用找了!”就此转身离去。事实上,古代人用起银子来可并不是我们想象之中的这么潇洒,在消费的时候,也是要时刻警惕地抠抠搜搜,生怕“缺斤少两”。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用银子消费的时候,要怎么找零呢?其实,找零的方法或许比我们想象中要简单粗暴得多。
白银的货币发展史
首先明确的一点是,白银在古代的流通率并没有古装剧里所展现的那么多。要知道,白银属于贵金属,作为货币的价值仅次于黄金,所以白银的价值和“面额”也高得多,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能用到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来交易贵价产品和大宗商品。
打个比方,放在现代的生活场景之中,白银就好比一张十万元的支票,我们拿它来资金周转、进行金融贸易都是很方便的,但是用十万元的支票去菜市场买菜、去商场买衣服,显然就是不合适的。
所以,从秦朝开始算起,价值最高的黄金和便于开采铸造的铜币则长期位居货币市场的主流。一直到西汉建立丝绸之路开启对外贸易,白银才开始正式进入市场流通,不过也和黄金一样仅限于大宗贵价商品的贸易支付,寻常百姓根本见不到。
要说白银像古装剧里那样人人都能拿得出手,还得从唐朝时期开始说起。唐朝时期,对外贸易交流进一步加剧,从世界各地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也开始呈爆发式增长。物以稀为贵,相应地,白银数量一多,价值就会贬低一些。白银也开始以银锭的方式流通,但这个时候,白银虽然贬值,但是也还算得上是大面额的存在,所以并未走进货币流通的主流市场。
不过,也正是从唐朝开始,“钱荒”的现象日益加剧。这是因为在唐朝之前,朝廷收税都是不是用的货币,而是用的粮食布帛。到了唐朝时期,朝廷为了图税收方便,让百姓都用钱交税,这就使得市面上流通的主流货币:铜币越来越不够用了,由此出现了“钱荒”的现象。
到了经济更为发达的宋朝时期,为了应付钱荒,发明了更多的流通货币来应付货币需求,因此交子和纸币开始出现,白银也开始正式作为流通货币来使用,但用得不多。一直到元明清时期,白银的地位才迎来了质的飞跃,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以及平民百姓随手就能掏出来的支付工具。
不过,银子作为一种可以铸造的金属,大小形状重量都是千奇百怪,这要怎么找零呢?
银子要如何找零?
事实上,官方在决定将银子作为流通货币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找零的问题。一方面,官方铸造的银子都会设计成便于掰扯的形状,边角都很薄,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徒手掰下来,很方便找零使用。
另一方面,官方允许人们私底下在钱庄银庄铸造银子,而且想铸成什么花样的都行。譬如在《红楼梦》里就曾提到,贾家铸过梅花状和海棠状的银子用来当压岁钱,放在现代也着实是一件稀奇事。当然,允许民间自己铸造银子,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给找零“善后”。
一般来讲,银子找零必然要将一整块银子弄成重量不一的碎银子,碎银子一多不好保管,就需要将它们重新铸造成一整块银子。譬如在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也曾描写到卖油郎为了凑齐钱款,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16两碎银拿到银铺铸成一个10两大银锭和1两8钱的小银锭,剩下的重新收好。
而人们将整银变成碎银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个叫戥子,是一把小秤,用来称银子重量的,现在的中药店里还能看见它的身影。除此之外,还有剪银子用的夹剪或凿子。找零时,通常分为三个步骤,分为称、鉴、剪。称重这一步显而易见,就是称银子的重量够不够秤。
至于鉴这一步,则是为了防止奸商在银子里灌铅掺假,所以通常会用夹剪将银子对半剪开观察内部成色是否纯正。在确定银子是真的之后,才会进入最后一步:剪。由于剪的重量很难把控精准,所以往往会一点一点地边剪边称,剪出来的就是我们俗称的“碎银”了。
当然,在熔铸银子的过程中,必然是会出现一些损耗的,而那些损耗的白银,有时就被冠以“火耗”的名义流入银匠们的裤腰包了。
所以,银匠或成白银找零的最大获益者。当然,除了银匠,朝廷政府也是一大受益团体。自明朝开始,就规定百姓统一用白银交税,所以地方官员们在收税的过程中,也会收到许多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碎银子。而地方政府则需要将这些碎银子铸造成统一的银锭之后再上交国库,在这一大规模的重铸碎银过程中所产生的火耗,也由百姓独自承担。
有的皇帝为了补贴地方政府,会允许地方政府将火耗自留,不用上交给中央。所以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通常就会想各种理由提高火耗的价格,最后遭殃的只有百姓。与此同时,大量白银的流通也使得白银在明清时期迅速贬值,到最后,原本价值一两千块的一两白银,只值一两百块,所以银子变多,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温暖世界:山西老人发现上海民警酷似离世爱子,开启了一段持续11年的“美丽谎言”
围巾、羽绒服、保暖内衣......气温开始下降时,上海浦东公安分局梅园新村派出所副所长姜经纬都会向山西寄去一些生活用品。姜经纬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对山西夫妇,为何会把... -
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阳谋”,明知是陷阱却不得不跳,千年来无人能解
“阳谋”和“阴谋”是相对的一种兵家策略,阴谋见不得光,阳谋施展得光明正大,敌人明知这是一个圈套,却只能一步步陷进去。下面为大家列举... -
《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原文(2005)——skyoneline发布于天涯论坛
2005年11月30日,一篇标题为《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的帖子在天涯论坛上掀起热议。作者是一名对朱令遭遇非常同情的网友,在走访了朱令父母后,写就该帖。以下... - 公元200年,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出而告终。所谓三国三大战役指的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有一种说法,这三大战役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三国战役中...
- 作者:张锦裳(吴官正夫人) 来源: 作家天地文学苑老吴退出领导岗位后,我劝他写点回忆录,他一直不同意。因为许多事要谈到他本人,所以不愿写。正如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说的...
-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20多万解放军入越作战。其中有很多高干子弟到了前线作战,很多甚至直接就是一线部队高级指挥官自己的子女。爸爸是高级军官,儿子在自己手...
- 1922年,未被破坏的绝美天龙山佛像、与文无关很多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往往不是栽在大江大浪上,而是翻船于窝里斗和自相残杀的小阴沟。历代众多农民起义中,有近二十位领袖死...
-
程维高,河北省原省委书记,在任期间独断专横,宠用秘书李真(后判死刑),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大变样等各类建设过程中,专用其老家江苏的工程队,尤其是南京二建等建筑企业,被...
-
19世纪以来,西方不仅在军事上建立了世界霸权,也在文化上建立了霸权,并垄断了对世界文明史的解释权。在这一西方殖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近代中华文明也不幸败落于西方,从此...
-
1938年,欧洲大陆正笼罩在纳粹德国的阴影之下,当年11月,“水晶之夜”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开始了有组织的屠杀。在此之前,犹太人有一个极为关键的活命窗口。1938年3月,在希特...